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投資分享 > 正文

字號:  

P2P風險高企 專家建議:避開高收益大額度項目

  • 發佈時間:2014-08-28 08:5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P2P平臺今年的倒閉、跑路傳聞從未間斷,北京“網金寶”跑路到深圳“科訊網”的失聯,讓P2P成為投資者的焦點。 2013年大量團隊的加入將這個行業燃至沸點,但隨後爆出的卻是一波又一波的“跑路潮”。 各方專家以及業內人士給出建議,在選擇P2P項目時對收益率為20%、30%的項目敬而遠之;對幾百萬和上千萬的項目要慎重。

  高收益率P2P項目需謹慎 業內人士:10%左右是合理區間

  P2P迅猛發展以“高收益”聞名,也因此吸引眾多投資者蜂擁而至。據網貸之家8月28日數據顯示,在所監測的101家網貸平台中,近三月所發行産品平均利率超過10%的網貸平臺佔95%;超過15%的佔75%;超過20%的佔27%,甚至萊商貸、全誠線上、信客網、萬通財富4家近三月所發行産品平均利率超過30%。

  面對如此“嚇人”的收益,有的投資者望而卻步,有的投資者卻挺進其中。對此宜信宜人貸總經理方以涵做客中新網金融頻道視頻訪談間時表示,有些P2P平臺號稱年化收益率達到了30%,這個數字再加上這個平臺的運營成本、風險成本,實際利率有可能達到40%,但40%這個數字非常匪夷所思。

  方以涵表示,每個公司的做法可能不一樣,收取的費用也不一樣,拋開這個因素,P2P行業年化收益在10%,或者在10%以下比較正常。“如果説將來這個市場充分的成熟後,投資者應該是能夠承擔他的風險,應該是在10%以下,如果我是投資者的話,對於收益率為20%、30%的(項目),一般會敬而遠之。”

  91金融服務平臺聯合創始人吳文雄在接受中新網金融頻道採訪時表示,高收益率的産品比如超過20%有很大的可能存在問題,或者可以説收益率超過18%或者15%以上的就可能存在問題。資金成本加上網貸平臺本身的運營成本,給到企業可能需要付出30%,甚至40%以上的融資成本。

  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理事長杜曉山表示,從這麼多幾年的情況看,如果供求也還是比較像目前的情況,沒有發生大的變動的情況下,估計年化收益在10%左右是比較合理。據《北京日報》8月16日報道,銀監會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王岩岫日前也曾經表示,P2P應該有明確的收費機制,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如果你是20%這種很高的利率,我們很難看到你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投資大額P2P項目要謹慎 好的大額融資項目早有銀行等跟進

  據《中國證券報》8月7日報道,深圳一家老牌P2P網貸平臺因一筆大額融資業務“麻煩纏身”。2億元借款項目因借款人資訊存在問題而遭到投資者曝光,為慎重起見,該平臺不得不暫緩該項目的發標,並對項目展開調查。市場人士認為,該事件對當下P2P平臺的大額融資業務敲響警鐘。

  “融360”CEO葉大清在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成立一週年峰會上表示,P2P是點對點,個人對個人直接融資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網貸平臺可以做大大規模,利用大數據可以小而分散做效率。如果説讓老百姓個人的錢投大型項目,我不看好這個。

  葉大清進一步解釋,幾百萬和上千萬的項目,這個項目真那麼好,網貸平臺自己就投資了,VC和PE早跟進然後上市,或者説銀行早就吃了,輪不到老百姓投大項目。

  對此,吳文雄還有另外一層擔憂,大額標的的P2P項目,比如這個標是一千萬,這個風險已經不是某個人可以控制,融資方也不可能拿2、3千萬的房産作為抵押,一旦出現問題,很難去找到人,難道要找到一個工廠?吳文雄建議,對於個人來説,對於大額標要慎重。

  據《中國經濟時報》8月25日報道,銀湖網副總裁李俊超日前也曾表示,P2P之所以風險較低,取決於小額分散的經營理念,但是隨著P2P概念的火爆,越來越多平臺把大額借款也包裝成P2P項目,所以建議儘量選擇借款主體為個人的小額信用借款進行投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