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基金 > 基金持倉 > 正文

字號:  

萬萬沒想到 基金經理買賣股票還有這些“梗”

  • 發佈時間:2016-04-11 06:40:21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趙學毅  責任編輯:胡愛善

  編者按:隨著2015年基金年報披露落幕,基金經理買賣股票的那些事兒開始相傳。基金經理在坐“過山車”的時候,想到了啥?貌似高得離譜的換手率卻有著合理解釋,你能洞悉其中的玄機嗎?名不轉經傳,4隻“中小創”股有何過人之處,得到基金大手筆買進?中郵與寶盈兩公司的同門基金在“團炒”什麼?基金大手筆拋售,萬科真的討人嫌嗎?

  1

  換手率高得離譜

  偏股基金每3個月全部換股一次

  12家基金公司“月月換股”未必賺錢快

  今年以來,A股市場再度寬幅波動,截至4月8日,上證指數64個交易日下跌15.66%,震幅高達25.44%。《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注意到,大部分基金經理延續了去年的持股策略,採用波段性操作,每個季度將手中的股票換一遍已經成為業內常態。不過,“勤倒騰”未必賺錢快,記者重點觀察了12家高換手率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平均換手率超過10倍,業績反而較靠後。

  “目前市場上板塊輪動快速,不少資産規模偏小的基金願意去捕捉市場熱點賺取投資收益。”北京一基金分析師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從中長期來看,換手率和業績也沒有太大相關性,管理人的投資管理能力及風格才是基金業績的主要決定因素。

  換手率達414.38%

  偏股基金每3個月全部換股一次

  近期披露完畢的基金年報顯示,除了基金收益大增,管理費水漲船高以外,去年基金行業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便是換手率高企。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及WIND資訊重點統計了1074隻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去年買賣股票的情況,全年買入股票總額為55465.79億元,賣出總額為57552.47億元,買賣差額為2086.68億元。報告期內,偏股基金的平均股票市值為13637.08億元,按此計算,偏股基金平均股票換手率為414.38%。換句話説,平均不到3個月基金基金就會將手中的股票換一遍。而在2014年,主動偏股基金平均換手率為290.14%,每4個月全部換股一次。

  看來,在去年的寬幅波動行情中,基金經理換股頻率明顯加快,所持股票全部換一遍的話,用時已經由2014年的4個月壓縮至3個月。

  去年業績前10名基金,股票換手率兩極分化,冠軍基金易方達新興成長混合(去年回報率171.78%),換手率為939.50%,高於業內平均換手一倍有餘。而這並不是最高,業績前十基金換手率最高的是華寶興業服務混合(去年回報率123.34%),換手率高達2394.33%,相當於每兩週全部換股一次;換手率最低的是中郵戰略新興産業混合(去年回報率106.41%),換手率為160.61%,相當於7.5個月才換股一遍。

  凱石金融産品研究中心近日表示,2013年以來,市場走出了一波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牛市,概念、主題橫行,主題熱點等快速輪換的過程中,基金為了兌現收益,增加換手,導致換手率增加。特別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A股市場大幅波動,上半年走出一波大牛市,下半年遭遇史無前例的股災,基金為了規避風險,降低倉位,也相應增加了換手頻率。另外,2015年多數基金由股票型轉型為偏股混合型,新發基金以偏股混合型和靈活配置型為主,增加了基金的倉位調整自由度,基金經理進行倉位調整時空間更大。

  華富國泰民安換手最快

  受贖回衝擊被動買賣股票

  WIND資訊統計顯示,華富國泰民安靈活配置混合在2015年股票買入總額23.24億元,賣出總額24.76億元,平均股票市值為603.35萬元,由此計算的股票換手率達39776.33%,成為去年換手率最高的主動偏股基金。

  華富國泰民安靈活配置混合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該基金份額凈值為0.960元,報告期內份額凈值增長率為-4.0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9.96%。“基金一月份募集結束,二月份開始建倉運作。經歷了大起大落的一年,基金凈值也隨之大幅波動,作為新的基金經理,這樣的成績單是不令人滿意的。二季度業績一度升至市場前十,但三季度的大幅下跌,使得基金回撤幅度過大,四季度抓住反彈的機會,為投資人盡力彌補損失,全年並沒有給投資人帶來更多回報,基金凈值並沒有熨平指數的波動,這些突出的問題是2016年將要解決的當務之急。”該基金在年報中解釋稱。

