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富豪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公司誰最慷慨:阿裏上市後“遍地”百萬富翁

  • 發佈時間:2014-10-09 02:31:3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阿里巴巴集團的上市,掀起了新一輪造富狂潮,大量的百萬、千萬、億萬富翁新鮮出爐。新的財富傳奇引發了不少人對網際網路公司的嚮往,已在圈內的人則在憧憬自家公司如果上市的造富情景。

  實際上,目前國內知名網際網路公司,未登陸資本市場的寥寥無幾,並已造就了許多財富故事。這些國內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在IPO前後都是如何承諾激勵自家員工的?哪家老闆對待自己的員工最為大方?

  騰訊 股權激勵不斷擴容

  2004年6月掛牌港交所時,騰訊公司的發行價僅是3.7港元。按照這一價格,騰訊高管層誕生了5個億萬富翁,7個千萬富翁。騰訊CEO馬化騰持有14.43%的股權,身家8.98億港元。招股書並未披露員工持股數字。

  2007年12月,騰訊宣佈進行意在挽留和吸引人才的股權激勵計劃。在有效期10年內,集團授出股份總數不超過已發行股本的2%,向獎勵個人授出的股份最高不超過該發行股本的1%。

  到2013年,上述股權激勵計劃進行了擴容,最高限額由佔已發行股本的2%提升至3%。據悉,包括項目經理、總監在內超過千名基層幹部被納入到了新的獎勵範圍內。

  此間的一段時期內,騰訊還有過幾次股權激勵,包括2008年董事會決議向184位員工授出101.605萬股新股作為獎勵,2009年宣佈針對1250位員工818.118萬股股票獎勵,約佔發行股本的0.453%。當時騰訊的員工為5000人左右,股權激勵的員工佔了近四分之一。

  阿里巴巴 持1756股=百萬富翁

  阿里巴巴集團今年9月19日在美IPO之時,該公司股票的發行價已經高達68美元。高價發行,意味著持股員工市值也將水漲船高。按照開盤價92.7美元,阿裏員工要想成為百萬(人民幣)富翁,只需持股超過1756股。

  由於阿裏員工普遍持股,可謂“遍地”百萬富翁。據阿裏內部員工介紹,持股超過2000股的員工非常多。

  阿里巴巴IPO後,董事長馬雲持股佔比為7.8%,是為數不多的、未將大額股權握在手中的科技公司創始人。不過,千億市值的電商巨無霸也足矣使其成為中國首富。

  馬雲及“阿裏係”公司對外宣稱崇尚“財散人聚”式的股權分享方式。

  需要關注的一點是,阿裏股票在高價位登陸資本市場,未來成長空間尚不可知。部分阿里巴巴員工搶在IPO前將持股內部轉讓,即是考慮到了股票漲勢前景的不確定性。

  百度 9年前IPO時創造50位千萬富翁

  2005年6月,百度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創造了當時的一個奇跡。發行價27美元,開盤價66美元,不到3小時就突破了100美元,最高衝刺到151.21美元天價。發行當日股價漲幅高達354%。

  百度創始人兼CEO李彥宏持股佔比22.9%,身價隨之一飛沖天,超過9億美元。招股書還披露,百度的股權有5.5%為普通員工所持。其中,不包括公司高管的股權,或已經行權的員工持股。

  2004年4月,百度公司曾進行過內部拆股,“一拆二”後,員工的期權相應增加一倍。而在上市前夕,百度又規定:凡是在2005年1月份以前加入百度公司的員工,都以每股10美分的價格擁有一定數量的原始股。

  公開資料顯示,百度IPO一共誕生了8位億萬富翁,50位千萬富翁以及約250位百萬富翁。

  奇虎360 周鴻祎持股低於員工

  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在紐交所上市,開盤價漲幅高達86%。上市前,360員工共持有公司22.3%的股權,超過了第一大股周鴻祎個人持有的21.5%。

  招股書顯示,360員工持股數量為1665.27萬股,再加上股權激勵池中的2160.36萬股期權,一共超過3800萬股,員工持股比例高達22.3%。據悉,360創立時有40%的股份為員工持股,上市前稀釋到20%。

  IPO後,公司第一大股東周鴻祎持股比例為18.61%,身價約為10億美元。而在不計算2000多萬股股權激勵的情況下,員工持股市值在4.8億美元,以當時1000名員工平均計算,每人持股市值高達4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94.6萬元。

  京東 劉強東IPO前“獲獎”4%股權

  2014年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創始人劉強東身家近5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劉強東在上市前夜得到了更多公司股票。

