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德國零工欲成中國畫師:洋學生沉迷中國文化

  • 發佈時間:2015-06-05 11:05: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敏  責任編輯:胡愛善

王敏 攝

  王敏 攝

  “這是我學中國畫的第三年,剛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懂,而且不懂中文。所以我不停地在轉班,因為老師想讓我各方面都了解一下。”在談起剛來廣西藝術學院學中國畫的情景時,“洋學生”易柏霖説。

  在6月4日廣西藝術學院桂林中國畫學院專業寫生教學展上,記者見到了大三的德國留學生易柏霖(Claudio)和他的中國同桌郭吉林。易柏霖一身休閒裝,背著深藍色雙肩包,跟同學走在一起,如果不仔細看,很難注意到這個夾在中國人中間的“老外”。而見到熟悉人,他則很自然地打招呼,看起來早已熟悉中國人的交往方式。

  郭吉林介紹説,易柏霖剛來學校的時候連説話都是連猜帶蒙,對中國畫中的專業詞彙相當頭疼,更不用説畫中國畫什麼的。老師們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教這個“老外”畫中國畫,因為他是第一批來廣西藝術學院學中國畫的“洋學生”,於是就讓他在各個班級“轉轉”,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專業。在郭吉林和其他老師、同學的幫助之下,易柏霖慢慢地熟悉了環境,也了解了中國畫的基本情況。

  如今,易柏霖的中文水準在不斷地提高,並且其畫作也跟其他同學的一起挂在了教學展上,看起來有板有眼,他跟同學自豪地在自己的作品前留影紀念。易柏霖説,他之所以對中國畫很有興趣,因為中國畫很有精神,很有味道,也非常深刻,他被中國畫這種獨特的氣質所吸引。儘管學習起來很難,但是很有興趣很開心。

  跟西方的水彩畫油畫相比,他更喜歡東方的文化。西方繪畫偏向畫客觀的實物,而中國畫更講究畫物體的意象,這是一種特別的種表達方式,在畫作上能夠更強烈體現畫家的內心,易柏霖補充説。

  在來中國之前,易柏霖並沒有固定的職業,大部分時間是在做普通零工。而來中國學習中國繪畫,他有了新的收穫,也更加明確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對他來説這是一段新的開始。

  儘管慢慢地熟悉中國,但是易柏霖仍然覺得自己仍然要好好學習中文。只有學好了中文和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在畫作上自如地表達中國的哲學思想。易柏霖打算在廣西藝術學院繼續深造讀研究生,最終留在中國從事與繪畫相關的行業。(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