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4月公募投資總監調查:最關注美聯儲加息動態

  • 發佈時間:2016-05-04 10: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近一個月(3月22日-4月21日)來,A股市場整體表現平淡,雖然沒有出現連續下跌的“綿綿風雨”,但也會偶有“烏雲”飄過。

  數據顯示,上證綜指其間下跌2.18%,深證成指亦下跌3.23%,創業板指數更是下跌5.25%。與3月份的前20天相比,強弱分化還是比較明顯的。

  不過,對於這一走弱態勢,21資本研究院研究員調查了解到,受訪的公募基金投資總監、基金經理等大多並不意外。

  萬家基金投資研究部總監莫海波就在4月20日盤後分析表示,A股市場改變單邊上行,轉而進入區間震蕩,理由包括:

  一方面,市場層面,三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利好兌現,投資者情緒有所回落,滬指之前在3100點下方縮量橫整過久,兩融餘額又不支援大盤在3000點上方繼續上漲,所以,使得短期技術層面調整成為大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政策消息層面,近期債券市場流動性風險加劇,而債市往往先於股票市場調整;日前央行馬駿對於貨幣政策的表態趨緊,導致市場對於未來流動性持謹慎態度;當前投資者的分歧主要來源於國內宏觀經濟是否能夠持續向好,因此,市場的“弱平衡”會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利空。

  而從4月公募投資總監月度調查結果的情況看,30位受訪的投資總監對市場總體趨向判斷分歧不大,參考的指標、要素也較為相似。

  美元加息是最焦慮問題

  21資本研究院本期對30位公募投資總監的調查結果顯示,人民幣匯率變化仍是公募基金投資總監們過去一個月,以及未來一個月最為關注的問題,而未來一個月,美聯儲會否加息,或者是否有明確的加息預期,則是他們目前最大的焦慮。

  統計結果顯示,在回答“未來一個月,如果有超預期利好或利空因素出現,您認為最可能是什麼?”的調查問題時,明確作答的27位公募投資總監,其中有11位表示超預期利空可能會來自於美聯儲加息,擔憂率達到了41%。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表示,雖然匯率暫時穩定,但美國6月份加息的預期依然較高,是外部環境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之一。美元加息可能導致大宗商品隨之下跌,亦會影響剛提升不久的風險偏好。

  南方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史博也在所管理基金的今年一季報中分析説,展望二季度,美元加息對新興市場可能存在的資本流向衝擊的風險並未解除。證券市場資金面上,既有養老金入市、深港通等有利因素,但也面臨人民幣匯率風險未完全解除的壓力。

  此外,受訪的投資總監們還對通脹上升可能導致貨幣相對收緊表示擔憂,佔比近30%。

  另一位受訪的上海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解釋説,一季度央行降準對衝了部分外匯佔款下降所帶來的影響,市場整體流動性平衡,但二季度隨著經濟數據轉好,資金流出態勢放緩,通脹率可能超速上升,貨幣政策寬鬆預期可能下降。

  國家外匯管理局4月21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8152億元人民幣(折合1248億美元),呈逐月收窄態勢,顯示近期跨境資金流出壓力已較年初明顯緩解。

  過去一月最關注經濟數據

  本期調查結果顯示,在過去一個月,投資總監們認為值得持續關注的經濟或市場變數,佔比最大的回答是“經濟數據”,包括CPI、PPI、信貸數據、企業盈利數據等。28位作答的投資總監有19位明確表示會作為重點指標持續關注。

  華南一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解釋説:一是投資數據,重點是房地産投資數據,如果能夠企穩,認為中國經濟就能企穩;二是通脹數據,即CPI,目前看在可控範圍,還比較溫和,若出現急速攀升,則可能影響貨幣寬鬆,從而影響市場流動性;三是信貸數據,它是貨幣環境的一個顯著指標,近期是比較好,後續需要再觀察變化。

  興業全球基金投資副總監吳聖濤日前分析稱,從已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看,現在可以説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溫和復蘇的短週期,在固定資産投資數據及相應的一些投資品價格上有所體現。同時,還是一個溫和的通脹環境。他認為,工業品價格仍處於止跌狀態,這種情況下,不具備大幅度通脹背景。

  有受訪的投資總監還提出關注債券違約等信用風險的擴大情況,而這也是部分投資總監在未來一個月所擔心的超預期利空因素之一。

  海富通基金日前表示,債市違約風險加大對股票市場已構成一定影響,但目前看仍在可控範圍之內。另有上海投資總監表示,有時候,債券風險上升對股票市場反而是好事。第一是資金流向;第二是政府對股票市場會更重視,為了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政府可能會維持更寬鬆的資金面。不過,若是違約率大幅上升,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失去信心,那無疑會帶來負面影響。

   週期股與成長股兼顧

  本期調查報告,30位受訪公募基金投資總監對“未來一個月,您更相對看好A股哪個板塊”的回答統計結果顯示,週期股與成長股呈現“兩手抓”。

  如華南三家中小型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均表示,不僅看好週期股,如煤炭、鋼鐵、房地産、基建,也看好TMT、新型醫藥等消費升級、創新型板塊。還有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稱,未來一個月,看好銀行、國防軍工,但亦提到看好傳媒和電腦。

  已披露的基金一季報也顯示出,公募基金整體呈現“雙軌制”的思路:一個是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週期性行業;一個是以人工智慧、新興消費等為代表的新興産業。

  而從行業板塊角度看,對於週期股,30位受訪投資總監中有17位(佔比56.67%)在未來一個月看好,板塊分佈于鋼鐵、煤炭、基建、房地産、有色金屬、汽車、化工;對成長股,30位投資總監有24位(佔比80%)表示看好,板塊分佈于TMT、新型醫藥、通信、電腦、VR、智慧汽車、無人駕駛、網際網路等。

  需要説明的是,還有部分投資總監是從估值角度選股,仍趨向於低估值藍籌股,或一季度盈利預期較好、內生增長強勁的股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