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英國市場人士:人民幣不存在大幅貶值基礎

  • 發佈時間:2016-04-18 07:25: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海外投資界和媒體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爭論不休。近期,《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英國斯特拉頓街資本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投資官安迪·希曼。希曼表示,推動人民幣升值的總體條件並沒有發生變化,未來人民幣幣值仍將處於平穩升值通道。

  希曼對人民幣匯率走勢預測的首要因素是中國海外資産凈額。希曼認為,此前看空人民幣的分析師主要是通過收支平衡賬戶來判斷。這一標準作為一個流量概念不僅很難反映出真正決定人民幣匯率的存量因素,也並沒有考慮到估值效應對中國外部平衡的影響。從貨幣投資角度來看,2007年至2016年的數據顯示,人民幣、瑞士法郎、新元和台幣為四大表現最佳貨幣,上述4個經濟體的海外凈資産表現也非常搶眼。

  斯特拉頓街資産管理公司研究表明,當前中國國內儲蓄率接近GDP的一半,為全球最高水準;經常賬戶盈餘增速規模依然龐大。上述因素使得中國海外凈資産規模相當於GDP的52%,高於其他主要經濟體。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模式的轉變會逐步降低儲蓄率;同時全球經濟需求不足可能會壓低經常賬戶盈餘。然而,考慮到中國經常賬戶餘額和海外凈資産規模之大,推動人民幣升值的核心變數不會發生變化。未來兩年內,人民幣仍將會升值2%至3%。

  針對此前出現的“中國政府有意貶值以提升經濟競爭力”的觀點,希曼説,這一觀點試圖從中國經濟發展規劃的角度解讀匯率政策走向,但是存在著明顯的邏輯錯誤。在中國“十三五”規劃中,中國經濟將逐步降低對投資的依賴,這一弱化投資作用的發展模式將進一步推升經常賬戶盈餘規模。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再平衡強調更多倚重服務業和消費。國內消費的快速增長需要強勢貨幣而非弱勢貨幣的支撐。因此,中國經濟改革與人民幣貶值策略並不相容。

  與此同時,希曼表示,當前中國政府不斷推進金融改革,市場準入不斷加強。尤其是極具吸引力的中國債券市場的開放,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未來投資債券資金的大規模流入將進一步鞏固人民幣升值趨勢。

  希曼認為,人民幣長期升值趨勢與短期內匯率波動並不矛盾。自2013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就已經明確告知各方投資者,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不斷市場化。近期,中國央行也公佈了人民幣參考的一籃子貨幣構成。這一匯率形成機制意味著未來人民幣匯率短期內將存在一定的波幅,幅度應該在2%左右。這一波動更多反映了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尤其是一籃子貨幣內主要幣種的波動情況。

  希曼認為,當前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經濟體增速依然顯著,發達經濟體增速普遍緩慢,二者之間同時存在利率政策差異。考慮到中國債券市場的規模之大和開放速度之快,未來中國經濟的持續改革意味著海外投資者的巨大紅利和機遇。

  希曼表示,事實上,真正看好人民幣的投資者能夠從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中獲得超出市場預期的收益。希曼旗下的人民幣投資基金長期看好人民幣升值潛力,其投資的債券産品,在過去5年中年化收益率達到9.5%,超過99%的同類基金公司。今年一季度,其人民幣債券基金收益率為7.48%,也超過其他同類資管公司業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