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網銷大戶“王者歸來” 國華轉型保障珠江再推萬能

  • 發佈時間:2014-12-05 07: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時隔3個月後,保險網銷大戶陸續重返天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11月28日,國華人壽宣佈天貓旗艦店和官網全新亮相,意味著暫停三月之久的國華人壽電子商務業務正式恢復運營。今年8月底,天貓網銷保險“大戶”——國華人壽、珠江人壽和弘康人壽三家保險公司線上産品被叫停,知情人士稱叫停原因包括“網銷理財型産品宣傳、風險提示不規範等”。該平臺同類産品在隨後一週時間內減少至個位數,萬能險也受此影響而缺席天貓“雙十一”理財産品銷售盛宴。

  記者注意到,此次回歸天貓保險平臺,保險公司的網銷策略出現分歧。國華人壽一改理財保險大戶形象,首批上線三大類純保障産品;幾乎同期回歸的珠江人壽則堅守萬能險,一款6.5%預期收益率的産品成交頗顯“王者歸來”的氣勢。一位珠江人壽內部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保障型産品上線,但理財型和保障型産品並舉是按照監管要求,優化産品結構的大方向。截至12月3日,弘康人壽的天貓旗艦店和官網尚未恢復産品銷售。

  網銷大戶演繹“王者歸來”

  此次在天貓保險率先恢復銷售的,是珠江人壽此前的人氣産品“匯贏1號新版”萬能險。該産品恢復銷售之後再現火爆局面,粗略統計成交記錄可知,12月1日成交2000余份,按每份1000元計算,單日成交額逾200萬元。

  在天貓保險平臺目前銷售的5款萬能險産品中,“匯贏1號新版”以6.5%的預期年化收益居首,其他四款分別為6%、5.9%、5.3%、5.25%。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珠江人壽在産品宣傳上和其他萬能險有所不同,在保險簡介中重點提及了“建議最低持有時間1年起”、“10月曆史結算年化收益率6.5%”,並告知了“猶豫期退保免工本費”、“身故賠付賬戶價值105%”等産品特徵,整改了監管層此前存在異議的“過分宣傳預期收益率”、“將萬能險産品的保險期間宣傳為1年”、“沒有向消費者充分提示投資風險”等情形。

  此外,珠江人壽官網目前恢復銷售的兩款萬能險也在宣傳用語上發生明顯變化。如産品名稱加上“終身壽險(萬能型)”,産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體現為“保單10月份結算利率”,並且沒有突出顯示收益率。

  網銷大戶恢復銷售後,或將帶動部分險企重新在天貓保險推出萬能險。記者注意到,民生人壽一款萬能險産品正在預熱狀態,産品名為“民生金元寶(一年期)”,為聯手螞蟻微貸全網首發,打出了6.2%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值得關注的是,也有不少險企早已轉移網銷陣地——在其他理財産品網銷平臺上銷售萬能險産品。

  經歷一輪監管調整後的高收益萬能險還能實現“王者歸來”嗎?除了此次監管層直指網銷宣傳用語不規範,今年5月份,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還曾發文警示高收益保險産品風險。他指出,保險負債業務呈現短期化和高收益傾向,帶來較大的資産錯配和流動性風險隱患。為追求高收益率,大多配向收益高、流動性低的另類資産,比如不動産、基礎設施、信託等,形成了“短錢長配”的新情況,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

  而監管層早前已就短期高收益産品提出資本金約束。保監會2月19日出臺的《關於規範高現金價值産品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銷售高現金價值産品年度保費收入應控制在公司資本金的2倍以內”,超過的部分“其最低資本要求將予以提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政策出臺後,一些中小型保險公司因資本金約束而陸續暫停了高現金價值産品銷售。

  國華人壽首期上線全保障

  一位珠江人壽內部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保障型産品上線,但理財型和保障型産品並舉,是我們按照監管要求,優化産品結構的大方向。”而國華人壽此次電商業務恢復運營採取的是純保障策略。記者注意到,新版國華人壽旗艦店首批上線的幾款保障産品,分為少兒保障、駕乘保障和意外險三大類,細分出 “熊孩子”系列、“愛出行”系列兩個不同的細分市場。其中,“熊孩子”系列包括重大疾病保險和門診住院險,“愛出行”系列包括駕乘類保險和交通工具意外險。記者注意到,國華人壽網上商城劃分為綜合保障、健康醫療、養老無憂、少兒成長和旅遊意外幾大保障門類。

  據悉,國華電商還與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各類差異化的增值服務。國華人壽方面透露,國華的客戶還將享受到7*24小時專業電話醫生服務,通過具有醫師資格的線上醫生,接受客戶的個性化健康諮詢和常見疾病諮詢;專業門診預約掛號服務,提供全國指定地區、指定醫院的專家門診服務安排;緊急醫療救援服務,具備急救資質的專業醫護人員24小時待命;道路救援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緊急接電、緊急送油、緊急加水、更換輪胎、現場搶修、拖車牽引、吊裝救援等。

  國華人壽電子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坦言,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仍然處於探索期,因此在保險電商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難免存在不完善之處。國華人壽也用兩個月的時間對系統及服務進行了升級與優化,資訊披露更加全面,風險提示更加充分。

  三季度壽險網銷大幅增長

  來自中保協的統計顯示,2014年1~9月,人身險網銷實現年化規模保費273.4億元,在上半年保費剛剛突破百億的基礎上,三季度的保費收入近170億元,為上半年的1.7倍。其中,7月和8月的網銷規模保費均突破60億元,僅單月就超過2013年54.5億元的全年水準。網銷保費收入佔人身險行業1~9月保費總收入(10592.3億元)的比例達到2.58%,較上半年的1.33%提升了1.25個百分點。開展網銷經營業務的人身險公司從2013年的44家增長到目前的51家。

  據介紹,保險網銷渠道方面仍呈現出以第三方渠道為主,自建官網比重逐步上升的態勢。1~9月,通過第三方渠道實現保費收入257.7億元,佔網銷總保費的94.3%,承保件數達7160.9萬件。而1~9月行業官網渠道流量近3.8億次,與上半年相比翻了近一倍,實現保費收入15.7億元。

  從保險網銷産品的銷售類型看,今年三季度保險公司網銷結構調整明顯。中保協的上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萬能險佔到了網銷壽險産品的90%,到了三季度末萬能險在人身險網銷壽險産品中佔比下降到66.7%,意外險和健康險的保費佔比上升比較明顯。由於監管機構對網銷萬能險主力軍解禁時間拉長至11月底,且萬能險銷售恢復還需假以時日,料今年四季度萬能險佔網銷壽險産品的比例將較三季度末的66.7%進一步下滑。

  業務結構單一的保險公司還需主動調整産品結構,以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據了解,較早發力網銷理財險的國華人壽早已做好轉型準備,從2013年開始,公司就加大了對長期期繳型産品的研發與推廣;從2014年1季度開始,長期期繳型産品已經佔據國華天貓旗艦店和官網所有産品數量的80%,並在今年4月達到了長期期繳産品月百萬標保平臺。上述國華人壽內部人士還建言網際網路保險監管相關辦法早日出臺,以使保險電商的發展有章可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