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官網發佈《關於防範網際網路金融領域違法違規代理維權風險的提示》(以下簡稱《提示》)指出,近年來,“專業反催收”“逾期鏟單”“代理免除債務”等資訊發佈方誘導金融消費者委託其代理維權,通過各種違法違規手段恐嚇、要挾金融機構進行非法獲利。
互金協會要求,各相關網路平臺會員單位切實履行資訊發佈審核的主體責任,堅決遏制違法違規代理維權資訊蔓延的勢頭。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部分機構表示曾被“碰瓷”。據記者梳理,近年來監管部門對“代理維權”“反催收”“徵信修復”等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已久,並呈現聯合打擊之勢,成效顯現。
建立行業自律協作機制
根據《提示》,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違法違規代理維權的具體特徵表現包括6個方面,包括誤導性行銷宣傳;虛構、隱瞞或不如實披露代理維權相關資訊;虛構或誇張宣傳代理維權成功案例;維權手段涉嫌違法違規;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違規高額收費。互金協會提醒稱,金融消費者要增強相關風險防範意識,警惕並自覺遠離違法違規代理維權陷阱,任何時候都要妥善保護好個人資訊。
據悉,下一步,互金協會將在有關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研究建立共同打擊違法違規代理維權的行業自律協作機制,發佈實施金融領域代理維權網際網路資訊發佈的基本要求和違法違規代理維權活動特徵指南。
在記者走訪中,多家機構反映曾被違法違規“代理維權”等行為“碰瓷”。某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講述,2021年9月底,公司曾接到某地客戶李某某的投訴,其反映因車禍住院導致貸款逾期,並提供了某地公安機關的出警記錄。經公司與當地公安部門核實,李某某提供的材料為假,涉及代理維權。經警方初步核查,李某某通過修復徵信的廣告代理維權,並偽造虛假的公安機關材料,企圖非法刪除涉逾期徵信記錄。期間,受害人李某某曾數次累計繳納3萬餘元所謂服務費。
除了上述案例,也有機構反映了一些非法代理維權的套路。某機構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5月份,公司發現50余份用戶提交的因重症、貧困需停催的申請存在諸多疑點。證明材料模板一致,且並非用戶本人提交,微信號備註均為同一家公司名稱,來電手機號碼歸屬地集中在同一城市,但用戶戶籍實際分佈在全國多地。這也是典型的代理維權陷阱,勿聽信債鬧團夥唆使通過違法方式提交虛假材料,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我們努力解決每位客戶的正常訴求,受困無法還款用戶也有一系列的幫扶政策,只要是真實情況是可以申請獲批的。但近年來,通過代理維權被惡意投訴的問題凸顯,機構方承受了很大壓力。”某銀行機構相關業務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在博通諮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看來,《提示》的發佈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此類違法違規代理維權組織實際上通過惡意投訴、偽造證明等方式逼迫金融機構妥協,最終達到減免費息、甚至不還款的目的。”
多方聯合監管成效顯現
記者注意到,這已不是監管部門首次提示相關問題。2021年銀保監會曾明確表態,將堅決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加強對“反催收”等違法違規網路群組的治理。
時至2022年,央行多地支行曾發佈《開展“徵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百日行動” 》。比如,2022年6月份央行石家莊中心支行發佈《河北省開展“徵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百日行動” 共同凈化徵信市場環境》;2022年7月份,央行長春中心支行發佈《精準發力推動吉林省“徵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百日行動”取得實效》;8月底,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佈《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投訴問題整治的通知》,要求加強部門協同,主動配合相關部門嚴肅查處以“徵信修復、洗白、鏟單、徵信異議投訴諮詢、代理”為名行騙,嚴重擾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局的不法分子。
據記者梳理,包括浙江、四川、遼寧、陜西、福建、雲南、江蘇等多地的金融監管、公安、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發佈類似通告,提出嚴厲打擊金融領域的“非法代理投訴”“代理維權”亂象專項治理。
除了監管方面,機構端也在積極行動。今年3月份,馬上消費金融聯合樂信、平安普惠、招聯金融等十余家機構,在重慶成立全國首個打擊金融黑産行業共用互助組織“打擊金融領域黑産聯盟”(AIF聯盟),該聯盟通過分享對黑産的打法套路、“問題客戶”的預警防範以及組織應對策略研討會等方式,提升各成員單位打擊金融黑産綜合能力。
目前在多方聯合下整治成效顯著。據馬上消費金融此前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份,已推動福建、四川等地公安機關受、立虛假材料案件89起。其中刑事立案25起,刑事受案4起,行政受案60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5人,採取行政拘留處罰15人。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孟博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部門、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和公安部門聯合打擊非法代理維權灰黑色産業鏈,既能對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懾,也有助於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金融市場的安全穩定。”
“未來也要加強對普通金融消費者的普及教育,樹立守信意識,通過正規方式與持牌金融機構取得溝通聯絡,避免被詐騙錢財。”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記者説。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