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前夕,銀保監會雲南監管局發佈《關於防範非法“代理維權”等風險的提示》,警示消費者防範非法“代理退保”與“代理維權”等相關風險。
事實上,這也並非監管今年首次提示該類風險。年初,各地銀保監局發佈2022年工作會議內容,“打擊退保黑産”“整治代理退保亂象”被廣泛提及。同時,多家險企也提示警惕退保黑産風險。
近兩年,“退保黑産”鏈條逐漸成型,即一些退保仲介慫恿、唆使消費者退保,以賺取投保人支付的高額手續費。同時,還企圖騙取保險公司佣金,形成“兩邊通吃”的局面。為此,《證券日報》者潛入退保仲介內部,揭露退保黑産真相。
退保仲介宣稱保證退保
牟取高昂費用
3月12日,《證券日報》記者化身投保人,加入一個近千人的“全額退保”群。當天先後就有7個人主動聯繫記者,詢問是否有退保需求,並介紹了相關業務。
一位自稱“任華工作室”代理退保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有2種“保證退保”的代理服務:一種是“學習”方式,即傳授退保方法,讓投保人學習如何與保險公司、監管機構交涉,以達到退保目的,此方式需提前支付4500元學費;另外一種是“指導”方式,即投保人配合退保對接人,將保險合同原件、身份證複印件等材料郵寄給代理方,交由對接人辦理退保,此方式的收費標準是按所繳保費的30%計算。
當被問及是否可以降低收費標準及工作室相關資訊時,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這已經是行業最低價”,而“工作室在襄陽”,但並未提供具體辦公場所地址和相關資質。
隨後,據該工作人員發來的一份《退保服務協議書》(下稱《協議書》)顯示,退保分為2個流程:第一部分為“證據分析和取證”;第二部分為“法律材料的整理、撰寫、顧問指導”。
引人注意的是,《協議書》中的諸多條款均要求投保人與保險公司切斷聯繫。例如,“投保人將指定保單代理退保許可權委託給退保仲介後,期間不能向保險公司辦理其他保單的退保”“委託代理退保期間,投保人不能親自向保險公司申請本金以外的利益,如利息補償和各類名目的賠償”等。
為證明“保證退保”的真實性,該工作人員向記者發來多個“客戶”的聊天截圖和視頻,甚至“客戶”的姓名、頭像、保單等私人資訊均清晰可見:“客戶”彭女士一份保費為10646元的保單,在成功退保後,被收取4258元的手續費,服務費用高達40%。
除此之外,記者向其他代理退保機構詢價後發現,退保服務費用要價不一,相差懸殊。而這與投保人累計所繳保費規模大小有關,累計保費規模越大,手續費相對就越便宜,反之則越貴。泰好賠保險律師團隊負責人吳文兵介紹道,退保仲介往往能獲得投保人累計所繳保費30%至60%的服務費,手續費率高昂,利潤空間巨大。
對此,一位QQ昵稱為“肆無忌憚”的退保仲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手續費較高的原因是“現在退保不像以前那麼容易,涉及監管的部分太麻煩”。退保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收集到保險行銷員在銷售保單時有足夠多的不合規證據,進而向監管投訴,給保險公司施壓。
近兩年,一些退保仲介開始慫恿、唆使消費者退保,一方面,可以賺取投保人支付的高額手續費;另一方面,還可以騙取保險公司佣金,形成“兩邊通吃”的局面。這類行為被業內稱為“退保黑産”,嚴重危及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例如,銀保監會通遼監管分局近期下發的《關於防範非法“代理退保”風險 切實維護金融秩序的通告》顯示,一些退保仲介一方面通過網際網路等渠道發佈“全額退保”資訊,慫恿消費者重復頻繁投訴保險公司,誘導消費者提供個人敏感資訊,唆使消費者無視合同約定,捏造事實,向監管重復投訴,以達到收取高額代理手續費的非法目的;另一方面,退保仲介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購買所謂的“高收益”理財産品或其他公司的保險産品,以賺取理財公司或保險公司的佣金。部分組織還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及身份證複印件等材料資訊,截留侵佔消費者退保資金。
弘毅保險諮詢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寇文通也告訴記者,現在很多退保仲介以利益為導向,出現無中生有、惡意投訴、釣魚錄音等亂象,甚至公然在自媒體、網路上宣稱全國任何地區、任何險種均能100%全額退保。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佈的相關報告也顯示,自2019年義烏市人民法院對1例代理退保案件宣判以來,此類案件屢見不鮮,“代理退保”黑色産業鏈正惡化著保險行業整個生態環境。
代理退保亂象頻發
險企難辭其咎
在業內人士看來,退保亂象頻發險企難辭其咎。雖然有退保仲介一味逐利、投保人相關知識欠缺,監管有待完善等諸多影響因素,但險企在經營理念、行銷模式、消費者保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或是退保亂象頻發的主要原因。
對此,寇文通表示,險企在銷售産品時,不實宣傳、誇大保險責任和産品收益等銷售誤導行為頻發,為退保仲介提供了生存土壤;同時,險企在行銷員管理方面不嚴格,保險代理人準入門檻設置過低,導致常見為追求短期效益而激進增員的現象,進而造成人員大進大出,埋下退保隱患。
北京市西城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趙瑩3月11日表示,“人身保險合同往往內容冗長,且其中含有大量專業概念、醫學術語,普通投保人難以準確理解。加之個別保險銷售人員開展業務缺乏誠信,誘導消費者盲目投保,極易導致後續無法正常賠付引發糾紛。”
