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保險公司陸續發佈上半年短期健康險整體綜合賠付率數據。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8月13日,共有134家險企公佈了上半年個人短期健康險整體綜合賠付率(以下簡稱“短期健康險賠付率”)。整體看,行業短期健康險賠付率中位數約39%,在剔除異常數據後(賠付率為負值或超過100%),整體平均綜合賠付率約為42.02%,兩項指標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受訪人士對記者表示,從傳統保險市場發展經驗來看,我國短期健康險賠付率還處於較低區間,隨著政策端推行和深化“報行合一”(産品定價策略與實際執行政策應保持高度一致),規範産品銷售和設計行為,預計行業短期健康險會進一步健康發展。
賠付率中位數同比下滑
短期健康險指保險公司銷售的保險期間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根據監管規定,保險公司應當每半年在公司官網披露一次短期健康險賠付率指標。
賠付率即險企收取的保費中,最終有多少用於賠款。一般而言,保費收入多而賠付支出少,則賠付率低;反之,則賠付率高。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134家險企的整體綜合賠付率中位數約39%,較去年同期下降約7個百分點;剔除異常數據後的整體平均綜合賠付率約為42.02%,相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4個百分點。
就上述短期健康險賠付率情況,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短期健康險賠付率情況相較去年整體保持穩定,總體有下降的趨勢,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險企的風險管控有所優化。
從賠付率較高的險企來看,上半年共有12家險企的短期健康險賠付率高於100%,包括5家人身險公司和7家財險公司。5家人身險公司分別為瑞泰人壽、國富人壽、招商信諾人壽、大家養老、復星聯合健康,其中最高賠付率達602.31%;7家財險公司分別為東京海上日動(中國)、建信財險、日本財險(中國)、融盛財險、中原農險、融通財險和北部灣財險,其中最高賠付率達1548.68%。
從賠付率較低的險企來看,共有14家險企上半年短期健康險賠付率為負數,包括7家人身險公司和7家財險公司。7家人身險公司分別為招商仁和人壽、渤海人壽、復星保德信人壽、國華人壽、弘康人壽、北京人壽和國寶人壽;7家財險公司分別為安信農險、鑫安汽車保險、眾誠財險、誠泰財險、富德産險、前海財險和比亞迪保險。
對於賠付率過高或過低的原因,不少險企提到,個人短期健康險業務量較小或賠付額波動導致賠付率波動。比如,賠付率超過100%的瑞泰人壽表示,由於個人短期健康險業務規模較小,再保後已賺保費僅3.65萬元,導致儘管僅1單理賠,再保後賠款支出30萬元,也使得公司2024年上半年個人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整體綜合賠付率較高。
賠付率為負數的渤海人壽也表示,因公司個人短期健康保險業務保費規模較小,整體綜合賠付率數值存在一定波動性。此外,部分險企提到賠付率為負的原因是再保後未決賠款準備金釋放。據監管要求,綜合賠付率=(再保後賠款支出+再保後未決賠款準備金提轉差)÷再保後已賺保費,據此,再保後賠款支出較少,且再保後未決賠款準備金釋放,提轉差為負數,導致綜合賠付率為負。
渠道費用仍有壓降空間
短期健康險賠付率作為體現保險産品價值的指標之一,既反映險企的定價能力與産品保障水準,也與消費者的獲得感息息相關。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消費者角度和行業高品質發展的標準來看,當前行業短期健康險的總體賠付率偏低,銷售渠道費用仍有壓降空間。
通常而言,綜合成本率反映了險企經營短期健康險的盈利情況,而綜合成本率為賠付率和費用率之和,因此費用率的下行也能為險企提高賠付率打開空間。
周瑾認為,以百萬醫療險為代表的短期健康險的崛起,主要依靠的是網際網路流量平臺渠道和行銷模式,加之進入該業務領域的險企良莠不齊,很多公司主要靠渠道費用來獲取業務,因此費用率較高,險企經營短期健康險的綜合成本率也偏高,不少公司處於承保虧損狀態。從這一點來看,隨著監管機構推行和深化“報行合一”,規範産品設計和渠道銷售行為,相信短期健康險會朝著良好的方向轉變。
朱銘來也表示,目前我國短期健康險的賠付率仍在水準較低的區間。從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健康險的賠付率應當在70%至80%之間,加上相應的管理成本,最終綜合成本率可以達到95%,險企自身有5%左右的盈利水準。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短期健康險的賠付率仍然偏低,也就是説産品的風險定價對於消費者而言沒有完全體現精算的公平合理性,利潤水準偏高。不過,也要考慮到我國保險業的營運成本較高,佔據了一部分的産品定價成本。因此,未來隨著我國“報行合一”等政策的推行,在提高短期健康險的賠付率及運營效率等方面還會有所優化。
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壽險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包括百萬醫療險、惠民保等在內的各類短期健康險,由於其産品保費較低且期限較短,對不少保險公司的新業務價值貢獻其實並不大,險企銷售該類産品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獲客。因此,在這類産品的設計上,適當降低免賠額、提升賠付率、增加性價比有利於提升公司美譽度,拓展其他業務。
(責任編輯:孟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