  在京東正式上市前,于3月中旬更新的一版招股書顯示,京東CEO劉強東持股比例增至18.8%,成京東第一大股東。

  劉強東的股權增加來自獎勵,京東董事會基於其對過去10年的貢獻,給了他一筆價值超過6億美元的股權,佔總股份4%。

  2013年年底,京東將此前5個版本的股權激勵方案合併,規定最多可以授出4.68億股。截至上市,已經授出1.07億股。持股人數、分佈情況均未披露。

  網際網路公司員工及創始人持股情況

  阿裏集團:小微金服和阿里巴巴集團全體員工100%持股小微金服,(除馬雲外)員工持股小微金服比例32.7%;阿里巴巴(上市公司)員工持股未披露。馬雲目前持有阿里巴巴7.8%,馬雲持股小微金服將不超過7.8%。

  騰訊:員工持股未披露。2004年騰訊公司IPO時,馬化騰持股14.43%。

  百度:2005年百度公司IPO時,5.5%為普通員工所持。其中,不包括公司高管的股權,或已經行權的員工持股。李彥宏當時持股22.9%。

  京東:2011年底時,劉強東曾表示,京東發給員工的股權超過他個人的70%。京東2014年IPO時,劉強東持有18.8%股份。

  奇虎360:2011年奇虎IPO時,員工持股22.3%,周鴻祎持股21.5%。

  獵豹移動:2014年獵豹公司IPO時,團隊和員工持股約11.6%,傅盛持股比例約為7.5%。

  迅雷:2010年底,鄒勝龍表示員工持股15%,鄒勝龍在2014年迅雷公司IPO時持股比例為9.5%。

  搜狐:員工持股未披露;2000年搜狐公司IPO時,張朝陽擁有28%股權。

  優酷:2010年優酷公司上市時,500多名優酷員工全員持股,古永鏘持股41%。

  去哪兒:2013年IPO時,除了高管及董事股外的管理層與員工持有公司股權約2.3%,莊辰超持股7.23%。

  ■ 延展

  阿裏員工何時賣股票最賺

  每個公司上市,都會誕生一批百萬富翁。對於阿里巴巴這樣的市值龐大的公司來説,更是“土豪”盡出。但是,股價有漲有跌,稅費有高有低。在不同階段賣掉股票的員工,究竟賺了多少呢?

  上市後賣

  需向中美兩國納稅

  假設你持有阿里巴巴3000股的股票(這樣的員工大有人在),按照9月29日的收盤價,這批股票價值26493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62.7萬元。

  按照美股交易的規定,非美國公民參與美股交易,要繳納最高30%的個人所得稅。但如果你及時填寫並提交一個名為W-8BEN的表格,你只需按照10%的稅率繳納即可。

  “W-8BEN表格”是美國稅務局制定的表格,適用於非美國居民向美國國稅局申報美國所得稅減免時使用。由於中國是美國的稅務減免互惠國,中國公民便可能符合減稅或免稅的資格,最終稅率降為10%。

  當然,作為一個中國公民,你還需要向中國政府申報並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市值與發行價的差價,不難計算出這3000股的收益為62250美元,約合人民幣38.2萬元。這部分收益已經超過8萬元的上限,需按照45%的最高稅率徵收。

  算上這兩個稅種,你需要將收益部分的55%作為個稅上交。算上委託機構的佣金,以及其他一些稅費,總額不到25萬元人民幣。折現後,你能夠獲得大約140萬元的收入。

  這140萬元的收入中,還需要減去最初購買股票的成本,才是真正的收益部分。對於很多阿裏的老員工來説,獲取股票幾乎不需要成本,還有很多員工是以極低的價格購得這些股票,成本可以説很低。因此,他們的純收益幾乎接近140萬元。

  上市前賣

  風險小但收益少

  有人會覺得,上市後的交易太麻煩了,而且有股價下跌的風險。

  這就引出了第二種交易方式,即在公司上市之前,就把持有的股權轉讓掉。事實上,確實有不少阿裏員工是這樣操作的。在阿裏即將上市的今年7月,其股票已經被炒到80美元。按照這個價格進行交易,持有3000股的員工可以賣到24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47.4萬元。

  按照中國現有規定,公司上市之前的股權轉讓,要收取20%的個人所得稅,即“股權轉讓收入”減去“本金”,再減去“合理費用”,再乘以20%。

  前面提到過,很多阿裏員工以極低的成本獲取這些股票,甚至不需要成本,因此本金幾乎接近於零。加上合理費用部分也相對較小,因此,其個稅部分最多不會超過交易價格的20%。

  按照147.4萬元的收入,個稅部分最多約為29.48萬元,這筆交易的純收益最少不會低於117.9萬元。這種交易方式雖然賺得少了點,但同樣在一夜成為“百萬富翁”。而且規避了股價波動帶來的風險,相對穩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