太平人壽副總經理嚴智康進一步分析,“代理退保”蔓延的深層原因,與壽險業粗放階段問題積壓以及行業轉型整體形勢之間有著內在聯繫。具體來看,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壽險公司長期以來存在重增量業務拓展、輕存量業務管理的傾向,公司內控特別是客戶資訊管理、代理人管控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導致退保仲介有空可鑽;二是在壽險業粗放發展階段下,公司重銷售、輕服務,重增員、輕育人,導致代理人整體能力偏低、素質良莠不齊,尤其在近兩年業務壓力驟增、收入下降的情況下,更容易受到退保黑産的影響;三是客戶對産品和服務的了解和認可有待提升,行業輿論形象長期不佳,客戶對行業缺乏足夠的信任度,為退保仲介誘導客戶提供了可能;四是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尚待完善,導致退保仲介利用投訴處理規則向保險公司施壓,實現退保目的。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系主任郭振華表示,我國壽險業已走入低谷,這不僅意味著新業務價值的下降和未來利潤水準的下滑,還意味著行業無法通過期交新單産生與之前相同規模的佣金和業務管理費,佣金大幅減少必然導致代理人收入大幅下滑和人員流失,這也可能導致流失人員加入退保仲介機構來非法漁利。
此外,在中國保險行業學會去年召開的研討會上,多位險企管理層人士亦表示,過往壽險公司的很多增員,實際上並不是增銷售隊伍,而是增客戶,由此産生大量自保件和僵屍隊伍。同時,銷售隊伍受各種考核和利益牽引,服務往往是促銷和獲客手段,銷售誤導問題久治不愈,且銷售人員專業程度低、缺乏專業培訓等,都為退保亂象提供了生存土壤。
投保人退保需求旺盛
亂象頻發不利行業發展
記者發現,在一個名為“全額退保交流群”的QQ群中,不少投保人紛紛“曬保單”,尋求全額退保的辦法。另外,在搜索欄中輸入“退保”“代理退保”等關鍵詞,便會出現數十個相關QQ群,個別群中投保人交流頗為頻繁。由此可見,市場上退保需求空間較大。
從行業層面看,消費者的退保金規模較大。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A股五大上市險企壽險業務合計原保費收入為13142億元,而合計退保金規模達1205億元,佔當期原保費收入的9%。此外,據一份行業交流數據顯示,2020年人身險公司退保金規模達3207.2億元。從險種看,分紅壽險退保金佔人身險公司退保金的40.3%,普通壽險退保金佔人身險公司退保金的55.1%,成為兩大“高頻”退保險種。
而常規退保渠道往往意味著投保人要損失部分保費,引發投保人的不滿。更為關鍵的是,雖然保險合同中會寫明退保損失,但許多投保人並不會仔細閱讀相關條款,並且一些行銷員在投保前沒有告知相關損失。在此背景下,投保人一方面不想繼續繳費,另一方面又難以接受退保損失時,便會“劍走偏鋒”,以期借助退保仲介滿足全額退保的需求。
資深精算師徐昱琛舉例介紹,“某投保人投保了一款首年保費為1萬元的重疾險,若第二年按照保險合同退保,退保金可能只有幾百元。但如果退保仲介能成功全額退保,就算支付保費60%比例的手續費也是划算的。”
退保亂象頻發給行業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對消費者來説,盲目退保有可能會失去保險保障,個人資訊也有可能被惡意洩露或買賣,若退保手續費無法追回還會造成財産損失;對行業和監管來説,退保仲介惡意投訴,不僅侵佔消費者正當維權渠道和資源,還阻礙了消費者與保險公司、監管部門有效溝通。
三方齊發力
打擊退保亂象
遏制退保亂象,需要險企、監管、投保人共同發力。
險企層面,治理退保亂象需要從險企發展模式上入手。嚴智康認為,必須以問題為導向,“以內治外”,通過提升險企的經營管理和內控水準來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同時,吳文兵也表示,險企要重視行銷模式,注重合規經營,避免退保風險。
監管層面,嚴智康建議多維度強化聯合打擊力度:一是加快建立行業資訊共用機制;二是建立行業內控指引,吸收各公司打擊防範工作經驗,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內控指引;三是在監管單位的指導與協調下,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網信等有關單位開展針對黑産的專項治理行動;四是推動司法機關明確有關黑産行為的法律認定和適用標準,以加強對涉嫌犯罪的黑産行為的刑事打擊。同時,徐昱琛則建議,監管機構要優化投訴機制,避免監管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
此外,消費者也要“自我進化”,警惕非法“代理退保”風險。
徐昱琛表示,投保人應加強學習,避免被退保仲介“薅羊毛”。針對合理退保需求,消費者可以通過合法渠道積極維權。此外,消費者要警惕所謂的“退舊投新”宣傳,若貿然退保,將來想再次投保,可能面臨重新計算等待期、保費上漲以及被拒保等風險。
針對合理退保需求,寇文通建議,在保留證據的前提下,投保人可以通過多渠道維權:一是向保險公司如實反映;二是向監管機構披露的投訴熱線進行投訴;三是聯繫專業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四是通過仲裁、訴訟等途徑進行解決。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