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惠民保在全國範圍內鋪開,惠民保市場逐漸從初期的爆髮式增長階段邁入穩定發展階段。近日,第四屆復旦大學普惠保險與創新論壇發佈的《2024年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知識圖譜》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知識圖譜》)顯示,惠民保市場增量回調,市場增速趨穩。截至2024年10月31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推出298款地方性惠民保産品,今年新增12款産品。
受訪專家表示,惠民保促進了健康險産品社保和商保融合的進程,對險企而言,探索以惠民保為核心的新型客戶經營模式,是其在惠民保市場可持續經營的關鍵。
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是由政府支援推動、商業保險公司承保,面向當地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的一種具有普惠性質的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因其具有普惠保險性質,也被稱為“惠民保”。
新增惠民保産品逐年下降,已從2020年的97款降至2024年(截至10月31日)的12款,惠民保市場增量回調趨勢顯著,市場增速趨穩。
從産品停售情況來看,惠民保市場也表現出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升級”的態勢。《知識圖譜》顯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年內停售的惠民保産品為99款,相較于去年全年增加26款。停售的主要原因是産品合併運營、新産品承接替換原有産品等。
從産品運營情況來看,《知識圖譜》顯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正常運營的惠民保産品由211款減少為199款,其中,正常運營的傳統類惠民保産品為174款。
對此,普華永道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目前的市場表現看,如何實現商業上的可持續發展,是惠民保面臨的最大挑戰。
業內人士認為,惠民保産品的商業可持續性面臨挑戰,主要原因是客戶的逆向選擇風險。對此,險企正在探索升級經營思路,即使僅就産品本身而言可能面臨商業壓力,但從惠民保的迭代看,仍呈現保障提升、責任多元的特點。
通常,高保額的商業健康保險對投保人的健康情況、年齡等有特定要求,保費較高。而惠民保具有低門檻、低保費、高保額的特質,使得高風險人群更樂意投保。隨著高風險投保人數量增多,保險産品的賠付率會有所提高,為維持持續經營,保險公司不得不提高保費。而隨著保費的提高,首先退出或停止續保的是對該保險産品需求不高的低風險投保人,如此,惠民保陷入了賠付率和保費相互促進式升高的迴圈。
那麼,保險公司如何在惠民保的普惠性質與持續經營之間達到平衡?對此,周瑾認為,如果只是從健康險單一險种經營的視角看,惠民保的逆向選擇風險必然會導致賠付率上升和續保率下降。但是,如果把惠民保看作是借助政府信用及其渠道平臺的一種新型客戶經營模式,通過惠民保獲客之後,通過服務和其他産品的跟進,從惠民保客群中再挖掘需求和價值,則是這一創新模式商業可持續的關鍵。
對保險公司而言,惠民保産品更重要的作用在於“獲客”,使得其購買者更了解商業健康保險,從而成為商業健康保險的潛在客戶。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表示,惠民保除了以低廉的價格為更多民眾提供健康保障,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育和篩選作用,讓真正更需要保障的投保人自發選擇更高的商業健康保險保障,促進了社保和商保融合的進程。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