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6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書畫圈頭銜買賣那些事:是評獎還是買獎

  • 發佈時間:2014-09-17 08:47:51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書畫圈頭銜買賣那些事兒

  書畫圈頭銜買賣那些事兒

  如果“有幸”接過某些書畫家的名片,絕對會令你眼前一暈,各種虛虛實實的職務和頭銜五花八門,不乏許多美術機構會員、理事,甚至有些頭銜高得嚇人,“聯合國大師”、“亞洲勳章”、“世界某藝術組織負責人”等。業內人士表示,花錢買榮譽、獎項在許多比賽和評選中已成為潛規則。那麼,誰在為這類“獲獎畫家”、“職稱畫家”頒發這些虛構的頭銜?其假榮譽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利益鏈?

  是評獎還是拿錢買獎

  在書畫界,藝術展覽、大賽評選原本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對於身居幕後、潛心研究藝術的書畫家們是一次難得的展示機會,可如今,越來越多的藝術展覽和評選已經“變味”了。如某組委會評選出來的所謂“十大德藝雙馨藝術家”,該評獎組委會對外稱聯合“中國畫院”、“中國當代詩書畫研究中心”等多家國家級主辦單位,將頒獎放在釣魚臺、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等,表面看似冠冕堂皇,實則大相徑庭。前段時間就有報道稱,某畫家應邀參加“共和國脊梁——十大傑出藝術成就獎”,稱只要參加者繳納9800元“會務費”便可獲獎。該畫家拒絕並表示,此行為不是頒獎,而是賣獎。而後,有網友稱“共和國脊梁”在十年前已開始評選,當時的價格是3600元。

  “現在某些民間協會組織的書畫評選活動已經淪為利益買賣的工具,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直至數萬元,頭銜分量與價格密切相關,按照價格可任意挑選各級別的獎項。”某位知情人士表示。

  市場上最常見的是作品選集和《人物大典》之類的評選,以書畫大師、領袖命名的書籍、畫冊大行其道。有些所謂書法家會拿出《中國書壇五大領袖》的書籍作為證明自我身份的資本,書中五位人物中有四位是大家所熟悉的,分別是歐陽中石、沈鵬、啟功、張海,其餘一位便是這位書家。據業內人士透露,其實這是市面上常見的包裝“大師”的方法,很多類似如《畫壇十大巨匠》、《××領域大師20人》、《當代中國百名字畫家》等具有豪華名稱的書籍,往往採取“名字並置”的操作手法,即將響噹噹的書畫名家編在書籍的前後段,而不甚知名、徒有虛名的那位則夾在這些人物中間,企圖借名家之名來宣揚自己,達到魚目混珠、愚弄百姓的目的。而其背後的出版商對作品品質根本沒有要求。

  評獎緣何成為香餑餑

  放眼全國,今日被冠以“大師”、“名家”、“領袖”稱號的人,多於以往任何時代。大師多如牛毛,致使“大師”稱謂在中國幾乎成了負面流行語。一位書畫界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沒有大師就包裝大師。現在評獎活動太氾濫,大多是一些社會機構組織舉辦,並且用各種方法“圈錢”,包括收取會費或者會務宣傳費等。書畫家“被獲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書畫家主動花錢買獎,這也是當代書畫界有這樣的需求所致。

  書畫圈內有一些不成文的潛規則,比如重頭銜而輕藝術,美協會員高於非美協會員,畫院院長、美協主席高於一般畫家。業內很多德藝雙馨的老畫家水準很高,但由於某些條件卻難以加入協會,而有些書畫家年紀輕輕就通過各種手段和資源擠進書協、美協,因為一旦有了這些頭銜,其作品就有了市場定價,往往會比以前暴漲幾倍甚至幾十倍。這種現象極大地影響了大家的判斷力,聽頭銜大小而買畫。如此一來書畫界好名成風,入了協會還要加入圈內成立的難以盡數的畫派、團體,沒有頭銜的爭相以各種手段獲得頭銜,甚至出現了花錢買頭銜、職務,借各類評獎機構為自己臉上“貼金”的現象,這種需求也變相催生了這個市場,導致真真假假各種獎項越來越多,缺乏權威性。

  正如有新聞稱,某畫院院長竟然得了“文華獎”,眾所週知,“文華獎”是舞臺藝術獎,按理説是不會頒給書畫家的,其實,背後是不法分子冒名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違法頒獎。這些在幕後操作的利欲熏心、別有企圖的各種主辦方、出版商等商業機構受到利益的驅使,只要書畫家願意出錢,不講求真才實學、書畫功底、人生閱歷、專業水準,就可以讓書畫家獲獎、讓其“成名”。

  評獎氾濫如何遏制

  評獎活動的目的本來是為了鼓勵優秀,但目前氾濫的評獎、排行,真真假假的組織者,不能為外人道的潛規則,把本具參考意義的評選搞得烏煙瘴氣。為了追逐名利,一些藝術家、書畫商業機構在市場利益驅動下“聯手”,使得原本應該彰顯學術藝術內涵的展覽和評獎活動流於表面的浮華,以及各種應運而生的協會、研究院、沙龍以及滿滿噹噹的會長、主席、院長頭銜,誤導了普通大眾的審美、收藏偏好。

  業內人士表示,真正的評獎活動是不應該收費的,像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的全國美展,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在書畫界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藝術家的頭銜應該由正規的國家級藝術機構頒發,從地方協會到國家級的協會,這些國家級機構每年都會組織不同級別的書畫活動,並提供一定數量的會員資格,而這些機構認可的頭銜身份在業內具有較高的認可度。”著名畫家顧大明表示。

  對於書畫頭銜的評選亂象,當代著名山水畫家于志學表示,一方面國家級藝術機構評選要遏制評獎氾濫,另一方面要靠書畫家自律,參加正規的書畫評選活動,同時不要迷信頭銜、獎項是萬能的。説到底,書畫家最終還是要憑自身作品中體現的價值説話。

  有專家指出,對於書畫家來説,他們需要一個可以安心創作的平臺,而另一個包裝、推廣作品的平臺,可採取與畫廊、經紀人合作的方式更妥當。藝術作為一種産業,産、供、銷的程式都要藝術家一個人去完成是不可想像的。

  北京商報記者 陳麗君/文 宋媛媛/漫畫

  相關連結

  書畫家如何炒作知名度

  途徑1:出版畫冊

  各類出版社、出版商以畫家入選“國內十大畫家”、“畫壇五大巨匠”等虛構名頭邀請畫家入冊,來騙取書畫家作品和高額的入冊費以及評選費用。而這些畫冊在外行人看來“挺美”,實則根本不被認可。此外,冒充攝製組為書畫家拍攝、發行專題片、作品集也成為新晉手段之一。

  途徑2:虛構畫展

  各類主辦方冒名中美協、中書協等名義,或者虛構“國際書畫研究中心”、“當代詩書畫名家研究中心”等看似正規、大牌的機構,並以在高檔展覽館舉行書畫展覽的方式,向全國各地的著名書畫家發出自製的邀請函,以此來騙取書畫作品和參展費。

  途徑3:買賣頭銜

  很多藏家聽名頭大小買畫,以致書畫界推崇“官大字貴”,有人便鑽此空子,暗地裏操作畫家頭銜價格,也就出現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大師”頭銜,真真假假,多為騙取外行的行為。

  途徑4:海外推廣

  有人打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字畫採購商”、“當代字畫海外商業組委會”等虛假旗號,以國外市場宣傳、包裝及國際貿易等為幌子,對書畫家實行“海外推介”的誘惑,騙取包裝費和書畫作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