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古玉發微》品鑒百件古玉精品

  • 發佈時間:2015-08-31 10:42:5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鄭夢琦

  

  

  

  本週,蘇州博物館與蘇州文物商店共同編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古玉發微》正式發行,該書收錄了一百件現藏于蘇州博物館、蘇州文物商店、吳中區文管會的蘇州古玉精品,時間由良渚文化直至清末,既有考古出土者,也有傳世遞藏品。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玉器組成員)楊震華對這百件蘇 州古玉進行了點評、鑒賞,作為鑒定大家張永昌先生的高足,楊震華在書中給出的鑒定要點,凝結了蘇州近現代至當代古玉鑒定的重要成果。

  距今5000餘年的良渚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南方玉器文化的代表,在蘇州出土的眾多良渚文化玉器,製作工藝高超、文化內涵深刻。一直以來,圍繞著良渚玉器的玉材、原料運輸通道、器形交流影響、加工工具技藝、刻劃符號意義等內容,研究不斷,謎團不斷,看似簡單的一件件文化期古玉背後,到底有多少未知可以去 探究?

  隨著近年來傳統文化受到的尊重與重視,高古玉器也逐漸成為不少收藏愛好者、文化研究者關注的重點,特別是春秋、戰國、兩漢時期的蘇州,吳、越、楚三種地方文化交流頻繁,反映在玉器製作上也是精彩紛呈。《古玉發微》一書中有不少此時期的南方玉器精品,著者均結合材質、器形、紋飾、工藝、老 化狀態,進行了細緻的點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給讀者和愛好者提供更多相關資訊,編著者不僅提供了古玉的多角度高清大圖,而且還針對器形、紋飾的顯著 特點,選取了以出土品為主的同時代或較晚時代的玉器,以幫助讀者在一本讀物中較為系統地了解古玉風格、技藝、審美的傳承,可謂“一書多得”。

  從書中收錄的玉器可知,蘇州治玉是中華八千年玉文化的重要繼承與發揚者,各個歷史時期的典型器、代表器都有蹤影。進入兩宋之後,蘇州治玉更趨成熟,直至明 清達到鼎盛,宮廷用玉與民間玉作南北相望,聲息相通,共同締造了中華古玉器的最後一個高峰,也成為蘇州當代玉雕技藝最有力、最厚重的依靠與基石。

  蘇州文物商店作為國內有影響力的國營文物流通機構,其古玉器收藏的數量與品質均令人矚目,此次出版《古玉發微》,也是為日益活躍的古玉收藏、鑒定市場提供一份正能量,“希望古玉愛好者們能夠通過此書獲得一些玉文化鑒賞與鑒定知識,並最終得到喜愛的藏品。”文物商店相關人士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