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6件完整文物回歸圓明園 專家呼籲原址保護
- 發佈時間:2015-01-12 10:13: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郭偉瑩
盤點 6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文物 觀水法石屏風:這座石屏風最早被宣統皇帝的叔叔載濤存放在私家花園內,1977年運回並原址復位。這是圓明園第一件完整回歸的流失文物。
諧奇趣北側噴泉:上世紀20年代這座噴泉被搬到東城區翠花衚同某大院花園內,直到1987年才被整體移回圓明園原址復位。
諧奇趣石刻:上世紀70年代由西洋樓遺址搬到地安門西大街153號院,2006年7月部分石刻歸還圓明園。
大水法石魚:上世紀30年代中期被國民黨陸軍中將楊傑搬到西單橫二條其私宅院中,2006年11月回歸圓明園,現存圓明園展覽館。
養雀籠石墩:上世紀70年代從西洋樓養雀籠西門遺址搬至田村山南路17號某部隊,2013年部隊將這4個石墩歸還圓明園。供圖 劉陽
圓明園石獅子:上世紀20年代從圓明園搬到西交民巷87號院,2009年這對石獅子及部分圓明園石刻歸還圓明園。
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 董鑫)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大和中坤集團分別獲悉,由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2013年購自挪威、本應在去年9月入藏北大的圓明園石柱將延期回國。本屬圓明園的東西,收藏地卻是北大。這一消息再次喚起人們對圓明園流失文物命運的關注。據北青報記者梳理,從1988年圓明園遺址公園對外開放至今,只有寥寥6件完整的石構件文物真正意義回到圓明園。
圓明園流失文物難回圓明園
這6件文物包括觀水法石屏風、諧奇趣北側噴泉、大水法石魚,以及一對石獅、一些石刻和石墩。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誰收藏了圓明園》作者劉陽介紹,觀水法石屏風是圓明園一百多年來第一件完整回歸圓明園原址的流失文物,歷史意義重大。
不過,回歸圓明園的文物在數量和文物價值上,均無法與近年來出現在海外拍賣會上的圓明園流失文物相提並論。歷經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等多次洗劫,曾是“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流失文物難以計數。雖然在多方努力下,不少流失海外的圓明園珍品回歸祖國,但入藏地卻非圓明園。
北大並非專門收藏文物的機構
黃怒波此前接受採訪時曾回答為何要將7根圓明園石柱入藏北大。他説,北大是他的母校,亦曾是圓明園的一部分,將這七根石柱放在北大博物館收藏,教育意義最大。
北京大學相關人士也稱之為有意義的好事。這批海外民間藏品能在北大得到專業性的維護,不僅將有利於文物的保護,也有利於傳承悠久的中華文化。
劉陽對此卻提出異議。“北大並非專門收藏文物的機構。捐贈給何處是捐贈者個人意願,應當尊重,但這種文物保護模式不值得提倡。”
原址保護是文物回歸的最終目的
“7根流失海外的圓明園石柱回到圓明園原址更合適,對人民的愛國主義教育感染力更大。”劉陽稱,沒有多少人參觀北大是為了看圓明園石刻文物。他還説,放在北京大學裏的已知圓明園文物,大部分都沒有提示文物的原址。
劉陽認為,原址保護是文物回歸的最終目的,這些圓明園的文物不回到圓明園,只能是國際流散文物變成國內流散文物,依然流失在圓明園外。他表示,現在圓明園的展覽館已經具備收藏條件,如果流失文物能回到圓明園,可配合園中出土的佛像、瓷器、琉璃瓦等文物一同展示。
追蹤
圓明園石柱延期回國 因海關手續繁雜
去年2月,北京青年報以《中國商人擬向挪威捐款千萬換圓明園石柱回歸》為題,報道7根流失挪威的圓明園石柱9月份入藏北京大學的消息。然而,北青報記者從北大獲悉,圓明園石柱並未如期歸來。石柱購買者黃怒波所在的中坤集團回應,因海關手續繁雜,7根圓明園石柱要延期回國,目前仍在挪威。
據報道,2013年,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在挪威伯爾根城實用藝術博物館(KODE博物館)意外發現流落於此的7根圓明園石柱,後得知博物館急缺捐款,主動提出捐款給該博物館,同時要求歸還7根石柱。館方經慎重商議後同意此項合作,這筆1000萬挪威克朗(約合990萬人民幣)的捐款將用於修繕館內中國藝術藏品展位。黃怒波與該博物館于2013年12月簽訂協議,並宣稱7根圓明園石柱2014年9月份回歸後將入藏其母校北京大學,在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進行展出。
北青報記者致電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希望參觀圓明園石柱,但博物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卻説,7根圓明園石柱一直未到北大,距離原本預計入藏的時間已經拖後了3個多月,但具體延誤原因工作人員表示並不知曉。
對此,中坤集團有關人士表示,去年8月份開始洽談圓明園石柱回國事宜,錢也匯給了挪威,本想9月份石柱能夠順利回來,但由於海關手續繁雜,石柱又不止一兩件,需要大量的審批手續,時間至少一年,因此這7根圓明園石柱仍在挪威,最快今年才能回國,之後入藏北京大學。“我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會積極努力把東西運回來。”該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