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銀行網路金融戰略大PK:工行做平臺 中行找場景

  • 發佈時間:2015-12-04 10:56:52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各家銀行的網路金融戰略已不鮮見,然而,當多家銀行的網路金融部掌門人聚到一起,討論“網際網路+銀行的未來”這一話題時,不同的理念和路徑PK,畫面就變得有趣起來。

  12月3日,在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舉辦的電子銀行年會上,來自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網路金融部(電子銀行部)的負責人,分享了各自在“網際網路+”轉型過程中的思路和做法。總結起來,工行做平臺,中行找場景,建行打造移動金融生態,民生發力網路支付,光大要“三化”。

  工行做平臺

  “宇宙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侯本旗已經多次在公開場合“宣揚”過工行的理念,“未來銀行將不再是客戶要去的地方,而是一種隨時可得的服務。”他説。

  他將銀行的發展分為三個時代,第一是網點時代,競爭客戶的關鍵是空間與時間;第二是網銀時代,競爭客戶的關鍵是功能和安全;第三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競爭客戶的關鍵是體驗與情感。

  因此,平臺、用戶和體驗被他視為銀行做移動網際網路的三大法門。銀行要做三方面轉型:從做渠道到向做平臺轉型、從做功能到向做體驗轉型、從做産品到做做用戶轉型。

  他認為,做渠道是車拉萬馬,做平臺則是萬馬拉車。工行擁有2億的網銀用戶,對任何一個金融機構銷售産品都有極強的吸引力,相反,同業金融機構好的金融産品又能吸引更多的工行和非工行用戶,這就是平臺的雙邊效應。

  在他看來,網際網路金融,不管是網際網路公司做還是銀行做,最關鍵的問題是能不能解決融資問題。工行打造的融e行、融e購、融e聯三大平臺,目的是拓展服務領域,探索基於資訊流、商品流和資金流三流合一的信用風險控制機制。

  中行找場景

  中國銀行網路金融部副總經理董俊峰認為,傳統金融跟網際網路金融是相向而行,最終會走向一個融合,而這個融合點就是場景。

  他提到,做電子銀行最早是談渠道,後來談入口,最後迭代到場景。場景能通過提供某些剛性需求來吸引流量,而在網際網路時代,大部分場景已經被BAT所壟斷。

  “所以我們要走出去,挖掘場景,這個場景不一定是我自己的渠道,也可以是合作夥伴。”他説。

  在他看來,支付、資管、交易、融資,這些銀行原來傳統的服務,疊加場景後會衍生出很多機遇。

  在支付領域,跟ApplePay合作做發卡端的創新;人民幣加入了SDR之後,,跨境電商的支付服務會成為新藍海;大額的B2B支付等這些都是支付領域可挖掘的場景。

  在資管領域,存款理財化、存款資管化趨勢下。越來越多的資産證券化産品、私募産品、銀行理財、基金資管産品、券商資管産品,會大大增加對銀行網際網路服務渠道銷售的需求。

  在融資領域,中國進入一個大消費時代,大量的消費融資需求會隨之蓬勃而出。銀行可以跟線上旅遊網站、線上教育網站、線上二手車/二手房交易網站,包括像小米、京東這樣一些垂直型的3C製造商、跨境電商合作,尋找越來越多的消費人群的融資需求,這種場景也特別大。

  在交易領域,未來隨著混業經營的慢慢演化,例如允許銀行成立證券子公司來經營證券經紀業務,未來在交易端,很多銀行在做線上支援交易的網際網路産品,包括交易的買賣功能、提供行情資訊,以及投資顧問的服務等等。

  “從渠道到場景,從産品運營到經營,我覺得這樣一個時代已經實實在在地到來了。”董俊峰總結道。

  建行打造移動金融生態

  建設銀行網路金融部副總經理于瀟提到,網際網路+在快速地催生整個移動金融生態化,導致一是用戶的需求在多元化和自主化;二是在金融服務解決方案上向場景化和生活化轉變;三是服務渠道是移動化、協同化,客戶的偏好現在在向移動端遷移。

  因此,建行打造了包括移動銀行、移動支付、移動生活、移動商務、移動社交五個部分的金融生態圈。

  其中移動銀行是整個生態的核心,整體定位就是要“更好用”;移動支付的定位是要打造豐富的場景;移動商務的定位是要發展得有特色;打造移動社交的思路則是利用成熟的社交平臺去拓展社會化網路的服務。

  她還強調,建好移動金融生態應該把握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用極致的體驗打動每一位客戶;二是用智慧的服務去順應個性化的潮流。

  民生發力網路支付

  首家推出直銷銀行的民生銀行,在2014年12月就將民生電子銀行部更名為網路金融部,明確其主要職能包括直銷銀行經營,負責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微信銀行、網路支付等開發與推廣,並自建科技開發團隊、實現快速迭代開發。

  民生銀行網路金融部市場行銷中心副總經理劉偉介紹稱,2015年民生銀行將大力佈局網路支付,加強統一支付平臺建設,打造跨行通、民生付、收付易三個支付産品。

  據他介紹,民生銀行近期推出的民生付,涵蓋移動端和PC端,支援本行及他行賬戶,客戶只要擁有任意銀行卡,即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銀行卡支付、網銀支付等支付模式進行訂單支付。

  “一切創新都離不開受眾的洞察與産品的利益溝通。”劉偉介紹稱,民生銀行全行高度重視網路金融發展,意將網路金融發展成為吸引新客戶、增強客戶黏性的利器以及客戶首選的綜合服務平臺。

  光大要“三化”

  面對銀行客戶的網路化、資本去仲介化、業務的平臺化、風險複雜化、競爭的多元化,光大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楊兵兵認為,留給銀行開發特色業務、創新業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為此,電子銀行部承擔的責任包括:渠道一體化、産品場景化、資源整合化。

  其中渠道一體化,除了網銀、手機銀行、微信銀行、WiFi營業廳、自助設備、POS收單等12個電子渠道外,還包括銀行的網點,需要形成一個一體化的渠道去服務客戶。

  楊兵兵認為,在銀行做電子銀行和網際網路金融的優勢在於:第一,新技術變革將使很多不可能都變成可能;第二,國家在轉型過程中需要網際網路業務,不僅是網際網路金融,還包括網際網路生産、網際網路消費等業務。第三,90後慢慢成為主力,00後馬上也要進入市場,他們生下來就接觸網際網路,不需要去轉變。

  “電子銀行要麼成為整個銀行業務中的支柱,要麼就不被需要了。”他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