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近八成股基跑輸大盤

  • 發佈時間:2014-11-28 09:39:5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每年11月的資本市場,很容易出現變數,2009年的小牛市終結在11月,2010年的持續三個月的“藍籌股暴動”也是在11月戛然而止,2012年初和2013年初上證指數分別出現了超過500點的大跌和大反彈,也均是始於此前一年的11月。今年,又是一個充滿意外的11月,藍籌股的短時間集中上漲,造就了上證指數超過200點的上漲。

  但是,這樣的意外,對於處於業績最後衝刺階段的公募基金來説,卻是很大的考驗。而藍籌股強,中小盤股弱的2014年,對於把戰勝大盤指數作為核心考核指標的整個公募基金行業來説,已經是備受心理煎熬的一年。

  在股債雙雙迎來牛市的2014年,基金的業績格局亦在悄然生變。

  以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為例,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在去年累計單位凈值增長排名前十的基金中,除“中郵戰略新興産業”和“寶盈核心優勢混合A”兩隻外,其餘8隻或均將於今年移位。

  而在市場整體表現方面,今年絕大部分基金均實現了正回報,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回報率為正的基金只數達到2370隻,佔全部基金總數的93.94%。

  雖然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分基金並未跑贏大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1月26日,在954隻股票類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基金與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今年以來(或成立以來)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超過上證指數漲幅的僅有21.8%。

  寶盈、中郵繼續領跑

  年底距今雖一月有餘,但公募基金産品的年內業績座次版圖或已初現雛形。

  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去年的業績冠軍——中郵基金旗下基金經理任澤松所掌舵的中郵戰略新興産業基金有望衛冕2014年的業績冠軍。

  年初至11月26日,該基金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已達77.14%,已遠超排名第二的“財通可持續發展主題股票”14%,該增幅較其2013年的“奪冠”業績80.38%僅有3.24%的距離。

  但值得一提的是,“寶盈核心優勢混合A”作為一隻偏股混合型基金,截至11月26日,其仍然以46.89%的增長率拔得同類基金中的頭籌;而其在股票類基金中的業績排名,今年以來位居第四位,其去年的排名是第九位。

  事實上,“中郵戰略新興産業”與“寶盈核心優勢混合A”也成為僅有的連續兩年進入股票類排名前十名的兩隻基金;而去年殺入前十的其餘八隻基金,今年業績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以景順長城旗下的“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股票”、“景順長城內需貳號股票”的業績下滑最為明顯。2013年,兩隻基金增長率分別達70.41%和69.02%,而自今年年初至11月26日,兩隻基金凈值仍基本保持在去年底的水準,增長率分別為-0.15%和-0.08%。

  具體到公司層面,寶盈、中郵兩家基金公司的整體表現較為突出。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11月27日,寶盈基金公司與中郵基金公司2014年以來的産品加權平均收益分別達28.49%和26.43%,分居業內第一、二名。

  同時,長信、華商、摩根士丹利華鑫等四家公司的加權平均收益率亦超過20%,值得一提的是,多家整體收益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的全年收益期多集中在A股牛市到來的2014n年下半年。

  整體業績下滑較大的是上一年表現居中的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11月25日,上投摩根基金的13隻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上投摩根成長先鋒股票”、“上投摩根大盤藍籌股票”等多達7隻基金的年內回報率為負。

  近八成股基跑輸滬綜指

  牛市之下,絕大部分基金凈值或將以正回報率交上全年的業績答卷。統計顯示,截至11月26日,2014年內回報率為正的基金只數達到2472隻(年內成立按成立以來計算),佔全部基金總數的96.79%。

  事實上,受到滬港通、降息等利好因素影響,下半年A股不斷創出新高,年初至11月26日,上證指數年內累計漲幅已達23.30%;然而,全年最終能夠跑贏大盤的股票型基金及偏股混合型基金或並不在多數。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發現,自2014年初至11月26日,複權單位凈值相對上證指數增長率(年內成立按成立以來計算)為正的股票類基金(含普通股票型、指數增強性、被動指數型及偏股混合型四類)僅有208隻,僅佔股票類基金的21.8%。

