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多米諾骨牌遊戲未終:盧布之後是誰

  • 發佈時間:2014-12-18 08:5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2014年6月下旬以來,紐約原油價格最大跌幅超40%,原油熊市撲面而來。伴隨油價一路下跌,俄羅斯盧布也節節下挫,12月月內已經連續跌破1美元兌50、60、70、80盧布關口。作為依賴原油天然氣出口的俄羅斯,又恰逢烏克蘭危機所引發的歐美對俄制裁與反制裁混戰,無疑在油價下跌過程中損失最為慘重,經濟面臨極大的挑戰,如果俄羅斯盧布倒下去,多米諾骨牌的下一個會是誰,會由此引發新興國家貨幣危機嗎?

   原油暗戰內幕難卜

  看起來,油價下跌似乎是歐佩克(OPEC)與産油大國在爭奪亞洲市場份額,但實際上最主要的轉捩點出現在美國。美國實現原油自給自足之後,國際原油價格的形勢就出現了急轉直下,這裡面既有日本開始從美國進口原油的亞洲因素,也有沙特等OPEC大國參與爭奪亞洲份額的因素,還有俄羅斯轉向亞洲的因素,總體上原油供應過剩的判斷不絕於耳,在油價一路下跌過程中尤為刺耳。由於美國是最大的原油消耗國,只要美國能夠自給自足並轉向出口,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的這種趨勢就很難扭轉。因此,油價50美元、40美元的前景誰也不能否定,對OPEC國家、俄羅斯等過分依賴原油出口的國家的全面衝擊才剛剛開始,這些國家是多米諾骨牌的首要部分,如果盧布倒下去,OPEC國家的危機也無法避免。

  根據高盛等投行的分析,委內瑞拉、俄羅斯等五國的成本線是100美元及以上,中東國家在90美元左右,而美國則在80美元,目前油價則已跌破60美元,實際上油價長期下跌對全球産油國的衝擊和損害都是很明顯的。但市場總是對的。即使油價跌到30美元,任何人也必須面對現實。即便是考慮陰謀論,即美國經過長期準備,推動一個強勢美元週期出現,並希望借打壓油價擠垮俄羅斯,也是可能有道理的。但美國自己也必須面對大量油廠、煉廠倒閉的事實。總體上,産油大國構成多米諾骨牌的第一部分是明確的,這裡面還包括頁巖油大國加拿大和美國自己。當然,美加兩國只是經濟創傷而其他國家的風險則是全面性的。

   商品貨幣遭受洗禮

  2014年三季度,伴隨油價下跌的是強勢美元,還有大宗商品暴跌,全球商品市場一片陰霾。在油價多米諾骨牌中第一部分的加拿大是比較典型的商品國家,加元也是比較典型的商品貨幣,除了油價的衝擊,加元還要面對大宗商品下跌的衝擊,與加元相似的還有澳元和巴西雷亞爾,澳洲及時實施礦商轉産以應對中國礦産需求向食品需求的轉變,巴西則陷入比較典型的滯脹狀態,巴西雷亞爾匯價則創出新低。

  在油價多米諾骨牌第一部分之後的,是眾多商品貨幣國家,其中包括一些新興國家。看起來,新興國家及新興貨幣的風險還在第二部分,但只要油價連續下跌,必然帶動大宗商品繼續下跌,加之強勢美元的出現,從對産油國的衝擊擴散到對商品國家的衝擊,轉換是非常快的,有些時候則幾乎是同時展開的,所以商品貨幣風險也不能忽視,商品貨幣可能會取代新興貨幣而成為風暴中心。

  除了多米諾骨牌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油價和大宗商品下跌對歐洲的衝擊也不容忽視。金融危機以來歐洲復蘇一直舉步維艱,雖然可以獲得價格下跌的好處,但歐洲通縮魅影一直揮之不去,歐盟央行早已實施了負利率,並正在逆美聯儲而行,一步步實施購買債券的行動,這是美聯儲正在逐步退出的行動。但在強勢美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通縮來襲的一個中長週期中,歐盟央行除了逆勢而行別無他法。

  事實上,總量與美元幾乎相當的歐元也幾乎左右了美元指數,強勢美元與歐元回歸或許正是一個逆週期。從歐洲總體來看,既包括能源資源消費型國家和地區,也包括北歐的能源産出國家,所以經濟總體上還是均衡的,歐元還屬於一種較為均衡的貨幣。當歐洲抵抗不住的時候,油價下跌、商品下跌的風險就足夠大了,就可能意味著全球經濟所面臨的困境,甚至是衰退。從這個意義上去解讀陰謀論,也確實存在諸多合理的成分。

  均衡性經濟體

  能夠抵禦風險

  當價格下跌的衝擊席捲了多米諾骨牌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歐洲之後,形勢就可能極為嚴峻,這時候全球大部分國家將受到衝擊,而只有經濟全面均衡型的國家和地區才能夠較為有力地抵禦這種風險和衝擊。像美國、加拿大等,雖然會面臨油價下跌、商品下跌的衝擊,但北美地區經濟總體較為均衡,美加還有大量高科技産品出口,所以對美加而言,意味著經濟再經受一次考驗,只不過溢出效應的大小與多少,才是其他經濟體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從全球來看,經濟較為均衡全面的經濟體,主要就是中美歐三大經濟體,這三大經濟體當中歐洲較弱,中國與北美的均衡性相似,中國抵禦風險和衝擊的能力也較強。

  中國經濟逐步轉向內需增長,中西部開發也在加速,抵禦全球性風險和衝擊的能力和餘地都比較大。儘管歐洲的通縮壓力是前車之鑒,但中國顯然要比歐洲好得多。中國央行非對稱降息後,中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餘地仍然十分廣闊,降息降準都還未到最後地步,宏觀經濟中外貿數據較為有利等,也預示著中國經濟仍然在全球價格下降的初始階段存在很大餘地和自主性。當然,中國應對諸如油價下跌、商品下跌、全球通縮來襲等諸多風險和變化時,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諸多領域,都存在眾多可選選項,足以支援中國宏觀經濟有效地抵禦全球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