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艘專業水下考古船起航 海底文物重見天日
- 發佈時間:2014-09-04 10:15:38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説到水下考古船,看過《泰坦尼克號》的朋友都不會陌生。繞過不明生物,撥開海藻,發現“海洋之星”耀眼的光芒,這些場景都深深的印在了廣大觀眾的心中。今年一月份,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在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正式下水試航,並從此肩負起了中國海洋水下考古的重任。
有人説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其實是在海底。而我國至今仍然有大量文物沉睡在海底,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遭遇著瘋狂的破壞性盜撈。因為和陸上考古相比,水下考古困難更大,阻力更多,而且即使是單把文物從海底撈上來這樣一個舉動,也會因為重量、鹽分、水文環境的變化,而對文物有所破壞。所以,一直以來,水下考古,也都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今天,我國第一艘專業水下考古船“中國考古01號”即將從青島首航,前往丹東港,開展水下考古任務,為期一個月。沉寂在海底的文物是否會重現光明呢?前往青島前,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柴曉明接受了中國之聲的專訪。
可能你不會想到,雖然我國水下考古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但至今全國專業的水下考古人員只有100零幾位。他們中,第一批的“元老級”隊員不少已經年過半百。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到底有多少水下文物”這個問題,連柴曉明自己也沒辦法給出具體數字:
柴曉明:以前投入相對比較少,特別是缺專業人員。所以説嚴格來講,我們做調查做發掘,做的工作遠遠不夠。我們在2009年到2010年在我們重要沿海做過一次調查,那次是發現有200處的水下遺存點,但是現在不同單位做這些數據沒有匯總到一塊,準確的數字現在還説不出來。
歷史上,因為海上貿易、海戰以及風浪沉船,躺在我國碧波下的文物遺跡不勝枚舉。以大連海域為例,光甲午、日俄兩場大規模海戰中,沉沒的艦船就可能多達數千艘。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水下考古因為技術和人員的有限,如同“大海撈針”。有時考古隊員趕到現場時,文物已經被撈走了。水下爆破、手工挖掘、潛水探摸,如此盜撈,是對水下文物最大的破壞:
記者:聽説不少海域盜撈都很猖獗,是麼?
柴曉明:確實有一個階段是相當嚴重的。到現在,據我所知也沒有完全的杜絕。特別是在能見度比較好的西沙海域,很淺,幾米深,就能看到。相當多的都被。有的就是漁民,也有盜撈者,各種情況。
海上執法巡查日益常態化的同時,“主動出擊”的水下考古也逐漸展開。可以想像,隨便動一下,水文環境就會不同,更何況撈上來。在我國一些污染嚴重的水域,能見度更是只有一兩米,考古作業很難進行。有專家曾經形容,同等規模的一項發掘,水上和陸上的考古投入比例是12比1。
記者:沒有自己的考古船之前,咱們怎麼辦?
柴曉明:嗯。以前就是租用漁船。一個是很不安全,有些地方也去不了,漁船比較小嘛。比如我們去西沙就要租兩條漁船。我也上去過,那個條件很差的。老鼠蟑螂的不説,非常地炎熱。風險也很大,安全也不能保證。
所以需要自己的專業船。現在從水下打撈文物,會造成多大程度的破壞?
柴曉明:現在做了大量研究,這些問題基本上是可以解決的。就是説,發掘出來這些文物,它的保存基本上能夠達到和陸地的出土文物相同的水準。
“中國考古01號”,全長56米,寬10.8米,型深4.8米,設計吃水2米6。這樣的外形在海船裏屬於“小個頭”。但這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艘專業水下考古船,使用全電力推進動力方式,排水量950噸,可抗八級風浪,“一口氣”航行30天。據説多達數十種設備已經將整艘考古船“武裝到了牙齒”:
首航是去做什麼呢,對於丹東港的這艘沉船媒體還是有不少猜測。
柴曉明:因為現在這條船是什麼東西,我們沒有絕對的把握。因為它在淤泥裏面埋著。我們這次就是要把一些淤泥清除掉。要看到這條船以後,才能判斷它到底是哪條船。
記者:這次船上有20名考古隊員。我特別好奇,水下考古人員是怎麼培養的?為什麼這樣的人才不多呢?
柴曉明:其實我們培訓這個水下考古隊員,首先要求他具備考古的專業技能,從考古人員當中選。身體合格,再來培訓。因為這個考古專業培訓起來比潛水的技能要難得多。你上學4年,研究生3年,經過7年也是初步具備考古發掘和研究的能力。
記者:這一個多月都要在船上?
柴曉明:一個多月,是,都在船上,很枯燥的。
有人説,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在海底。水下考古也被不少人形容為是“海底探寶”。稱謂,固然讓人嚮往,但這個過程,需要經過一次次地下潛、探摸、測量、拍照和取樣,動作重復且危險。借用我國一位資深水下考古專家的話:水下考古,不為撈寶,而是要探尋古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和細節,獲得從文獻等其他途徑無法獲知的資訊,從而還原一段更完整的中國史。今天,“中國考古01號”即將從青島首航,記者將在船上為您發回現場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