  記者注意到,華富國泰民安靈活配置混合首募總份額為10.74億份,去年申購總額為3.88億份,贖回總額為12.30億份,截至去年底總份額為2.31億份。“該基金面臨著一定的流動性風險,持續高換手率可能並不是由於基金經理的主動操作造成的,而是因為受申購贖回的衝擊,被動買賣股票導致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除華富國泰民安靈活配置混合外,中金絕對收益、富國絕對收益多策略全年換手率分別達254.11倍、181.30倍,廣發百發大數據精選混合A、興業聚利靈活配置混合、華福豐盈靈活配置混合全年換手率也均超過120倍。

  12家基金公司換手率超10倍

  “月月換股”未必賺錢快

  從基金公司角度觀察,各基金公司的換手率差異較大,《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注意到,有12家基金公司在去年最喜歡“倒騰”,旗下基金平均換手率超過10倍。接受記者採訪的多家高換手基金公司普遍表示,“公司已經意識到了旗下産品換手率偏高的問題,並做出了相應的措施。”

  WIND資訊統計顯示,英大基金的股票換手率最高,加權平均換手率達20.13倍。該公司旗下2隻偏股基金英大靈活配置A、英大領先回報,其股票換手率分別為27.27倍、16.02倍。長安基金緊隨其後,旗下3隻偏股基金平均換手率為18.59倍,列換手率榜單的亞軍。中原英石基金、東海基金平均換手率均為15.68倍,並列第三名。此外,中融基金、金元順安基金、益民基金、財通基金、華潤元大基金、國金基金、北信瑞豐基金、興業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換手率均超過10倍,幾乎是“月月換股”。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統計發現,上述12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去年平均回報率為35.13%,低於同期同類基金45.06%的回報率。其中,換手率最高的英大基金、長安基金,旗下偏股基金平均業績分別為7.23%、18.46%,在業內墊底。就今年以來的業績看,12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平均回報率為-15.15%,同樣跑輸同類基金-13.12%的平均業績。

  “換手率高低與各家公司的規模和整體投資風格均有關係。換手較高的基金公司中,部分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因為遭遇較大幅度凈贖回而被動換手較多,也有部分公司因為多數旗下股混基金的平均規模較小,能夠充分發揮靈活風格的優勢。換手較低的公司,主要是採用了買入持有策略進行投資的基金公司。”業內分析師進一步表示,從貫穿熊牛市場的中長期數據來看,基金換手率和業績並沒有顯著的相關關係,管理人的投資管理能力及風格才是基金業績的主要決定因素。

  排名基金公司股票換手率(%)

  1英大基金2012.97

  2長安基金1859.03

  3中原英石基金1568.00

  4東海基金1567.98

  5中融基金1290.06

  6金元順安基金1174.64

  7益民基金1102.65

  8財通基金1066.23

  9華潤元大基金1049.89

  10國金基金1046.55

  11北信瑞豐基金1023.54

  12興業基金999.58

  13圓信永豐基金997.84

  14民生加銀基金996.62

  15中信建投基金989.51

  16中金基金958.37

  17信達澳銀基金929.06

  18西部利得基金928.31

  19紅塔紅土基金900.07

  20海富通基金892.09

  數據來源:《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及同花順iFinD 製表:趙學毅

  基金公司股票平均換手率前20名

  名不轉經傳的股票

  2

  4隻“中小創”股躋身基金凈買規模榜TOP10

  中郵基金任澤松“捧紅”東方網力

  ■本報記者 趙學毅

  在震蕩的股市中,基金大手筆買進的股票無疑最受市場關注,甚至出現羊群效應,引得不少機構投資者跟進持有。中郵基金任澤松重倉東方網力年內逆市飄紅,成為真正的“網紅”,不少機構紛紛對其實地調研。

  4隻“中小創”股

  躋身基金凈買TOP10

  基金去年持倉有著明顯趨勢,主機板配置比例下降,“中小創”板塊受追捧。根據2015年年報數據顯示,主動管理股混基金在主機板持股的市值佔比為47.6%,其中滬市主機板佔比34.20%,深市主機板佔比13.39%,而中小板塊和創業板分別佔比29.49%和22.92%,兩者都為歷史新高。與2014年年底相比,“中小創”板塊佔比增速明顯,主機板佔比大幅下滑。這些數據表明瞭今年以來主動管理股混基金對創業板和中小板的偏愛。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重點觀察了基金去年組合重大變動數據,發現基金全年凈買進的前十大股票中,有4隻為“中小創”股。

