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揚州出土大量北宋古瓷 文保部門被批考古走過場

  • 發佈時間:2014-10-27 09:36: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從工地撿來的碎瓷和陶片

  

工地上發現的木樁  

 

彭毅正在查看撿來的瓷器

  

疑似河道現場,只有中間地帶有黑色淤泥

  

疑似宋代古河道及出土的瓷片

  今年初,揚州儀徵市一個新開工建設的工地上發現了大量碎瓷片,經專家鑒定,這些瓷片大部分為宋代的。這讓當地的文物保護志願者彭毅頗為興奮,隨後他在一條長約2.8公里寬50米左右的狹長地帶沿線多個點,相繼找到了宋代瓷片。之後,工地又出土了10多根木樁。彭毅據此猜測:這很可能是一條連通真州閘入江的宋代古河道,木樁所在區域很可能是一個碼頭。專家則認為,若宋代古河道的“身份”能夠得到證實,將有很大的考古價值,甚至和海上絲綢之路都有一定關聯。

  遺憾的是,彭毅的想法並未得到當地文保部門的重視,甚至還一度在未深入考古的情況下將木樁填埋。這引起了彭毅的質疑,“他們這是不作為。”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任朱岩石認為,不管結論怎樣,既然有文物出土,只要存在疑點,當地考古部門就應該將考古進行到底。

  發現

  工地上扒出大量古碎瓷片

  今年52歲的彭毅是揚州儀徵市水利系統一名普通的泵站工人,他也是一位在當地小有名氣的文物保護志願者。幾年前,因為彭毅的奔走呼籲,促成了當地文保部門對重要歷史遺跡“真州閘”的保護。這件事情令彭毅聲名鵲起,但他並沒有就此停止,在彭毅看來,“真州閘”遺址的發現證明儀徵土地下面還可能埋藏著更為重要的歷史遺址。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彭毅經常出現在建築工地現場,他開始尋找儀徵古代運河的蛛絲馬跡。

  今年初,儀徵解放東路北側一個新規劃的廣場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隨著挖掘機轟隆隆地推進,大量碎瓷片包裹在黑色泥土裏被翻出地面。守在現場的彭毅隨即向當地文保部門彙報,並請求建築單位停止施工。遺憾的是,彭毅的請求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當地文保部門派人到現場簡單查看後,給彭毅留下一個“沒有考古價值”的結論,便匆匆離開了現場。

  “他們來兩個人晃了一圈就走了,説沒有價值。”文保部門的態度讓彭毅頗為失望。此後,工作之餘彭毅都會跑到工地,他從工地撿出了數百片瓷片, 整整裝滿了20多個方便袋。“這些都是我在工地上撿回來的,都還沒有清洗。”彭毅指著放置在自家院子裏的20多個方便袋介紹,經過當地文物專家鑒定,他撿回來的這些瓷片,大部分都是宋代的。“這樣的瓷片太多了,很多都被拉走扔掉了,我只撿了一小部分。”提起無端被扔掉的碎瓷片,彭毅不無遺憾地説。

  2.8公里帶狀地段沿線

  均有瓷片出土

  對於彭毅來説,這20多袋碎瓷片並不是他最大的收穫。在施工現場,彭毅還有一個更為驚喜的發現。“挖出來的土都是黑色的,而且都在一條線上,瓷片都集中在這裡面。”彭毅介紹,在撿拾碎瓷片時,他無意間發現,儘管施工現場佔地面積很大,但大部分瓷片都集中在一條南北寬約50米的狹長地帶上。和工地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個東西走向的狹長地帶挖出的泥土呈醬黑色,就像河底的淤泥一樣,其中還有一些已風化成粉末狀的河蚌殼。

  種種跡象表明,工地上發現的這個寬約50米的黑土帶,有可能就是儀徵古代河道的遺址。這個發現讓彭毅興奮不已,如果這是古代河道的一部分,那麼其東西兩側的延伸帶上也必定會有相同的發現。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彭毅有了更進一步的計劃。

  據了解,今年6月份,在位於工地西側擁軍路和解放東路交叉口東北角的一塊空地上,彭毅再次有了收穫,僅僅2平方米的考古坑就挖出了幾十塊瓷片。此外,和工地上的情況相同,在南北向挖開的地面下,只有中間約50米範圍黑土帶能挖到瓷片,向南或向北兩米遠就什麼也挖不到了。