  這或意味著,牛市來臨之下,今年年內近八成的股票類基金並未跑贏大盤整體漲勢,事實上,這與基金在去年熊市震蕩中的表現大相徑庭。

  數據顯示,2013年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跑贏大盤的股票類基金只數達638隻,佔當年該類基金總數的66.88%。

  “一般在牛市下,基金跑贏大盤的難度其實更大,因為對標的門檻提高了,在過去的幾輪牛市中,這種現象也曾出現過,”私募淡水泉投資的一位投資經理表示,“一般牛市的短期投機性更強,但基金的風控要求和操作偏向於長線投資,它的標的股抗跌性可能會好一些,但業績也容易跟不上牛市的節奏。”

  事實上,基金輸給牛市大盤的案例在A股歷史中亦曾多次出現,早在2006年,上證指數全年漲幅達130.43%,而同年股票型基金的凈值增長率為110.36%,偏股型基金的凈值增長率則只有82.86%。

  無獨有偶,在2009年的小牛市中,上證指數全年累計漲幅雖然高達79.98%。但能夠跑贏大盤的股票型基金及偏股混合型基金僅有54隻,僅為當年該類基金總數的22.5%。

  雖然操作更加靈活,但陽光私募在牛市中與大盤指數的較量,比基金更加不堪。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僅有411隻陽光私募今年以來的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超過了A股走勢,僅佔可比産品總數的17.72%。

  “近年來的行業類、主題投資類增多,基金重點佈局了一些高成長的創業板,這讓不少基金錯過了今年下半年這輪低估值的績優股的價值回歸。”前述投資經理分析。事實上,今年下半年至11月26日,創業板指(399006.SZ)漲幅為10.59%,與之相對應的是上證180指數(000010.SH)的同期累計漲幅已達26.51%,為前者的2.5倍。

  從持倉股的行業佈局亦可管窺這一趨勢。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基金佈局製造業和資訊傳輸、軟體與資訊技術服務業的佔比之和已達61.3%,超過該行業市場標準配置比例的15.19%。相比之下,基金對於金融業、採礦業以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當下低估值行業則分別低於市場標準比例的11.69%、8.92%和2.64%。

  債基迎來全面逆襲

  與股市相類似的是,2014年的債市同樣迎來牛市,年初至11月25日,中證企業債指數(H11008)已累計上漲達10.64%;而中債總指數凈價指數亦由94.22點上漲至100.49點,累計漲幅達6.65%。

  與之伴隨的是,大部分債券型基金都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收益。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1月25日,在年內可比的679隻債券類基金(含偏債混合型)中,532隻債基的回報率超過了10%,佔該類基金總數的78.47%,而在2013年中,能夠達到如此業績的債基僅有8隻。

  其中,博時、大成、華安、華商等8家基金公司的28隻債券類基金已斬獲了不少於30%的正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初至11月26日回報率前十隻基金中排名第一位的是大成基金旗下的“景祥B”,該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率為46.63%,為投向一級債券市場的混合型債基,而業績緊隨其後的18隻均為投向二級債券市場的混合型債基。

  “債基一般會在牛市中放杠桿交易,所以收益往往比債券自身的收益率變動要高。”銀華基金一位固收研究員認為,“像今年是債券大牛市,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多少收益看你放了多大的杠桿。”

  不過,亦有個別債基遭遇了虧損。例如諾安基金旗下的“諾安泰鑫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出現了負收益現象;同花順iFinD顯示,截至11月25日,該基金今年以來的總回報率為-0.7%。

  同整體業績較好的債基相比,貨幣型基金的表現則較為平常,統計顯示,年內可比貨基加權平均收益率為4.24%,該水準較2013年高出14個BP。

  其中,年初至今回報率超過5%的貨基有18隻,較去年全年有所增加,但就基金規模而言,除“廣發現金寶場內貨幣B”“嘉實理財寶7天債券B”等5隻基金外,其餘13隻貨基規模均不足10億元。

  而另一方面,規模較大的貨基業績則表現平平,例如三季度末的規模冠軍“匯添富收益快線貨幣A”的年內回報僅為3.41%,在264隻貨基中排名倒數第22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