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收付比變化凸顯人民幣國際化兩大難題

  • 發佈時間:2014-08-16 14:3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汪洋  責任編輯:孫朋浩

  央行近日發佈了今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3.27萬億元,同比增長59%。隨著人民幣流出和回流渠道的增加,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額呈大幅增長態勢。

  過去兩個月央行先後與盧森堡、法國及南韓央行簽署人民幣清算安排合作備忘錄。總體表明,人民幣作為跨境貿易結算貨幣既受到市場認可,亦獲得官方支援,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步成效較為顯著。

  毋庸諱言,跨境貿易以人民幣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一步,關係到之後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儲備貨幣等職能的發揮。貨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貨幣走出國門,這通常有兩種形式,一是進口貿易以本幣支付,二是以本幣形式的對外直接投資。2009年以來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雖然有所增加,但總量非常小,2013年累計對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金額為856.1億元,這一方面與資本賬戶開放進度有關,資本管制限制了人民幣通過資本項目走出去,另一方面也表明,在人民幣國際化初期,通過經常項目走出去乃穩妥之策。

  通過經常項目實現貨幣國際化的一個前提條件是,進口貿易支付的本幣金額要大於出口貿易收到的本幣金額,因此,對外貿易實收實付比是衡量貨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指標。若收付比大於1,表明實收大於實付,本幣處於凈回籠狀態;若收付比小于1,表明實收小于實付,本幣處於凈流出狀態。一國推動貨幣國際化的最佳狀態是收付比小于1,並且實付遠大於實收。

  我們注意到,2011年第一季度人民幣收付比為1/5,實付遠大於實收,人民幣處於凈流出狀態。之後,這一比例不斷上升,2011年第二季度為1/2.9,第三季度為1/1.67,到2012年第四季度,上升到1/1.2,實收實付基本持平。隨後,這一比例又小幅下降,2014年上半年為1/1.6。

  筆者認為,跨境貿易人民幣收付比的變化凸顯人民幣國際化的兩個難題。第一,人民幣凈流出與幣值穩定之間的“特裏芬難題”。國際貨幣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幣值穩定,人民幣大額凈流出將損害這一必要條件,但是如果人民幣不能實現大額凈流出,將無法成為國際貨幣,人民幣國際化也面臨著國際貨幣均面臨的“特裏芬難題”。第二,通過經常項目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穩健性較高,但進程較慢,有悖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大目標。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期可以走經常項目,但是到一定程度,需過渡到依靠資本項目,或者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並重,因此資本賬戶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相輔相成,資本管製作為貨幣國際化的障礙,需逐步解除。

  當然,收付比從2012年第四季度的1/1.2變化至2014年上半年的1/1.6,表明跨境貿易支付的人民幣多於收到的人民幣,人民幣正小幅穩步地實現凈流出。筆者認為,未來為實現人民幣通過經常項目實現凈流出,應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努力。第一,提高進口貿易用人民幣支付的稅收優惠力度,鼓勵更多的企業在進口貿易中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第二,通過經常項目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根本舉措是提高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尤其是進口貿易中的談判和議價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進口貿易的計價和結算貨幣。如果大量中國企業進口時可以裁定用人民幣支付,人民幣走出去將輕而易舉。當然,這取決於企業自身的發展和壯大。

  總體而言,貨幣國際化不是通過經常項目實現,就是通過資本項目實現,前者的必要條件是本幣實付大於實收,後者的關鍵是以本幣形式的對外直接投資。當年美元國際化的一個重要手段推行對歐援助的馬歇爾計劃,將美元直接輸入歐洲,這與二戰後美歐經濟實力的對比有重要關係。人民幣國際化選擇從經常項目開始,具有一定的穩健性,但是進程較為緩慢。在匯率穩定的前提下,其進度取決於企業進口用人民幣支付的積極性,這既需要政策層面的支援,也有賴於企業本身議價能力的提高。(作者係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教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