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並非那麼玄乎 工薪階層玩收藏如何少走彎路?
- 發佈時間:2015-11-02 09:45:14 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田燕
清乾隆鬥彩團菊紋蓋罐
廣東的收藏氛圍向來濃厚,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吳南生、歐初等大批老同志傾心藝術,為廣東留下了大批的珍寶,更重要的是帶動和營造了良好的廣東收藏氛圍。但現在一大批後起之秀想要介入收藏、提升藝術修養,卻因不懂而不敢收藏。還有很多工薪階層想要購買藝術品裝點生活,卻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按照安東在接受《名家話收藏》欄目採訪時所説的:“收藏並非大家想像中那麼玄乎,每個人都有藝術收藏的慧根,大眾收藏距離我們並不遠。”
在2015年藝術品秋拍大戲馬上隆重登場之際,羊城晚報“藝術走進生活”將與廣州第一家舉槌秋拍的精誠所至拍賣行合作,在11月4日下午3時,在越秀賓館5樓小會議廳舉辦沙龍,屆時還將邀請書畫鑒賞家安東和陶臻平兩位老師跟廣大讀者、市民分享收藏經。
A、收藏並非那麼玄乎
羊城晚報:在跟很多企業家、成功人士接觸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現在有不少人想要介入收藏,但因沒有這方面的文化積累,也不知道怎樣才能找到真正的帶路人,所以想要收藏而不敢收藏。還有很多工薪階層,也想購買藝術品裝點家居,但一來資金有限,二來面對價格紛紜、藝術家眾多的市場,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羊城晚報舉辦一系列的沙龍活動,就是為了讓“藝術走進生活”,帶動更多的人在生活中享受藝術。這次沙龍跟精誠所至拍賣行合作,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普及推動大眾收藏。
安東:我想要推動大眾收藏,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個問題:我們收藏的目的是什麼?我們不是為了收藏而收藏。如果只是為了賺錢,那麼大可以去炒股、炒房。
就我個人而言,收藏的第一目的就是為了得到快樂,享受收藏帶來的快樂。不僅如此,在收藏的過程中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包括歷史、繪畫、人文等等,對提高個人的人文素養很有好處。當然,如果選對藝術品,你的收藏肯定會隨著時間的遞增而增值,但投資增值不應該被作為購買藝術品的第一目的。
以前的大戶人家,下一代經常會指著家裏某件老物件説,這是父輩或者祖輩留給我的,這就是書香門第的文化傳承。收藏影響的不單單是個人,對整個家庭的熏陶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為什麼現在很多財富人群比如馬雲、馬化騰最終都走向了收藏?因為物質的享受是有限的,再怎麼富有也只能睡一張床、開一部車,而精神的享受卻是無限的。藝術品收藏能夠提高個人的文化素養,回過頭來對整個社會也是一種推動和促進。
羊城晚報:但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收藏是一件很玄乎的事情,是有錢人才能玩的遊戲,所以不敢輕易介入。
安東:我也聽過很多人説:“我不懂收藏,不知道要收藏什麼東西。”我的體會是,人類的藝術細胞是與生俱來的,收藏就蘊含在人們的生活當中。
比如中國遠古的陶器文化,那些實用品上有很多裝飾花紋,這就是啟蒙時期的藝術品。又比如兩三歲的小孩,你給他一把五顏六色的糖果,他可能會挑選顏色鮮艷的,黑色的可能不會碰,這也説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要動不動就説我與藝術無關,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但現在國內很多人的生活中缺少藝術。我在國外待了很長時間,前幾年才回國,去過一些朋友的家,他們家裏裝修得很漂亮,但空空的一面墻沒有什麼藝術品,他們就是藝術的“文盲”。在歐美國家,房子的軟裝修非常重要,他們從小接受藝術熏陶,如果家裏空白著一面墻,對他們而言就像病房一樣。但如果家裏挂上一幅田園風光或是花鳥畫,人會很放鬆,這是收藏對老百姓而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化生活。
在國外,很多家庭培養孩子從小就有收藏的習慣,一些孩子童年的美術作品或泥塑作品,家長會鼓勵孩子自己保留下來,這就是一種收藏的啟蒙。
所以不要把收藏老是講成一種很玄乎的事情,每個人都有收藏的慧根,就看你怎麼把它開發出來。國外也有大收藏家,專門收藏高端的藝術品,但那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購買藝術品只是為了生活中得到美的享受。所以我覺得你們的講座內容很好,中國現在就需要普及藝術教育,推動大眾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