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創新成與敗:餘額寶獨大 偏股型多慘澹(2)

  • 發佈時間:2014-08-06 13: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多數偏股創新産品規模縮水

  相比過去,近兩年,基金的産品創新在股基上的嘗試已鮮有出現,不過還是有基金公司沒有放棄在這方面的嘗試。然而,偏股型的創新産品不是面臨清盤,就是規模大幅縮水,收場慘澹。

  比如,融通通澤一年目標觸髮式混合基金 (以下簡稱融通通澤),于去年8月31日成立。作為國內首只引入自動清盤機制的公募基金,融通通澤基金合同規定,當該基金的累計凈值觸發連續3個工作日不低於1.1元或者封閉期超過一年的條件時,會主動清盤。該基金還規定了目標收益率,爭取一年內獲取凈認購金額8%的收益。但是,距離到期日(9月1日)僅一個月,截至7月25日,該基金凈值是0.8750元,成立以來,虧損了12.5%,與最初目標相去甚遠。其最終歸屬也將根據8月28日持有人大會之後的統計結果來確定,到底是清盤還是轉型。

  融通通澤的投資失利有運氣欠佳的因素,但更深次的原因是公募基金的運作經驗和投資思路與追求絕對收益的權益類産品之間仍有落差。

  2012年年中,最轟動市場的事件莫過於嘉實基金和華泰柏瑞同日發行的跨市場ETF。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月4日正式成立,首發募集329.69億份,刷新了2006年12月13日以來的基金首發記錄,另外嘉實滬深300ETF首募193.32億。

  而該産品此後份額一直縮水,截至二季度末,嘉實滬深300ETF的份額為118.46億份,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僅為80.87億份。“此前該兩隻産品的主要目的是針對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想成為機構投資者進行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與股指期貨對衝的重要工具。”業內人士指出。“現在看來,規模一直縮水,願望有點落空。”

  另外,還有發起式基金也是基金公司的一個創新。天弘債券型發起式基金成為國內第一隻上報,並獲批發行的發起式基金。

  據悉,作為首只獲批的發起式基金,天弘基金運用公司固有資金認購基金1000萬元作為發起資金,並承諾持有期限不低於三年。“然而,作為發起式基金,是基金公司風險共擔的表現,債券類的産品本來風險低,所以沒有多大意義。”業內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隻股票型的發起式基金業績非常出彩。去年2月6日,廣發新經濟股票成立,首募8.21億份,基金經理是劉明月,目前該基金的單位凈值為1.366元。業績靚麗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進入,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的份額為25.52億份。

  不過關於發起式基金的另一種創新,行業ETF卻沒有那麼幸運。比如華夏5隻行業ETF發起式基金,能源ETF、材料ETF以及金融ETF的單位凈值分別為0.7841元、0.9004元和0.9955元,消費ETF和醫藥ETF分別為1.0737元和1.0732元。其中,能源ETF截至二季度末的份額為1.57億份,而成立之初是5.49億份;醫藥ETF,成立初期是11.78億份,而二季度末只有3.87億份,縮水非常嚴重。

  “創新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但是敬畏市場總是對的。”華南某第三方機構人士表示,“事實上,沒有一項創新會是一帆風順。不過相比而言,廣發新經濟股票由於業績的出彩,使得規模出現了大幅攀升,所以歸根結底,不管産品如何創新,能給持有人真正帶來收益,才能真正贏得市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