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站照片截屏列印賣出高價 挪用藝術引爭議

  • 發佈時間:2015-06-10 09:22:08  來源:文匯報  作者:徐璐明  責任編輯:張明江

  藝術家理查德·普林斯近期在高古軒畫廊展出了他名為《新肖像》的38幅作品。不過,他所謂的作品,就是網友在社交網路Instagram所發表的照片截屏。由於他的行為並沒有徵得原作者的同意,為了對這些截屏“宣誓主權”,理查德·普林斯會在原照片下發表一句評論,然後將這個評論與原照片一起截屏、列印。在預展的當天,這38張作品就有37張被賣出,每張售價高達9萬美元。

  事實上,理查德·普林斯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麼做,在藝術界,他以對複製品的再複製而“出名”。1975年,他重拍的一張萬寶路海報照曾賣出340萬美元的高價,入選全球最貴10張照片。業界將這樣的藝術作品稱為“挪用藝術”。如今這位藝術家發現了社交網路這個“寶藏”,只需對選中的社交網路的照片進行截屏,甚至不需要翻拍或者掃描,就能完成一次創作。

  不過,他這一行為再次在藝術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在主張共用的網際網路時代,版權界限正變得越來越模糊,截圖、重拍者擁有版權嗎?有評論家稱他的行為是“偷竊”。藝術家凱蘿·斯特裏克在給他的一封公開信裏稱,這件事讓她意識到在社交網站這個帝國裏,人們都不知不覺地簽署了“賣身協議”,被網站和他人剝削。

  不過,也有人“力挺”普林斯的“挪用藝術”。資深藝術評論員傑裏·薩爾茨用“天才的博眼球行為”來評價普林斯的Instagram畫作。薩爾茨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中為普林斯辯護稱,他的“挪用藝術”的素材都在公眾領域,因此版權就變得難以界定。他還指出,美國著名的波普畫家安迪·沃霍爾、賈斯珀·約翰斯也借用了一些物品進行創作,比如美國國旗、坎貝爾湯罐頭等。

  在理查德·普林斯看來,Instagram上的照片與畫家手中的顏料沒有任何區別,他將這些東西都視為創作的原材料。藝術評論家凱爾·恰卡則認為,每一位選擇在社交網路上發表照片的用戶,就隨時暴露在這樣的“剽竊”行為的風險之下。“要知道,即便在波普藝術的鼎盛期,安迪·沃霍爾也是非常有爭議的。而現在,科技大大加劇了這種爭議。”他説,“或許我們對普林斯的‘挪用藝術’頗有微詞是因為這事發生在我們當今的時代而沒有遮上歷史的面紗。在社交媒體上,我們其實就是一罐坎貝爾湯罐頭,我們只是在網路上行銷自己。只要某個離經叛道的藝術家,比如普林斯,有膽量去用,那麼我們每天在社交媒體上暴露的形象很有可能就被挪用、混用、印在帆布上又或者是挂在墻上展示了。只要我們選擇在各種社交網路上不斷更新,那我們就應該對這種‘剽竊’負一定的責任,要知道我們的資料就是這些社交網路的賺錢工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