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極端下折潮暴露分級基金五大制度缺陷

  • 發佈時間:2015-07-14 04:28:12  來源:新民網  作者:朱景鋒  責任編輯:田燕

  6月15日以來股市大幅調整,分級基金凈值大跌,出現規模空前的下折潮,分級基金B份額特有的高杠桿雙刃劍作用在本次調整中得到了最深刻的體現,不少投資者因無法賣出B份額或者買入了下折的分級B份額蒙受重大損失。

  本次下折潮將過去一年高歌猛進的分級基金被掩蓋的制度缺陷暴露無遺:分級基金設定的下折閾值過低,導致分級B份額下跌中的凈值杠桿不斷增大,風險收益特徵嚴重不對稱;作為交易所上市的杠桿最高的品種,分級B份額投資沒有相應的投資者適應性,大量對分級基金缺乏認識的投資者買入B份額;分級基金在下折的次日依然上市交易,而且沒有任何警示區別於其他基金,造成部分投資者誤踩雷區;分級基金認購和申購設定的5萬元投資門檻偏高,不利於普通投資者參與風險可控的溢價套利;對分級基金上市要求缺乏細化,容易被基金管理人利用。

  業內人士呼籲,應該從産品設計、上市交易、投資者準入、投資者保護、交易公平等多方面著手完善分級基金相關規則,避免分級B份額悲劇再度上演。

  下折閾值過低

  分級B風險收益不對稱

  現有的股票型分級基金往往將下折閾值設定在0.25元,即當分級基金B份額單位凈值跌破0.25元時觸發下折,意味著下折當日分級基金B份額的凈值杠桿高達5倍以上。而在上折過程中,分級基金B份額凈值杠桿不斷降低,上折觸發日往往在1.5倍左右。這也意味著分級基金B份額單位凈值具有“越漲越慢,越跌越快”的基本特徵,下折時的凈值杠桿遠遠超過上折時凈值杠桿,明顯不對稱。

  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分級基金設定的下折閾值過低,不利於B份額投資者風險控制。因此,分級基金應該提高下折閾值,大幅降低杠桿水準,如將下折閾值設定在0.4元或者0.5元,對應下折凈值杠桿為3.5倍或3倍,和現有的最高5倍凈值杠桿相比,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B份額投資者的損失邊際,也不至於使B份額因凈值下跌過快而出現過高溢價。

  場內最高杠桿産品

  分級B投資適用性缺失

  分級基金B份額初始杠桿一般為兩倍,在下折時凈值杠桿往往超過5倍,可以説分級B是目前交易所上市各類産品中杠桿最高的。但對於這樣的高杠桿産品,並沒有嚴格的投資者準入規則,造成大量對分級基金風險收益特徵缺乏認識的投資者參與投資,一旦出現類似本輪這樣的急跌行情,他們往往無法做出有效應對。

  事實上,在基金管理人和相關專業媒體做出了風險提示之後,仍有大量投資者買入了瀕臨下折或已經下折的分級B份額,買入之後又不會採取諸如買入相應的A份額,或合併A、B份額等措施止損甚至扭虧為盈,而不得不接受下折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

  業內人士建議,應參照股指期貨建立分級基金的投資準入制度,欲投資分級基金的投資者需要通過專業的知識測試,只有達標者才允許投資,並做出風險自擔聲明。

  下折次日依然上市交易

  且無任何風險警示

  本輪下折潮中被投資者廣泛質疑的是,當分級基金在T日觸發下折後,在T+1日依然上市交易,而且沒有任何警示,使得不少投資者往往無法識別已經下折的分級B份額,從而誤踩雷區短期內遭受重大損失,甚至血本無歸(如一些可轉債分級等)。

  因此,業內人士建議,對於已經觸發下折的分級基金,要麼在次日直接停牌待份額折算後復牌交易,要麼在次日冠以“已下折”等字樣,提醒投資者規避風險。當然,錯誤買入瀕臨下折和已經下折的分級基金B份額,也有投資者自身對分級基金風險認識不夠的原因。

  普通散戶無法溢價套利

  顯失公平

  在現有的分級基金審核指引中,設定了認購或申購分級基金基礎份額不低於5萬元的規定。這一看似保護散戶的規定,並不能保護那些不具備較強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利益,同時還將大部分中小投資者擋在了溢價套利的大門外。

  自去年下半年股市走牛以來,分級基金頻頻出現較大規模的整體溢價,投資者申購基礎份額分拆子份額可以獲得溢價套利收益。對於這一風險可控的溢價套利操作,大部分投資者因資金規模不足5萬元無法參與。同時,由於對場內買賣B份額沒有任何資金規模限制,反而使得大量風險承受能力不強的投資者買入了B份額,5萬元的分級基金基礎份額申購門檻形同虛設,造成了交易的不公平。業內人士認為,應該取消基礎份額的申購門檻,轉而設置一定的B份額買入門檻,這才能真正保護不具有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上市條件缺乏規範

  易人為製造溢價

  今年前5個月股市火爆,分級基金受到投資者追捧,基金公司在短期內發行了大量分級基金新品,為了趕上股市大漲的風口,出現了分級基金成立後閃電上市的風潮。

  部分基金為了快速上市,採取激進的建倉策略,無視場外持有人的利益和股市高風險,短期內建倉完畢,遇到股市調整,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部分分級基金則在倉位很低時就火速上市交易,在股市大漲過程中,不明就理的投資者以為分級B份額凈值會暴漲紛紛買入,造成分級基金出現較大規模的整體溢價,吸引更多投資者申購基礎份額拆分成子份額套利,使得這些基金的規模在短期內暴增,甚至成為炙手可熱的百億分級基金。

  另一方面,現有的上市條件僅規定首發規模不低於2億元,而往往多數分級基金場內份額較小,遠低於2億元,規模過小容易造成交易價格被操縱,人為製造高溢價,從而吸引投資者集中套利,甚至催生了基金管理人暗地裏請做市商抬拉交易價格製造溢價套利機會的灰色交易,短期內吸引大量套利資金流入,最終基金管理人坐收規模暴漲之利。

  因此,應進一步細化分級基金設立後的上市條件,如成立時間需滿一定時間,基金倉位達到一定水準,場內規模不低於一定規模方可上市等,防止分級基金為了上市而上市,做出損害投資者利益的短期行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