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細數抗戰郵票上的洋機槍

  • 發佈時間:2015-09-06 09:38:25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劉傑  責任編輯:鄭夢琦

  

  

  

  正如歌裏所唱“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抗戰時中國積貧積弱,軍備落後,自動武器匱乏。作為步兵火力支柱的機槍,既有繳獲日寇的,也有進口歐美的,還有仿製的,均無自主的核心技術。中國郵政發行的三枚抗戰紀念郵票,真實反映了我軍將士們用四種洋機槍殺敵衛國的情景。

  第一枚郵票為“八路軍和民兵戰鬥在長城內外”,是1985年9月3日發行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四十週年》紀念郵票的第二枚,長40毫米,寬 27毫米,面值80分。郵票主圖以長城為背景,展現了民兵武裝配合八路軍痛擊日寇的場景。圖中的八路軍戰士,正持一挺從日軍手中繳獲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 沉著冷靜地射擊。該槍因其在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1922年)定為制式機槍而得名,其槍托為便於貼腮瞄準向右彎曲,所以又被稱為“歪把子”輕機槍。“歪把 子”口徑6.5毫米,彈容30發,採用左側彈鬥供彈。其後坐力小,連發時能保持較好的射擊精度。“歪把子”的致命缺點是不能更換槍管,連續射擊200發左 右,槍管必須冷卻5分鐘以上,否則有炸膛危險。我軍常利用“歪把子”的熄火間隙,集中火力打掉日軍射手,從而繳獲武器。

  第二枚郵票為 “七·七戰火”,是1995年9月3日發行的《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週年》紀念郵票的首枚,長40毫米,寬30毫米,面值10分,定格了中 國守軍第29軍在盧溝橋頭嚴密佈防、抗擊侵略的歷史場景。郵票上威嚴鎮定的指揮員身邊,幾挺捷克ZB-26式輕機槍嚴陣以待,即將發出全民族抗戰的怒吼。 這款機槍于192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國營兵工廠(英文簡寫ZB)批量生産,次年我國開始進口和仿製。全面抗戰爆發前,該槍在我國已超過12萬挺,抗 戰期間又仿製了近4萬挺。它口徑7.92毫米,用20發彈容彈匣供彈,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可單發、點射、連發,射擊精度極高,有效射程在900米內。值 得稱道的是它的二三發點射,日寇被瞄準開火後往往都是身中數彈,當場斃命。該機槍更換槍管只需四五秒鐘,是壓制“歪把子”輕機槍的利器;其彈道極為穩定, 易於訓練掌握,被譽為中國步兵抗戰的“完美武器”。只可惜數量太少,抗戰中我軍火力絕大多數情況仍處於劣勢。

  第三枚郵票為“全民抗 戰”,是2005年8月15日發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週年》郵票的首枚,長50毫米,寬30毫米,面值80分,以紅藍主色 調,突出表現在敵後、正面戰場,將士們並肩作戰的寓意。郵票正下方的一名戰士,手持布倫式輕機槍奮勇殺敵。該槍1935年被英國定為制式裝備,他們從捷克 斯洛伐克布爾諾公司購買了生産權,由英國恩菲爾德兵工廠于1938年投産,布倫即為上述兩個部門前兩個英文字母組合的音譯(Bren)。這款機槍是捷克 ZB-26式輕機槍的改進型,槍管口裝有喇叭狀消焰器,取消了槍管散熱片,用30發弧形彈匣供彈,口徑7.7毫米。該槍二戰期間被英國用來援助中國軍隊, 能比捷克式輕機槍提供更持久的連續火力,但其特殊的口徑給後勤供彈帶來了很大困擾。直到1944年起,加拿大向我國提供了約4萬挺7.92毫米口徑的布倫 式輕機槍,問題才得到緩解。該郵票左上角,另一名戰士正用馬克沁重機槍作戰。該槍于1883年由英籍美國人馬克沁發明,用水冷技術降溫,口徑7.7毫米, 用多達數百發的彈鏈供彈,射速每分鐘600發以上,能連續射擊超過半小時,被稱為“死神鐮刀”。1885年,該機槍由李鴻章首次從英國購進,1888年少 量列裝部隊,此後我國開始仿製。1935年定型的民國二十四年式7.92毫米馬克沁重機槍,抗戰期間總數近1萬挺,為中國軍隊裝備最多、性能最好的重機 槍,是陣地戰中的火力中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