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工薪階層怎樣成為收藏家?

  • 發佈時間:2014-12-05 10:32:29  來源:人民網  作者:牛珍濤  責任編輯:畢曉娟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喜歡收藏,熱愛收藏的隊伍不斷擴大,在這個隊伍中“工薪族”和收入較低的朋友佔的比例不小,這些朋友既要養家糊口,又想搞些收藏,而手裏的閒錢又不多,那麼,怎樣才能搞好收藏呢?郭振民告訴大家,要“以藏養藏”。

  郭振民收藏書畫已經有二十多年了,他總結自己的收藏體會,説以藏養藏是一條搞好收藏的可行途徑。因為,這樣不但可以在有限資金條件下,買入一些藏品,還能不斷豐富、優化、提高藏品的檔次,如運用的好,收藏的路子會越走越寬,還可以獲得較高的回報。郭振民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出了六大秘籍。

  先從本地名家書畫作品入手

  實踐證明,收藏這些地方名家的書畫作品價格較低,升值潛力較大,而且交流出手較容易。郭振民先生説,他在十幾年前,花不到兩千元賣入省內某名家的三張作品,如今,一張畫就能買一、兩萬元。因此,作為初入門的書畫收藏者,或是以藏養藏的“工薪族”, 從收藏本省本地區一些“小名家”的書畫作品入手,無疑佔用資金較少,還可保值升值,以後需要資金時,想變現,也比較容易,同時,也會有較好的回報。

  擇時而出,加利就“走”

  郭振民先生説,在日常書畫收藏中,對於手中已有一些藏品的朋友而言,如遇到有人找畫,或由朋友介紹間接的找到府來買畫,都可以在原來買入書畫價錢的基礎上加價出手。至於加價多少,可根據當時的市場基本行情而定,不可太貪,適可而止,切不可把找到府的買賣趕走,此做法既可賺一部分錢,又可積累資金買入更好的書畫。俗話説:“找到府的買賣好做。”此做法,對於手中資金不太寬裕的藏友來説,無疑是明智之舉。如急需資金時,再想找人賣畫,到那時,其賣出的價錢就會大大折扣了,在古玩行此種情況尤為突出。書畫轉讓、出手的途徑很多,可以是“底下交易”,也就是對面交易,也可以是網上交易,也可以委託畫廊代賣。如果手中收藏的書畫藏品較多,也可以送到信譽較好的拍賣行去參加拍賣。多年的參拍經驗,使郭振民先生體會到,一件作品在拍賣會上面對的買家比在畫廊多得多,一般送到拍賣行參加拍賣會的藏品,售出的價格也比在“下邊”面對面售出的價格高出不少。

  立足本地,關注異域

  在書畫(尤其是當代書畫)收藏中,不光要把本省本地區名家的書畫作品作為收藏重點,而且要注意關注和收藏外省、外地書畫家的作品。書畫收藏有它的“地域性”,一般人們都偏愛本省、本地名家的書畫,因此書畫家作品的價位,在當地也比較高。而外省、外地書畫家的作品,在異地比較低一些。有心的收藏者恰恰利用這一“地域差”,在本地買外地的;在外地買本地的。而再出手變現時,“反其道而行之”,把在本地以較低價位買的外地書畫家的作品,以較高的價位賣給外地藏家;把在外地以較低價位買來的本地書畫家的作品,以較高的價位賣給本地收藏者,這樣“裏外都掙錢”作法,不但積累了資金,還豐富了手中的藏品。這就要求藏家要下大氣力去熟悉、去學習。要注意購買、蒐集各省和各地區書畫家人名辭典以及各類名人的有關資料。通過查閱辭典、資料,分析出各省、各地區的重點書畫家名單,然後熟記心中。同時,還要通過不斷實踐,逐漸熟悉掌握這些書畫家作品的畫風、特點,進而做到“看人名,知其人,識其畫”。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不斷擴大書畫收藏和交流的範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