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一拖多”怪象頻發 激勵制度難擋公募人才流失

  • 發佈時間:2014-09-28 08: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喬宇  責任編輯:田燕

  據了解,今年以來已有146位公募基金經理離職,人數超過2012年以及2013年全年數據,創出基金業離職人數的歷史新高。此外,近期基金公司高管變更也愈加頻繁。今年以來,基金公司共發佈近百則高管變更公告。天天基金網資料顯示,目前市場上的93家基金公司中有8家公司總經理的職位目前正由他人代任。

  有業內人士指出,基金業人才流失的狀況若不能有所改善,即便牛市真的來了,公募行業恐怕也難再重演曾經的快速成長。

   “一拖多”問題愈加嚴峻

  隨著註冊制的實施,新基金髮行提速,8月1日至9月24日期間共有65隻新基金成立。2014年以來,市場上增加了237隻基金産品,而基金經理的人數卻只增加了37人,新發基金數量的增長速度遠超基金經理數量的增長速度。目前,市場上共有976位基金經理和1789個基金産品,經計算,每位基金經理平均需要管理1.8隻基金産品。

  如是背景下,公募基金經理“一拖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有近50位基金經理需要同時管理3隻及以上數量的股票型基金産品,而債券型基金“一拖多”的基金經理更是比比皆是。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目前華富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以及金元惠理基金等基金公司均出現了基金經理“一拖六”的現象,深圳某老十家基金公司甚至出現了一人管理十幾隻基金的怪狀。

  有分析人士稱,固定收益類産品的基金經理一管多雖“情有可原”,但一人管理十幾隻産品還是令人難以接受,固收類産品也需要不同投資策略,否則産品會越來越相似,導致嚴重的同質化。對於主動管理型産品來説,“一拖五”的壓力會比較大,且超出行業慣例,一旦業績不振,也容易遭人詬病。不過就主動偏股型基金而言,目前除金元惠理晏斌一人監管6隻股票型基金外,一拖四還是行業內最高紀錄。

  數據顯示,“一拖多”導致了部分基金業績不佳、規模縮水。以上述出現一人管理十幾隻基金現象的基金公司為例,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共虧損23 .16億元。公司規模也從去年底的1153 .74億元驟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750 .67億元,三個月內規模縮水超過4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公募考核相對收益排名,又有倉位方面的限制,公募投研本身難度也在加大,投入和回報無法成正比。而陽光私募投研機制、激勵機制均較公募基金更為靈活,對基金經理的吸引力也極強。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人才緊缺可能進一步凸顯,基金經理一拖多的問題也可能會更加嚴峻。基金公司如欲破解“人才荒”,仍需加大對優秀投資管理人才的培養,同時對基金經理給予適當的激勵。

   基金公司尋求突圍方法

  對於基金經理離職潮的問題,證監會表示關注,規定公開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可以實行專業人士持股計劃,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並放開持股5%以下股權轉讓的行政審批。據了解,為尋求基金業“人才荒”的解決方法,目前已有多家公司以管理層直接持股、合夥持股方式來進行股權激勵,或通過事業部制給予基金經理一定的投資主動性,並從薪酬和職業生涯上升通道的角度來留住基金經理。

  這些基金公司所採取的激勵機制,其效果究竟如何還有待時間驗證。而從目前來看,無論是股權激勵還是事業部制,都未必是破解公募基金公司人才流失難題的錦囊妙計。

  7月,永贏基金旗下的基金經理李廣雲離職,該公司的全員持股計劃並未能留住旗下唯一一隻基金的基金經理,這也證明了股權激勵並非挽留人才的唯一良方。8月,有公告稱中歐基金原固定收益部總監聶曙光於今年5月起已加入到上海某基金公司旗下。而聶曙光之前不僅是中歐基金的固定收益總監,也是中歐基金正在推行的事業部制度中的固定收益事業部臨時負責人。有專家認為,從聶曙光的出走可以看出,雖然事業部制激勵制度給予了基金經理充分自主權,但是並非所有基金經理都能適應事業部制的考核制度。

  與中小公司、次新公司多采取股權激勵或者事業部制不同,很多老牌基金公司更加注重人才的自我培養。北京某基金公司的副總經理表示,中國的基金行業還比較年輕,沒有足夠的行業人才儲備和沉澱,而類似基金經理和研究員這樣的專業崗位,培養週期相對較長,成才率也相對較低。所以,基金經理崗位一直以來處於需求大於供給的局面。基金公司要“找對人用對人”,需要有一套嚴格、系統的選拔、培養、考核及風控體系,並通過制度及管理體系的創新確保員工“人盡其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