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基金如果清盤 基民有什麼損失

  • 發佈時間:2014-11-02 08: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葉輝  責任編輯:孫朋浩

  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如果公募基金被強制清盤,多是因為規模太小而清盤,不像陽光私募和之前的銀行理財産品,因為虧損太多達到清盤線而清盤,因此對投資人來説影響並不大。

  最近,有關“基金清盤”的消息不斷傳出:先是匯添富將旗下一隻短期理財基金清盤,這是1998年中國公募基金誕生以來首次出現的清盤案例。接著,又有人説:還有百隻基金等待清盤的命運。

  回憶過去陽光私募和QDII銀行理財産品清盤的苦痛經歷,這些傳聞讓部分投資人惶恐:基金到底怎麼了?清盤會有損基民利益嗎?

   “清盤”了錢還在

  廣東的張先生就是很典型的一位投資者。他持有4隻基金,其中兩隻規模都不大,有“清盤”的可能。看到諸多媒體報道,他很擔心:萬一所持的小基金真的被清盤,自己怎麼辦?經濟上會不會有損失?他跟《投資與理財》記者溝通,甚至想賣出小盤基金,但是因為最近業績不錯又有點捨不得。

  《投資與理財》首先告訴各位讀者,公募基金即使清盤,也會按最後一天的凈值把錢退給投資者,相當於強制贖回的概念。因此,不用擔心錢“飛”了。

  以匯添富28天理財為例,它在9月22日發佈報告,正式清盤。該基金清盤時,基金管理人墊付的資金以及墊付資金到帳日起孳生的利息將於清算期後返還給基金管理人,投資者每份依然可以拿回1元多錢,並沒有賠錢,與自己贖回沒有太多區別。

  匯添富基金表示,此次主動關閉理財28天基金,一方面是從維護基金持有人利益角度出發,另一方面,匯添富最初推出理財28天基金和較早推出的理財30天基金期限較為接近,因此選擇關閉28天産品來更好地節約資源。

   投資者為什麼怕“清盤”

  投資者為什麼會那麼擔心“清盤”呢?因為清盤給他們留下了很多痛苦回憶。陽光私募曾遭遇多波“清盤潮”,最近一次發生在2013年6月,當月滬指下跌13.97%,深成指下跌16.89%。斷崖式的下跌,導致超過10隻陽光私募跌破清盤線,不得不清盤。公開資訊顯示,目前陽光私募非結構化的管理型私募産品的清盤線多是在0.7元。在那種情況下,清盤之後投資者會損失30%的本金。

  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如果公募基金被強制清盤,多是因為規模太小而清盤,不像陽光私募和之前的銀行理財産品,因為虧損太多達到清盤線而清盤,因此對投資人來説影響並不大。

   公募基金清盤將會很普遍

  基金經理陳先生指出,對於基民來説,基金清盤現在還是新鮮事,但是以後也許會越來越普遍。在香港和美國,基金清盤是平常事。

  匯添富基金説了大實話,袖珍基金規模太小,對基金公司來説是一個負擔。同樣,對投資人來説,因為規模太小也影響基金投資收益。那些茍延殘喘的基金,其實對投資人傷害最大,還不如主動清盤。

  監管層就有相關規定,開放式基金在契約中關於清盤的約定通常為:當基金持有人數量連續60個工作日達不到100人或資産凈值低於5000萬元,則終止基金。這個條款其實是為了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不過,之前基金髮行都是採用審批制度,每家公司一年只能發行一兩隻,基金的“殼”是寶貴資源,不可能放棄。另外,之前國內公募基金行業尚無清盤先例,基金公司出於聲譽考慮也會千方百計保住袖珍基金不被清盤。

  基金髮行由核準制改為註冊制後,最近兩年新基金髮行密集,一家公司一年甚至發行十幾隻基金,比自家公司過去十年總量還多,“殼”不值錢了,才有了匯添富主動清盤之舉。

  其實也可以預見,以後基金公司的清盤肯定還會不停出現。對於基金公司來説,基金經理的年薪不少,其他開支更多,管理一隻袖珍基金是賠錢賺吆喝,既然如此,何不集中資源優勢做好其他基金?

  因此,以後如果遇到公募基金清盤的情況,投資者也沒必要緊張,放平心態,錢會根據基金凈值原封不動的回到你的賬戶。拿回錢後,你再重新選擇一隻基金,或者購買其他理財産品就行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