  “我選擇了幾個點,都是這個樣子。”據彭毅介紹,他在建築工地東西延伸帶上選取的五六個考古點,都出現了相同的情況,只有南北寬50米左右的狹長地帶能挖到黑土和瓷片,其他地方什麼也找不到。而將這些點串聯起來,就形成了一條東西長約2.8公里南北寬約50米的帶狀狹長地塊,其形狀和古代河道極為相似。

  日前,在彭毅帶領下,現代快報記者也多次進入施工現場,看到了這疑似河道的2.8公里狹長地帶。其中,在廣場項目施工現場以及其西側空地,現代快報記者都曾看到散落在泥土裏的瓷片。

  猜想

  幾十年前有水塘存在

  疑為淤塞的古代河道

  如今,在有瓷片出土的這2.8公里狹長地帶上,除了在建工地,其他都是空地。不過,據當地居民介紹,沿線土地是最近幾年才清整出來的,早在幾十年前這周邊住了不少居民。

  “小時候我就住在這邊,當時這是一排連在一起的水塘,我們常在裏面游泳。”60多歲的老王在解放東路北側居住了幾十年,如今他的家已遷往別處。在老王印象中,幾十年前,當他還是孩子的時候,現在的解放東路北側沿線是一排相連的水塘,老王的家就住在水塘北岸。每年夏天,老王都會和村裏的孩子一起,在水塘裏游泳。那個時候,他就曾在門前水塘的淤泥裏摸出過碎瓷片,但當時不太懂,並沒有太在意。

  除了水塘中的碎瓷片,讓老王印象深刻的是,在自家門前水塘的正南岸,曾有人扒出一大排木樁。不過,這個事情在當時並未引起重視。老王怎麼也不會想到,幾十年前的一個小發現,竟然會被彭毅視為珍寶。

  “找到木樁,就能更深入一步證明這裡以前究竟是什麼了。”據彭毅介紹,為了將老王印象中的這一排木樁找出來,他花錢雇來了挖掘機,遺憾的是,簡單的挖掘後,並沒有發現一整排的木樁。但讓彭毅欣慰的是,他從挖掘機撈出的泥土裏,找到了一截已經炭化的木樁。

  一截小木樁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老王的説法,同時也讓彭毅的推斷又進了一步,2.8公里的狹長地帶很可能就是一條淤塞的古代河道。

  考證

  史籍中曾有記載

  狹長地帶或為宋代古河道

  沿彭毅選取的“考古點”,都挖出了古代瓷片,而將這些考古點串聯起來,在彭毅看來,極有可能就形成了一條與河道極為相似的帶狀狹長地段。

  彭毅發現的是不是一條已經荒廢淤塞的古代河道呢?它和大運河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我把這些點都描繪在地圖上,然後串聯起來,就形成了一條看上去像水道一樣的線。”彭毅介紹説,實際上,為了證明這條河道的真實身份,他查閱了很多歷史資料。在儀徵古縣誌《儀真志》卷七“山川志”中,彭毅發現了這樣的記述:“運河水接城南河,其在東也分南北二汊。故志雲,汊河在縣東十里五都其水出山澗與官河通,四時常然。按此,則運河有二汊,一自汊河北至城西南靈潮堰,舊於此轉漕,久已湮塞,即今通城內壕者。一自汊河之南向西,越兩閘出江河之東五十里,達揚州之官河。”

  彭毅認為,這段記述中,“縣東十里五”指的是今天的當地一條名為“梅家溝”的小河,這條河位於其所發現的河道東側,“官河”指的是儀揚河。據彭毅介紹,“梅家溝”北面通坡山蜀崗沿山河,恰恰印證了“其水出山澗與官河通”的説法,而根據該史料記載,河道向西經“佘莊”向西南再經護城河通往宋代真州閘,也恰恰印證了其考察發現的河道走向。也正因此,彭毅認為,新發現的這條河道,就是連通真州閘和儀揚河的宋代古河道。