  具體來看,中國重工(601989.SH)是基金累計凈買進規模最大的股票,累計買入額、累計賣出額分別為271.53億元、219.25億元,累計買賣差額為52.27億元;中小板股三泰控股(002312.SZ)緊隨其後,成為基金凈買入規模第二大股票,累計買入額、累計賣出額分別為108.06億元、65.39億元,累計買賣差額為42.67億元。

  另外3隻“中小創”股分別是石基資訊(002153.SZ)、東方網力(300367.SZ)、奧飛娛樂(002292.SZ),基金全年凈買進30.70億元、26.52億元、25.51億元。

  任澤松“捧紅”東方網力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4月8日,上證指數今年以來下跌15.66%,基金去年凈買進的TOP10個股中,卻有一隻逆市飄紅——東方網力年內上漲4.55%。

  從基金公司的角度看,《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發現,融通基金凈買進東方網力規模最大,其中融通領先成長混合(LOF)、融通網際網路傳媒靈活配置混合分別買入該股8.90億元、4.70億元,分別佔基金凈值比為50.29%、11.92%,凈買進該股4.63億元、2.63億元。

  中郵基金緊隨其後,凈買進東方網力總額為5.18億元,其中公募冠軍基金經理——任澤松,其管理的中郵戰略新興産業混合、中郵雙動力混合分別買入該股2.63億元、0.83億元,買入金額佔基金凈值比分別11.66%、34.58%,期間2隻基金凈買進該股1.69億元、0.67億元。此外,中郵基金旗下的中郵核心優選混合、中郵核心主題混合同期凈買進該股2.0億元、0.69億元。此外,上投摩根基金、寶盈基金、富國基金去年凈買入該股分別為2.16億元、0.81億元、0.75億元。

  引得機構碾壓式調研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注意到,基金在去年大手筆買進4隻“中小創”股後,引起市場的關注,持續有機構扎堆調研。

  任澤松“捧紅”的東方網力最為明顯,機構頻頻扎堆調研。

  據深交所互動易披露的資訊,東方網力於3月9日接待了81家機構的調研,包括華夏基金、嘉實基金、招商基金、中郵基金等20基金公司,話題聚焦在再融資事宜、未來自身作用的定位以及人工智慧的投入等。4月3日,東方網力又迎來了國金證券、嘉實基金、中金公司、明尚投資、星石投資等64家機構的調研,機構重點了解其未來並購動向。

  此外,石基資訊早在1月5日迎來江信基金、國泰君安證券、高毅資産等11家機構的調研;奧飛娛樂於1月19日接待了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瑞銀全球資産管理等50多位分析師調研,隨後的1月26日再度接待了太平洋保險、北京鬱金香資本等40多位投資機構代表。

  “團炒”也算是一種默契

  3

  10隻個股被同門基金“團炒” 中郵與寶盈緊抱5隻個股

  ■本報見習記者 侯小溪

  公募基金公司年報陸續披露完畢,基金公司全部重倉股也隨之披露。部分基金公司抱團持有的股票浮出水面,基金公司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股票價格造成極大影響。

  據《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根據基金公司年報中全部持股數據梳理,共10隻個股被基金公司主動偏股基金持股佔流通股比超過20%。其中,中郵基金抱團持有兩隻創業板股,寶盈基金則抱團持有3隻中小板股。

  中郵基金“團炒”2隻創業板股

  除寶盈基金外,基金公司抱團持股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中郵基金旗下基金對創業板股創業軟體、耐威科技這2隻個股的抱團持股情況,中郵旗下基金持有這2隻個股佔其流通股比例均近四成。

  中郵基金旗下,6隻偏股基金持有創業軟體佔其流通股比達39.75%。中郵資訊産業、終有趨勢精選、中郵核心科技創新、中郵戰略新興産業、中郵中小盤靈活配置、中郵核心競爭力這6隻基金,合計持有創業軟體675.75萬股。其中,僅中郵趨勢精選這1隻基金,就持有該個股12.94萬股,佔流通股比達12.94%。3月31日,該股登上龍虎榜,買入前5名並無機構身影,而賣出第4名出現機構專用席位,賣出933.87萬元。

