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鑒定袁大頭真偽首先看原色和原光(圖)

  • 發佈時間:2016-02-16 09:45:29  來源:人民網  作者:周柳鶯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鑒定袁大頭真偽首先看原色和原光

  

  老伴是位中學歷史教師,別的都不愛好,就是喜歡收藏,四十年來他的零花錢都變成了收藏品,現在看來確實眼光獨具,當年卻是我和他吵架的“元兇”。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老伴就時常擺弄他的藏品,女兒好奇地伸頭去看可以,他從來都不讓摸,説是收藏品是講究“品相”的,弄臟了就會影響其價值。讓我印象最 深刻的,是有一回我看見他在觀賞幾枚圓圓大大的錢幣,而且有些愛不釋手的樣子,我就問他花多少錢買的?他説是10元一枚(上個世紀80年代)。我的心裏咯 噔一下,夠買好幾斤肉了。

  後來,家裏的收入提高了,我逐漸對收藏有了些許認識,也關注起他的藏品來。有一次我問他,現在“袁大頭”的升值很快,你過去二三十元就能買一枚,現在最低也要兩三百塊,特殊品種還要好幾萬元,你是怎麼鑒定是真還是假呢?

  老 伴説,鑒定“袁大頭”的真偽首先入眼的是原色和原光,品相底版是否乾淨,齒輪邊緣是否規整。然後聽聽聲音是否純正,就像影視劇裏所表現的那樣,要猛地 “吹”一下銀元的豎邊,迅速放到耳朵邊聽聲,成色好的銀幣,尾音是悠長而清脆,而假幣卻很沉悶,甚至於沒有尾音。再就是要仔細觀察圖案是否逼真,真幣的袁 世凱頭像雕刻得栩栩如生,眼睛裏透著亮光,而假幣往往注重細節上的“完美”,面部雕刻的更細緻,而且凹陷度很深,讓人感覺很呆板。看起來更像是真的,反而 是“假亦真來真亦假”。當初製造真幣時,刻板師傅沒想到有人會如此造假,都是隨意性的。還有就是掂下輕重,真幣色潤澤柔白,假幣一般既厚又重,顏色品相都 瞧著不順眼。老伴最後用放大鏡指給我看,説他有兩枚“孫中山版”的“袁大頭”,其中有一枚應該是比較稀少,目前的價值不菲。

  老伴的“寶貝”因其多年的積累研究,才能慧眼識寶,有些藏品其實就在民間,只有靠有心之人才能被發現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