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網際網路眾籌破解企業海外並購融資難

  • 發佈時間:2015-10-14 09:47:4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分析表明,2005年以來,我國的海外並購數量與規模均在上升,年均複合規模增長率達35%,其中金融危機爆發的2007年與歐債危機爆發的2010年漲幅最大。中國中小企業走出去不僅有利於我國産業轉型升級,還有利於處於金融危機困境的國家或者債務問題嚴重的國家儘快擺脫困境。但是,當前中小企業在進行海外並購時遭遇到融資難的重要瓶頸。中小企業可抵押和擔保的資産較少,銀行出於風險規避的原則會更偏好貸款給大公司,而政府也會偏好將金融資源的配置向大公司傾斜,中小企業常常難以解決海外戰略的融資難題。

  筆者認為,網際網路眾籌工具對於解決中小企業海外並購融資難題具有重要幫助。相較傳統信貸業務,網際網路眾籌的門檻更低,可以匯集眾多小規模的資金,中小企業在眾籌平臺成功融資的概率更高。網際網路眾籌的時間成本相對較低,有助於中小企業迅速把握海外並購機會。網際網路眾籌作為普惠金融的一種方式,如果擴展到中小企業海外並購業務,有助於通過網際網路連接起來的國內投融資雙方分享國際資本市場和貿易市場的競爭收益。

  如何促使網際網路眾籌平臺成為解決中小企業海外並購融資難的工具?顯然先應通過搭建專注于海外並購的眾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來實現我國資本市場融資業務細分。中國資本市場既要有針對大型企業、大規模項目的專屬融資機構、平臺,也要有精於中小企業、小規模項目融資的仲介。在我國開始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時代,還要有專門關注海外並購融資的金融平臺,從而實現資本市場的專業化分工,使各個組織最大化投融資邊際收益。目前我國企業實行海外並購主要依靠外資公司,這些公司具有資金和業務經驗優勢,但是由於文化、市場等因素的影響,其未必能以我國企業利益最大化為宗旨。我國政府鼓勵甚至資助建立一批專注于中小企業海外並購融資的網際網路眾籌平臺,對於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小企業海外並購融資網際網路眾籌平臺的建設需要在如下幾個方面下工夫。第一,利用優異的網路技術充分展示海外並購項目的意義、盈利模式以及投資回報情況。第二,在網站公佈國內融資企業以及海外並購標的的團隊資訊,建立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庫,夯實眾籌平臺的風險控制能力,不斷獲得潛在投資者的信任。第三,積極與國內、國外社交網路實現對接,吸引潛在客戶與實現網際網路上的網路生態建設。第四,對海外並購標的在網站上進行分門別類列示,便於投資者篩選偏好項目。同時,眾籌平臺要研究開發針對海外並購業務的風險和價值評估模型,為投資者進行投資價值排序建議。

  儘管中小企業海外並購業務對於促進我國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其潛在風險以及風險控制過程也比國內並購可能情況更複雜,普通民眾望而生畏。筆者建議有條件的各級政府部門可設立海外並購領投基金,政府可以對於優質海外並購項目進行小額資金領投。這與政府直接出錢支援企業海外並購顯然是不同的。政府作為眾籌領投人出現能起到融資過程的滾雪球現象,既減少了政府的出資額度,又創造了大眾共擔風險和共用收益的可能性。

  關於海外並購融資眾籌的投資回報模式,筆者認為可以採取預售眾籌、債務眾籌、股權眾籌的模式;還可以引入次級仲介機構,將多項資産進行打包切割,研發不同風險收益比率的金融産品,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偏好。在預售眾籌、債務眾籌、股權眾籌中,筆者尤其推薦股權眾籌方式。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主要是債務性融資,根據代理成本理論,當債務融資佔比過高時,股東為償付債務將更傾向於犧牲公司價值,擴大投資。增加一定比例的股權融資,可以減輕償付壓力,激勵持股人為公司價值考慮,平衡好提升短期收益與公司長期價值的關係,形成最優資本結構。

  海外並購涉及跨國業務,專注於此的眾籌平臺需要特別注意如下三點。第一,眾籌平臺應在項目開展之前對海外並購標的企業及其所在國家、州、市進行嚴密的相關法律、制度調查,首要防範的是法律和制度風險。第二,由於語言隔閡、地域阻隔,眾籌平臺有必要開闢專欄給投資人彙報項目進展中的重大事件,包括潛在風險等,由此積累海外並購經驗,基於這些經驗對中小企業進行實時輔導,優化融資方案,解決融資過程中的突發性問題。第三,在並購項目完成後,眾籌機構應及時兌現支付承諾,對於延期支付的項目應做好後續監督,確保融資企業按照原有約定運用資金,促使投資者權益得以實現,如果有政府作為領頭人參與,可以幫助政府探索如何進一步鞏固和擴展海外並購業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