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價老茶:四年間從幾毛漲到幾十萬一斤

  • 發佈時間:2014-10-10 14:55:18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姜寧  責任編輯:孫朋浩

  從雲南普洱茶到湖南安化黑茶,近些年來,炒家從來沒有中斷過對茶葉的炒作。十年前普洱茶頂峰時期的價格比現在高了不止5倍。

  這幾年,老茶開始被熱錢看重,一番包裝後價格飛漲,二十多年前幾毛錢一斤收購來的老茶,現在標價已近50萬元,而且價格還在不斷攀升。又一場“擊鼓傳花”開始了,最後誰來買單?

  一斤幾毛錢收購來的老茶

  現在標價近50萬元

  天價老茶:

  四年間漲到幾十萬一斤

  本月中旬,第三屆中國茶博會將在青島舉行。這屆茶博會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老茶。

  所謂老茶,是指存放年份較久的茶葉,從種類來説並無具體茶種可分,市面上的老茶大多是普洱茶、黑茶、岩茶這幾類。

  從前年開始,在普洱茶價格逐漸回歸理性後,炒家們又將目光盯向了老茶。

  “現在已經確定來參展的最貴老茶是由一位南方客商鄭先生所持有的1953年天尖老茶葉,標價88萬元一公斤。”第三屆茶博會負責人柳成洲告訴記者,即便是如此天價,但這位鄭老闆仍然是“只擺不賣”,因為在前兩屆茶博會上,老茶價格一直不斷上漲。“受八項規定影響,高端茶葉價格有所降低,但老茶價格沒有絲毫變動,甚至還有上升。”柳成洲説。

  “以前是花幾毛錢收購來的,現在身價翻了這麼多倍,自己也沒想到。”鄭先生告訴記者,二十多年前,他無意間去雲南買了幾斤這种老茶,本來為了收藏,誰知現在老茶價格上漲太快,兩年前在廣州茶博會上,一斤老茶的最高價格也才20萬元。

  拿以前只有幾毛錢一斤的1953年産的天尖茶來講,2000年之前,這種茶每斤價格只有幾百塊錢,2010年間漲到幾萬元一斤,四年後又漲到了如今這個價格。

  張作雲先生在青島經營幾家古玩珠寶店,經常會花十幾萬元乃至更高價錢買點老茶收藏。在他看來,現在老茶價格飛漲,主要還是遊資在炒作。“其實老茶並不值那個價,我買老茶也是為了逢高賣出,但收購單價絕對不會超過5萬元。現在市面上真正的老茶都很少了,如果要收購50年以上的老茶,只能去西藏、新疆,到一些牧民家中收購,因為牧民家中都會有陳茶。”

  年份鑒定:

  去原産地驗證

  “現在老茶價格雖然很高,但在年份鑒定方面卻很難,或者説根本無法準確鑒定。”柳成洲告訴記者,現在老茶定價主要依據出場年份,而判斷年份的方法主要看包裝,如果沒有包裝袋,就算是老茶商也很難準確判斷茶葉具體生産時間。

  在鄭先生看來,現在因為價格飆升,行業內老茶造假防不勝防。很多人為了買天價老茶,都要去原産地進行驗證。

  前幾年,張作雲一位朋友在湖南收茶看上了一簍老茶,當時老茶價格並沒有被炒得很高,而賣方那時正好要買一輛10多萬的轎車,“我朋友就替他付了這筆車錢,買下了這簍10斤左右的老茶。但是沒過多久,這簍老茶就被拍到了每斤10萬元。”

  不過,張作雲提醒説,三五十年以上的老茶大多為孤品,市面上很難見到,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投資老茶的風險還是很高的。

  而在山東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華看來,老茶頻遭炒作,是消費者缺乏理性消費的表現,也是國人“逢漲必買”心理的體現。“天價老茶的出現,讓人們開始關注黑茶這一茶葉門類。然而老茶稀有的數量高昂的價格,以及鑒別的難度,決定了它只能是少數人的消費品,真正要促進行業良性發展,還是要引導公眾不要跟風炒作年份久遠的老茶,而是把老茶作為普通的消費品來看待,利用好茶葉的特性,存老茶,喝新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