  出土的瓷片

  大都是北宋的

  除了歷史典籍上的記載,出土瓷片的年代也讓彭毅相信,他發現的歷史遺跡就是一條河道,而且是一條連接真州閘和儀揚河的宋代運河。

  彭毅介紹説,他曾數次將河道上出土的瓷片拿給多名專家鑒定,大部分專家給出的結論都是,瓷片大部分都是北宋時期的,“定窯、越窯各種地方的都有。”為了驗證彭毅的説法,今年9月底,現代快報記者曾將從發掘現場撿回來的瓷片送給揚州市博物館古文物修復專家周學山鑒定,他認為幾件瓷器碎片是北宋晚期甚至更早的東西。

  此外,今年10月中旬,彭毅還將儀徵市文保部門退休人員孫慶飛請到發掘現場,對瓷片進行鑒定。儘管孫慶飛對彭毅的觀點持有異議,不過,對於現場隨便撿來的瓷片,有著豐富經驗的孫慶飛明確稱,這些瓷片大部分都是北宋時期的,“這個是定窯的白瓷,還有這個,是浙江越窯的,都比較有歷史研究價值。”

  “這一條線上有大量北宋時期的瓷片,但是到了儀揚河再往南,就沒有這麼早的東西了。”彭毅稱,大量的事實證明,自己所發現的確實是一條北宋時期的河道。

  質疑

  回應

  工地上挖出木樁

  為啥僅考古半天就被填埋?

  今年10月,解放東路北側的廣場項目二期工程開建,和以往一樣,無法阻止工程繼續的彭毅成了這裡的“常客”。據了解,開工沒幾天,原工地東側被挖掘機新翻開的土地上又有了新的發現,十來根排列整齊的木樁重見天日,彭毅大為驚喜,隨即打電話向當地文保部門彙報。

  “我當時就給文保部門打電話,後來確實來人了,但是並沒有深入考古。”據彭毅介紹,聽説有木樁被掘出,當地文保部門也頗為重視,隨即派人到現場查看,且對木樁集中區約20平方米的範圍做了一個考古。現場除了10多根木樁,還發現了兩件較為完整的瓷器。彭毅滿心以為,木樁的發現是證明自己推斷的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據。令他失望的是,考古工作僅做了半天就停止了。當彭毅吃完午飯下午再次趕到現場時看到,發現木樁的地方已經被填埋起來。

  “這些木樁非常重要,我還想看看下面到底是什麼呢。”彭毅介紹説,“這些木樁所在區域很可能是一個規模較大的碼頭。”這一點一旦得到證實,這2.8公里狹長地帶的身份就可證實為淤塞的古河道遺址。

  回應

  儀徵文保部門:

  木樁可能是沿岸房基

  彭毅對文保部門走過場的考古頗為不滿,他找到文保部門,表示自己的不滿。結果對方給出的答案令他哭笑不得。“他們説沒有多大價值,可能是建築房基。不確定的東西,怎麼能説埋就埋了。”彭毅介紹,儀徵文保部門一名夏姓工作人員曾向他解釋稱,之所以埋掉木樁不進行更深層次的考古,主要是因為從簡單的考古情況來看,這些木樁可能是古代居民用於建築的樁基。這一説法令彭毅難以接受,但他也沒有任何辦法。

  今年10月中旬,當現代快報記者對此事進行採訪時,儀徵文保部門的夏姓工作人員及另一位朱姓負責人表示,埋掉木樁是因為“這些木樁可能是建築房基,沒有考古價值”。

  “我們沒有權力讓工程停工。”儀徵文保部門朱姓負責人表示,儀徵很多地方都能挖出瓷片,無法僅僅通過這一簡單發現就將此定性為古河道遺址。此外,該負責人還表示,已經派人關注工程進展,只要工地上有新發現,肯定會介入考古。而儀徵市博物館夏姓工作人員也回應稱,沒有深入考古的原因,是因為尚無新發現。“一打電話,我們就派人去了,昨天也盯了一天,今天因為另外的事情才把人派到其他地方去。”

