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藏書市場行情看漲 從古籍善本中淘金

  • 發佈時間:2015-03-18 11:19:11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無書作伴,生有何歡?”200年前,被譽為書癡狂人的美國總統傑斐遜在給副總統約翰·亞當斯的信裏如是説。中國的古人何嘗不是如此,他們視收集書籍為最難事、最美事、最樂事,每次翻閱古籍善本都要沐浴焚香,這種敬畏書籍的觀念亦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有書之後便有了藏書家。在各種收藏門類中,藏書是最早的收藏品之一。“書籍自有命運”,流通又收藏,聚散之間,風雲流轉,歲月摩挲。藏書與收藏其他藝術品有著很大的不同,在一代又一代書癡鍾愛的眼神中,一本古舊的圖書,首先不意味著一個好的收成,而可能是一段過往的時光,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美好的回憶。

  藏書市場行情看漲

  2012年乏人問津、以致價格一直低迷的古籍善本突然成為藝術市場的新貴。當年12月7日舉行的保利秋拍“廣韻樓”藏珍貴古籍善本專場拍賣,成交額為7498.6萬元。其中最重要的藏品——宋版孤本《巨宋廣韻》,拍出3450萬元。而僅僅5個月之前,匡時所推“過雲樓”藏書剛剛拍出了2.16億元天價。天下著名藏書樓的善本都在被藏家爭奪。

  2014年11月21日晚間,嘉德秋拍“筆墨文章——之齋收藏信札寫本”專場收槌,古籍善本板塊總成交額5827萬元。同年12月初,保利秋拍落槌。古籍板塊三件“重器”驚艷全場,最終國家圖書館行使國家優先購買權,將此3件拍品“定向入藏”,包括後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説彌勒上生經》、晚唐刻本《李仁銳金剛經》與五代至北宋初年刻本《彌勒下生經》。

  儘管少了這三件重器,保利秋拍的古籍善本專場仍然創下其歷屆古籍專場成交紀錄之最:870件拍品共成交7639萬元,成交率高達70%。其中《觀堂王國維致羅振玉書札十九通》(羅繼祖舊藏,民國五年至民國十四年寫本),是保利古籍部第三次徵集到有明確著錄的王國維書稿珍品。拍賣時從35萬元起拍,經過多輪加價,最終以644萬元成交。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拍賣結果相當於市場行情最高的2011年成交價格的一倍。

  藏書也是收藏曆史

  義大利著名作家翁貝托·艾柯不止一次説過,每一位藏書家都有一個夢想:找到一個老太太,她想賣掉家中的一本書,而她自己卻不知道這是本什麼書。在他看來,藏書家就是這樣一種人:“多愁善感,乖戾顛倒,自私自利,不切實際,奢侈放縱,反覆無常。”二十世紀著名的藏書家之一羅森巴赫博士也提到:“根據我的所見所聞,有人甘冒傾家蕩産的風險,不遠萬里,走遍半個世界,和朋友絕交,甚至撒謊偷騙,都是為了一本書。”他甚至説藏書家,他的同行,都是“一群展翅待飛的禿鷲,耐心地等候某個同行歸天,隨後就猛衝下來撲向逝者的藏品,兇殘地攫走一些垂涎已久的珍寶。”

  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創始人,世界首富,他的藏書家身份鮮有人知。1994年11月1日,他豪擲3080萬美元競拍得一批達·芬奇筆記手稿。這些筆記手稿共72頁,內有300多張插圖和科學文字,寫于1506年至1510年之間。次日,他對外公佈了這些手稿。這位巨富藏書家説:“達·芬奇融匯科學與藝術的聰明才智,我一向深為敬仰。能與全世界分享這部知識巨著的珍本,讓我倍感欣悅。”

  王世襄是我國當代負有盛名的大收藏家和著作等身的大鑒賞家,在2013年11月17日嘉德秋拍舉行的“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舊藏”專場中,370部藏書首次向大家揭露了王世襄先生的藏書家身份。其中宋代李誡編修《李明仲營造法式》以89.7萬元成交,位列首位。

  嘉德古籍善本部總經理拓曉堂説:“一覽世襄先生的藏書,沒有可以價值抵萬金的宋元秘本,如同先生的竹木爐壺之類收藏一樣,雖無鎮國重器,但都精到好玩。”

  什麼書值得收藏?

  其實,收藏圖書的升值潛力並不比郵票、錢幣低,特別是受歷史局限,不能再版或印量小、損耗大的圖書版本,更是具有較大的升值空間。收藏圖書首先要有一定的歷史文化積澱,另外還要有一定的版本、出版史知識。只有弄懂了哪些書籍具有收藏價值,才能更好地掌握圖書收藏的“金”鑰匙。

  古籍圖書是以古典形式創作,其內容是反映、研究古代傳統文化並且具有古典裝訂形式的圖書。由於各種古籍版本的文字內容、印刷裝幀方式、發行時代的不同,存量多少有異,因此,其收藏價值也千差萬別。由於古籍是歷史的見證史錄,特別是一些佛經、醫書、藝術、文化方面的圖書,其收藏和研究價值更大。

  連環畫,又稱“小人書”,創刊于我國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連環畫幾十年來一直不受藏界重視,直到近年才異軍突起。特別是2013年5至6月間,上海、武漢、北京的連環畫收藏與拍賣異常火爆,讓人吃驚不小。現在民國、“文革”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連環畫已是收藏寵兒,大都在數十元至數千元一本(套)。

  創刊號雜誌,是現代收藏中的新貴,由於一般都有創刊時間、辦刊宗旨、刊頭題字、名人贈詩作畫等基本資料,是研究刊物的最重要的史料,而每種雜誌只有一個創刊號,加之創刊時發行量小,因此,收藏價值越久越高。

  收藏類書刊,在收藏性書刊中,《集郵》、《收藏》、《攝影》、《美術》類圖書由於知識性強,藝術欣賞性高,具有重要的學習、參考價值,因此頗受藏界寵愛。特別是我國上世紀20年代以後至建國前發行的《郵乘》、《近代郵刊》、《甲戌郵刊》、《新光郵票雜誌》等郵刊雜誌是我國老一輩郵學家的研究心血,“文革”前的收藏價值也大,成套在4000元左右。

  名人簽名本、初版本、年曆縮樣及“文革”圖書等因印刷精,數量少,收藏價值大。“文革”前出版的書反映了特殊年代的政治與社會背景,具有極高的研究和收藏價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