  除創業軟體外,中郵基金旗下偏股基金持有耐威科技佔流通股比達37.92%。中郵基金旗下10隻基金。據中郵基金官網顯示,中郵基金旗下混合偏股型基金共20隻,由此,中郵基金旗下半數基金持有該股。中郵旗下10隻基金基金合計持有耐威科技796.43萬股。中郵核心成長持有294.68萬股,佔該股流通股比14.03%,是持有該股最多的基金。

  近日,東興證券發佈研報,“耐威科技強烈推薦評級”。研報認為:公司立足軍工導航行業,收購賽萊克斯掌握核心製造技術,在産業化道路上實現彎道超車。收購實現産品多元化,以點帶面進入民品細分領域。收購實現軍民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策略。給予公司強烈推薦評級。

  值得注意的是,耐威科技流通比例為25%,中郵基金持有股票佔總股本比例為9.48%。創業軟體流通比例為24.26%,中郵基金持有股票佔總股本比例為9.64%。並未觸及10%的紅線,不涉及違規。

  寶盈基金“團炒”3隻個股

  在這10隻被基金公司緊緊“抱團”的個股中,寶盈基金抱團持有滬市主機板股九洲藥業,以及中小板股凱美特氣、康弘藥業,佔流通股比分別為26.64%、24.48%、22.16%。其中,如單純從四季報基金重倉股角度看,凱美特氣並未形成持股佔流通股比高於20%的抱團。

  富國基金重倉臺海核電,持有佔流通股比為24.41%。工銀瑞信基金持有佳訊飛鴻佔流通股比為20.24%。華商基金持有京天利佔流通股比達20.11%,興業全球基金持有紅陽能源佔流通股比達22.23%。

  距離年報數據已過去一個季度的時間,然而同門重倉多“妖股”的特質,值得投資者警戒。

  57家基金公司凈賣萬科141億元

  南方基金“撤軍”最快

  萬科真的遭人遺棄

  4

  ■本報記者 趙學毅

  4月9日,萬科發佈公告稱,公司股東鉅盛華于4月6日與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簽署了表決權讓渡協議,鉅盛華將其直接持有的9.26億股、間接持有的5.47億股股份所對應的全部表決權不可撤銷的、無償讓渡給前海人壽,合計股份14.73億股。《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前海人壽、鉅盛華合計持有萬科A股約26.81億股,佔萬科總股本的24.29%。公開資訊顯示,鉅盛華為前海人壽的控股股東,兩者實際控制每人平均為姚振華。

  記者注意到,“萬寶之爭”後,萬科A停牌籌謀資産重組計劃。3月12日,萬科與深圳地鐵集團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公司或將購買地鐵集團下屬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權,地鐵集團將注入部分優質地鐵上蓋物業項目的資産,初步預計交易對價介於400億元-600億元之間。

  萬科股權暗流涌動,而公募基金卻上演著實實在在的大逃離。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查閱基金2015年年報發現,基金在去年累計買入萬科股票328.52億元,累計賣出則高達469.38億元,累計買賣差額為-140.86億元。據同花順iFinD最新統計,在基金凈賣出股票額度排行榜中,萬科A僅次於中國平安(凈賣出347.64億元),顯示出基金對陷入股權之爭的萬科A正逐漸失去耐心。

  那麼,哪家基金公司撤離最快呢?

  同花順iFinD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共有57家基金公司凈賣出萬科A,南方基金賣出額最大。期間,南方旗下基金買入該股金額為8.23億元,賣出金額為16.79億元,買賣差額為-9.16億元;買入金額佔期初凈值的2.20%,賣出金額佔期初凈值的4.71%。進一步觀察發現,南方基金旗下的南方成份精選混合,買入金額、賣出金額分別為1.97億元、9.90億元,分別佔該基金期初凈值的1.92%、9.65%,期間買賣差額為-7.93億元。萬科A也是南方成份精選混合在去年賣出額最大的股票。

  除南方基金外,融通基金、銀華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賣出萬科A規模也比較大,期間凈賣出該股5.50億元、4.51億元、4.17億元;華安基金、諾安基金、申萬菱信基金、華泰柏瑞基金等四家基金公司凈賣出萬科A也均超過3億元;另有嘉實基金、華夏基金、鵬華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凈賣出該股超過2億元。

  萬科A

  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