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北島等當代詩人手札公開拍賣引熱議

  • 發佈時間:2015-01-06 09:20: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盛捷  責任編輯:田燕

1981年北島的《詩十七首》 泱波 攝

1981年北島的《詩十七首》

  繼2014年開年時茅盾的《談最近的短篇小説》以1207.5萬元人民幣拍出了中國文學拍賣的新記錄後;2015年初,來自食指、北島、顧城、海子、西川……這些中國當代詩歌中重要的詩人的手札在南京集中展示拍賣,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此次,在南京展示的詩人手札中既有已故的海子、顧城、駱一禾、張棗,也有老而彌堅的食指、北島、芒克、楊煉、梁小斌“朦朧詩”派(即“今天派”)成員,並有當下處於寫作頂峰的第三代詩人于堅、翟永明、柏樺、歐陽江河、韓東、陳東東、西川、李亞偉、楊鍵等著名詩人,其中包括手稿、抄件和筆墨抄寫稿。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這讓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出自北島的著名詩歌《回答》,《回答》也便成為了此次中國當代詩歌手跡展示拍賣會的主題。

  “透過這些重新的書寫,可以看到這些詩人的現在,北島如今有了一個海邊的書房,畫畫的時間和寫詩的時間不相上下,畫案上有未完成的畫作,《回答》就是用畫筆抄寫而成。對文中的塗改,他説‘就這樣,自然些我覺得更好’;芒克的《天空》《陽光中的向日葵》也在畫布上寫成”,作為《回答》中國當代詩歌手跡展示拍賣會的策展人錢靜漪回憶道,已故詩人的手札是自己從他們的親友中獲得的,其他的大多是自己多次親自拜訪聯繫後獲得,其中年代最早的稿本是1981年北島的《詩十七首》,最早的詩歌文本是1968年食指的《相信未來》,時間跨度達四十七年。

  對於這樣的一個集中展示,被譽為第三代詩人代表人物陳東東認為,這些中國當代詩人的手稿,是那種艱難苦困的明證,那些最初把語言的藝術作品凝結現形在紙上的草稿或定稿,本身也往往會是一件藝術作品。寫詩從毛筆到鋼筆到圓珠筆再到鉛筆,最後連筆都不用了,而寫在稿紙上的詩歌卻能夠讓人們感受到曾經寫詩時的心情,所思所想。

  在會場上,記者看到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楊煉詩歌作品《家》的手稿,其中有三角標記,有打鉤標識,還有註釋,從其構思到詩句挑選,再到最終成詩後謄抄,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一首詩的斟酌。

  “朦朧詩為代表的新詩運動的文學史意義和對於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文學發展的意義也是不能忽視的,儘管在這個社會中詩人比詩歌還多,也就是説詩人已經沒落到了默默無聞的狀態中,但是真正的詩人依然在耕耘,在堅守。它體現了詩人對自己從事的事業的肯定”,姜健認為,對於這樣的中國當代詩歌手跡的集中展示的確比較少見,此次拍賣由於其獨特的拍賣對象和獨特的呈現方式讓此次拍賣有了不同尋常的文化意義。

  組織此次拍賣的南京經典拍賣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葛亞平感慨,中國當代詩歌手跡聚集在一起這件事比拍賣本身更重要,因為可以讓公眾重新再把目光聚集到詩人身上。當年,北島、顧城在公眾眼中的待遇,和當今最紅的明星沒什麼差別。

  據了解,此次同時展示茅盾自傳一章及致出版大家陶亢德的四通信札等重磅手稿,還包括胡適、葉聖陶、莫言、王安憶等文學大家手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