  爭議

  究竟是不是古河道

  各方説法不一

  儘管在彭毅看來,沿儀徵解放東路分佈的這條狹長地帶很可能是宋代河道,但在當地文保部門部分專家看來,這個狹長地帶非但不是什麼宋代河道,就連是不是河道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除了碎瓷片,還有一些完整的陶瓷製品,再加上出土了十多根木樁,應該就可以認定這就是一條河道了。”彭毅稱,出土瓷片的年代、河道的走向再加上史料中的記載,已經完全能夠證明這是一條河道,而且是一條宋代河道。此外,彭毅還介紹稱,發現的十多根木樁較為集中,且數量較多。木樁的整體佈局跟河道走向構成了一個夾角,並未垂直于河道,這些都能從一定程度上證明木樁所在區域是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碼頭遺址。而碼頭和河道內瓷片的存在,也恰恰驗證了其宋代運河的身份。

  孫慶飛對此有著不同看法,他根據彭毅拍下的木樁圖片認為,碼頭所用的木樁有斜坡也有一定層次,而這十多根成排的木樁是平的,更像古人建房的樁基,而不是碼頭遺跡。此外,他還根據地質形貌分析判斷,這一地段並非古代河道,而是宋代村落遺跡。對於散落其間的碎瓷片,孫慶飛稱,是生活在周邊的人扔下的生活垃圾。

  “沒有出土重量級的文物,所以也不好做確切判斷。”揚州市水利專家徐炳順在對現場勘查後認為,暫時無法給出“絕對的定論”,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這條長約2.8公里的狹長地帶,有可能是古代河道遺址,也有可能僅僅是平原上形成的一個個相連的凹塘。

  專家

  有疑點

  就應該把考古進行到底

  有人認為是古代河道遺址,也有人否定這一觀點。那麼,這一條挖出大量宋代瓷片的狹長地帶,究竟是不是宋代河道?如果不是又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碎瓷片和木樁出土?

  “這個能到現場看最好,簡單通過圖片難以下判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朱岩石主任看完快報記者提供的圖片資料認為,照片中現場發現的木樁很有考古價值,“可能是碼頭、橋樁,也有可能是沿岸居民的建築樁基。”需要進一步考古,才能給出具體答案。

  此外,朱岩石認為,從狹長地帶出土大量瓷片及現場情況的描述來看,存在很大疑點,很有可能是一條河道,也有可能是串聯的河塘。朱岩石稱,不管是什麼,只要存在河道遺址的可能性,地方文保部門都應該積極進行考古,而不是草率地將尚未有確鑿説法的木樁出土現場填平。

  價值

  如果是宋代古河道

  就有重大的考古價值?

  據了解,為了證實這是一條宋代河道,大半年來,彭毅工作之外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上面。很多人勸他放棄,認為這麼做沒什麼價值,甚至有人問他,就算證明是宋代河道又能怎樣?一條早已斷流的河道究竟能有多大的價值?

  “運河從儀徵入江,比瓜洲還要早。”談起自己的收穫,彭毅非常興奮,按照他的説法,在漢代運河圖中,邗溝入江處在揚州西南今儀徵境內。

  “當時還沒有瓜洲,所以瓜洲入江的形成時間要晚得多。”彭毅稱,史料記載,隋代大業元年(605年),亦即隋文帝開山陽瀆後的18年,隋煬帝在開通濟渠的同時,“又發淮南民十余萬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儀徵)入江。渠廣四十步,渠旁皆築禦道,樹以柳”。而在宋代史學家胡三省的《資治通鑒注》中“揚子津在今真州揚子縣南”。由此可見,宋代的運河與江口仍在儀徵一帶。而今瓜洲運河入江口,要從唐朝開元二十六年算起。也正因此,在彭毅看來,運河在儀徵入江的時間要遠比今天揚州瓜洲早,而新發現的疑似古河道遺址,很可能就是當時通往儀徵入江口的運河線,因此其具有非常重大的歷史考古價值。

  “如果真是宋代河道,那就非常重要。”江蘇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李則斌表示,儘管在沒有到實地查看的情況下,無法判斷究竟是不是宋代的河道,但是他明確表示,倘若彭毅發現的這2.8公里狹長地帶證實為連通真州閘與儀揚河的宋代河道,那麼其價值就非常大。李則斌介紹説,在宋代,儀徵(古稱真州)是一個非常繁華、重要的城市,這條宋代河道的身份若得到證實,對那個時代的歷史研究有很大的價值。

  此外,李則斌還表示,揚州是中國大運河的連接點,如果這條疑似河道的身份能夠得到證實,它極有可能和目前正在進行申遺的海上絲綢之路有一定關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