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長期投資股票基金正當時
- 發佈時間:2014-08-18 00:32: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在8月16日舉辦的“建設銀行基金服務萬里行·中證金牛會(蘭州站)”活動現場,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師李蘭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逆向投資、低位佈局,往往最終會收穫不錯的業績,基金投資也是如此。她指出,每次在較低的市場點位投資股票基金,中長期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如2012年9月在上證指數破2000點時投資股票基金,市場最終在當年12月初才見底,但即便如此,投資至今依然有20%的回報。
“投資者往往情緒化和非理性,基金定投是克服人性弱點,不擇時,強制平滑投資成本的一種可行投資方式。”李蘭説,“若擇時也應該是‘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做投資,其實就是時時刻刻在收益與風險之間找平衡。”
近年來,中國的股票型基金投資特點發生了較大變化。一方面,伴隨著A股市場的壯大,股票型基金持股市值佔比不斷下滑,至今年二季度,股票型基金持股市值為1.17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僅為6%,佔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僅為11%;另一方面,基金的持股風格也發生了較大轉變,從以大盤股為主轉向以中小盤股為主:在2007年,基金持有上交所市值超1.6萬億元,深交所市值7千多萬億元。至2013年,基金持有上交所市值只剩下6千萬億元,而深交所市值依然是7千多萬億元;在2007年,基金持股市值佔中證100指數自由流通市值的30%,影響力非常大,截至2013年底,只有14%不到,而在創業板指的佔比高達30%,中小板指達26%。李蘭認為,這種變化是順應了經濟轉型背景下,傳統産業的沒落和新興産業的崛起,而基金通過積極參與並在資本市場定價上推動這一轉變,深挖結構轉型,獲得了相對豐厚的超額收益。
李蘭表示,投資者首先需要確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選擇與之匹配的基金産品。對於投資者來説,沒有最好的基金,只有最適合的基金。其次,投資者要注意以下幾點:基金的風險收益水準和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收益期望是否匹配,是否需要調整大類資産配置;基金公司實力、特色與最新變化;中國股市是新興市場,經濟結構處於轉型之中,長期以來主動投資的基金業績好于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基金經理群體具備戰勝市場的超額收益,特別是執業年限較長,經歷牛熊市考驗,過往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不選規模過大或者過小的基金;各種各樣的費用會侵蝕基金投資的收益,費用低意味著留下來的收益更多。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