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春晚李宇春《蜀繡》背後 非遺蜀繡為何物?

  • 發佈時間:2015-02-26 09:40:44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在央視羊年春晚上,李宇春《蜀繡》一曲變身“春夏秋冬”四人,引不少觀眾稱讚。李宇春在接受央視《面對面》採訪時表示,在央視春晚舞臺上,希望塑造帥氣的繡娘形象。

  那麼作為國家非物質遺産的“蜀繡”究竟是為何物?蜀繡的歷史跟蜀錦一樣,都是萌芽于古蜀時期先人的智慧和創造。據文獻記載,蜀國最早的君王蠶叢已經懂得養殖桑蠶。漢末三國時,蜀錦蜀繡就已經馳名天下。作為珍稀而昂貴的絲織品,蜀國經常用它交換北方的戰馬或其他物資,從而成為主要的財政來源和經濟支柱。唐代末期,南詔進攻成都,掠奪的對象除了金銀、蜀錦、蜀繡,還大量劫掠蜀錦蜀繡工匠,視之為奇珍異物。時至宋代,蜀繡之名已遍及神州,文獻稱蜀繡技法“窮工極巧”。成都地區因其自然地理條件優越,盛産絲帛,因此蜀錦蜀繡的製作生産“冠于天下”。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繡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繡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産。最初,蜀繡主要流行於民間,分佈在成都平原,世代相傳。至清朝中葉以後,逐漸形成行業,尤以成都九龍巷、科甲巷一帶的蜀繡為著名。當時各縣官府所辦的“勸工局”也設刺繡科,可見其製作範圍之廣。當時的生産品種主要是官服、禮品、日用花衣、邊花、嫁奩、彩帳和條屏等。

  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其繡刺技法甚為獨特,至少有100種以上精巧的針法繡技,如五彩繽紛的衣錦紋滿繡、繡畫合一的線條繡、精巧細膩的雙面繡和暈針、紗針、點針、覆蓋針等都是十分獨特而精湛的技法。當今繡品中,既有巨幅條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賞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費品。比如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的巨幅“芙蓉鯉魚”座屏和蜀繡名品“蜀宮樂女演樂圖”挂屏、雙面異色的“水草鯉魚”座屏、“大小熊貓”座屏,就是蜀繡中的代表作。

  清道光年間成都發展了許多繡花鋪。繡品以本地織造的紅綠等色緞和地産重要散線為原料。用線工整厚重,設色典雅,其針法是針腳整齊、線法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車,即指由中心起針,向四週擴展;擰,即指長短針從外向內作添針或減針的處理)。有套針、暈針、斜滾針、族流針、參針、棚參針、編織針等。産品有鏡簾、花邊、嫁衣、卷軸、鞋帽、裙子、枕套、被面、帳簾等。題材多吉慶寓意,具有民間色彩。 蜀繡以其純熟的工藝和細膩的線條躋于中國的四大名繡之列。以自然界為主題(如熊貓、花鳥)的蜀繡更令人愛不釋手。有單面、雙面刺繡。純手工的刺繡,確保了畫面逼真,造型多變,圖案精美。

  2006年5月20日,“蜀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四川省成都市的郝淑萍為該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