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監管動態 > 正文

字號:  

我國P2P網貸發展尚需法律規制

  • 發佈時間:2016-02-03 04:07:1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P2P網貸是近年來伴隨網際網路而興起的一種新型融資模式,即利用網路平臺讓借款人和出借人自行成交。P2P網貸起源於英美,因其在網際網路平臺上點對點借貸,直接成交,節約金融仲介成本,因而自産生之日起得到迅猛發展。2007年,以拍拍貸公司成立為標誌,該融資模式引入至中國,並於近年達到了興盛的頂峰。

  相對於發源地英國和美國,我國的P2P網貸規模異常龐大,屬於一種畸形的繁榮發展。據了解,目前我國的P2P網貸很多是由原來的民間借貸公司轉換並披上了金融創新外衣後成立的,由於缺乏相應的監督和規制,在發展中出現了諸多問題。

  由於P2P進入我國時日較短,目前還尚無專門立法。雖然在有些規章中對P2P網貸的發展和法律適用進行了一定的規定,但這些規定較為原則和籠統,對P2P網貸的合規和違規行為難以進行辨別和界定。法律的缺失,導致P2P網貸平臺的成立和申請無任何限制,造成現有的P2P網貸公司魚龍混雜,一些高利貸公司、地下錢莊借機“穿開工甲”,搖身一變,借金融創新名義掩蓋非法業務。同時,由於監管法規的不健全,即使那些正規的網貸公司也很難在運作中能夠對諸如借款人的資質審查、資金使用等方面予以嚴格的監督和控制,極易引起由於疏于管理而導致的法律責任和法律風險。

  由於配套措施的不完善,P2P網貸缺乏必要的發展環境。P2P網貸作為一種點對點的金融創新項目,強調堅守誠信原則,同時依據借款人的不同誠信狀況和投資項目的風險大小來決定相應的借款利率。這就要求必須要有一套成熟有效的徵信體系。由於目前我國社會徵信體系還不健全,直接影響了P2P網貸的運作和發展。因為無法準確評估借款人的誠信狀況,網貸平臺上的借款人良莠不齊,既有真正需要資金的投資者,也有混水摸魚的投機客;而貸款人只能憑藉借款人的自我陳述和項目介紹來自行判斷風險,有的貸款人的貸款行為根本就是為了賺取高額回報而鋌而走險的一種賭博行為。此外,我國金融知識普及程度不高,社會民眾普遍缺乏對於金融風險的認知,加之普通公眾承擔風險的能力又明顯不足,從而也給P2P網貸的健康發展製造了不小阻礙。

  據了解,近兩年來有不少P2P網貸平臺倒閉或者跑路,給大量的公眾投資者造成了鉅額損失。司法機關也對其中涉嫌犯罪的予以了刑事處罰。自從2014年中寶投資負責人周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衢州市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後,多家網貸平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正存款、集資詐騙等非法集資類罪名被警方調查。面對亂象重生的P2P網貸,該如何應對?筆者認為,鋻於網際網路金融特別是P2P網貸對於經濟發展的巨大助力作用,應對其予以培育和扶持,使其逐步壯大發展,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加以監管,運用法律手段予以規制,減少和預防諸多亂象的發生,促使其健康良性發展。

  及時出臺專門的法規對P2P網貸予以規制,對建設網貸平臺的資質要求、網貸平臺與借款人、貸款人的絕對分離、網貸平臺對借款人資質的審查義務、資金使用的監管等內容進行明確規範的界定。明確監督機構和監督主體責任,加大對P2P網貸的管理和監督,對現存的網貸平臺逐一進行審查,取締沒有相應資質和違法違規的網貸平臺,及時對違反專門法規的行為和網貸平臺依法予以處分,規範網貸行為,將各種亂象扼殺在萌芽和初始階段,避免給公眾造成鉅額損失。同時,對各種涉嫌犯罪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給P2P網貸創造良性發展環境和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