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浙江P2P問題平臺“吃”掉投資人超20億元血汗錢

  • 發佈時間:2014-10-28 08:42: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逸飛  責任編輯:畢曉娟

  22日,號稱浙江最大P2P企業的浙江傳奇投資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警方立案偵查。這已是本月來浙江第四家P2P平臺“觸礁”。

  作為民間借貸最為活躍的省份,目前浙江P2P網貸平臺已達180家左右,在全國高居第二,貸款餘額達64.70億元。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浙江P2P問題平臺家數已達34家,增長同樣迅猛。中新網記者整理髮現,近兩年來高息、短命的P2P問題平臺已經“吃”掉了投資人超20億元的血汗錢。

  問題平臺黑掉20億

  對於問題平臺的出現,損失最大的當屬投資者。少則千元,多則百萬的血汗錢瞬間打了水漂,這是誰也不願遇到的夢魘。據中新網記者不完全統計,待收金額明確的19家浙江P2P問題平臺,累計待收金額近15億元,平均每家P2P平臺7900萬元。而全部34家P2P平臺的待收金額總數或超20億元。

  其中,上半年中寶投資倒臺,待收金額達5.13億元,這也是P2P網貸行業目前為止待收金額最大的問題平臺。錦融運通、家家貸待收金額也超過了億元。

  在34家平台中,有20家平臺因提現困難而倒臺,有6家平臺因老闆跑路或消失而關門,其餘倒閉原因則涉及經偵介入、詐騙等。

  對於平臺出事原因,愛貸網總經理朱新琴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行業裏動機不純之人畢竟是少數,但必須注意的是,很多人進來的時候想把它做好,但卻忽略了自己的實力和行業的深淺,最終獨木難支。網貸行業雖然門檻低,但是隱性門檻是很高的。”

  另外記者注意到,幾家尚可打開的問題平臺網站,諸如廣融貸、幫你貸、好想貸等,網站首頁標注的100%本息保障的字樣頗為醒目,而現實則是這些平臺早已人去樓空,有業內人士提醒,對於一些平臺來講,100%本息保障的口號很多時候會只是起到吸引投資者的作用。

  誘人利率高至35%

  高息一直是許多投資人涉足P2P網貸的重要原因,而對於耳熟能詳的“高利率高風險”,從近兩年來眾多P2P問題平臺上,無疑可以得到最好的詮釋。

  去年10月份到目前,浙江共出現了30家p2p問題平臺,中新網記者對其中可查詢的26家平臺利率做了統計,這部分問題平臺平均利率達到了20.6%,而目前網貸行業的平均利率為16.71%。

  其中,8月底傳出老闆跑路消息的錦融運通,從2013年7月至9月底,平臺收益率在40%上下波動,2014年1月底,該平臺收益率下降到31%左右,平均綜合收益率達35.51%。

  除錦融運通外,力合創投、如通金融等平臺利率水準也達到25%左右。而除了誘人的高息外,許多平臺還進行各種獎勵活動,投資人可獲得投資額1%-5%不等的回報。

  對於P2P網貸的利率問題,目前行業內人士指出其或將下降至12%左右。朱新琴也認為:“12%左右的平均利率是有可能實現的,這一水準是做實體經濟的企業可以承受的,但對於許多投資者而言,吸引力則大大降低。”

  此前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若收益降至12%左右,中小平臺仍可通過私下的活動,把利率維持在18%左右,留住投資者。當然最後還是要看監管力度是怎樣到位、執行情況是怎樣的。”

  經營多不滿一年

  中國首家P2P平臺成立於2006年,而網貸平臺的真正進入爆髮式增長卻是從2013年開始,行業平臺數由400家迅速發展至800家,再到現在超過2000家。對於網貸行業而言,成立三年或以上的便可稱為“老”平臺,足以説明這實屬一個全新領域。

  而翻看浙江問題平臺的歷史,卻也不難發現,這些平臺之中絕大多數上線尚不足一年便氣數散盡,有些短命平臺甚至在營業幾個月、甚至幾天后便出事離場。

  在34家問題平台中(5家未公開查詢到成立時間),有24家在成立後一年內倒閉,佔比達七成。其中恒金貸上線半天即跑路,寶都財富、幫你貸、信邦創投等平臺在上線後兩月內也相繼出事。而中寶投資、阿拉貸、廣融貸等運營超2年的平臺,在問題平台中成為了最有資歷者。

  去年10至11月,共有15家新平臺密集出事,據朱新琴介紹:“這是受行業倒閉潮影響引發連鎖反應,許多剛成立不久的平臺紛紛出事。”朱新琴説“在網貸行業內也存在‘打新’現象,這種投機僥倖心理還是應該儘量避免。”

  朱新琴表示:“經歷了去年的一系列負面事件後,今年對於網貸行業而言還是利好消息多於負面,新出現的平臺品質好于去年,投資者自身意識也相應提高,相信隨著監管的細化,行業亂象會逐漸得到遏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