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央行闡釋8月份外儲下降三因素

  • 發佈時間:2015-09-09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從中長期看,中國經常賬戶還會保持順差,未來外匯儲備有所增減也是正常的

  央行9月7日公佈數據顯示,中國外匯儲備8月下降了939億美元,8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56萬億美元。

  針對外匯儲備8月份單月變動情況,央行新聞發言人9月8日稱主要影響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操作,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二是外匯儲備委託貸款項目在8月份進行了一些資金提款;三是8月份國際市場一些主要金融資産價格出現不同程度回調。

  “上述金額從外匯儲備中作了相應扣減。”該發言人表示,其中前兩項外匯儲備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為境內其他主體持有外匯資産的增加:一方面企業和個人外匯存款持續增加,其中8月份較7月份又增加了270億美元;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也十分充裕。其他境內主體持有外匯資産的增加意味著企業、居民和金融機構的資産配置更加豐富,這是我國“藏匯於民”戰略的體現,有利於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該發言人表示,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既包括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也包括外匯儲備投資資産的價格波動,同時由於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他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還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此外,外匯儲備在支援“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也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綜上可以看出,外匯儲備的變動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該發言人稱,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經常賬戶還會保持順差,對外直接投資和吸引外資持續增長。中國外匯儲備充裕,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未來外匯儲備有所增減也是正常的。

  近日,央行將銀行遠期售匯業務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要求金融機構按其遠期售匯(含期權和掉期)簽約額的20%交存外匯風險準備金。

  對此,該發言人表示,8月份銀行代客遠期售匯簽約額約為1-7月份平均水準的3倍,説明其中有投機交易。因此,此舉將有利於抑制外匯市場過度波動,防範宏觀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機構穩健經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