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老爺子藏2百張第一套人民幣 一毛錢能買輛車

  • 發佈時間:2014-10-24 09:29:06  來源:人民網  作者:賀潔靚  責任編輯:郭偉瑩

  

  

  

  錢幣,可以看出一段歷史,而每一段歷史,都是一個故事。老人和他收藏的錢幣一樣,有著很多的故事。

  初次與住在長安的古錢幣收藏家董仲達見面,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老人笑起來時臉上的皺紋倒是更給人一種慈祥親近感。

  董仲達今年67歲,家住長安,是海寧三院一名退休的兒科醫生。來到老人家中,茶几上,床底下,紙箱裏,墻上的陳列架中隨處可見各色古錢幣,其數量遠遠超乎記者想像,加上種類之多,簡直可以媲美一個小型博物館。

  不過,最讓董仲達自豪的,莫過於他收藏的第一套人民幣,最大面值一萬元,最小面值1元,有90多種版別,共210張。這也是他看了本報民間“高手”徵集令後,第一時間想獻給大家看的“寶”。

  “第一套人民幣,一元錢能買一輛車呢……”董仲達把它們聚集到桌子上,講述起他收藏的故事。

  看更多第一套人民幣,上海寧曉得伐

  10多年前開始收藏第一套人民幣

  閒暇時,我喜歡拿出第一套人民幣,拿著放大鏡一一看,探尋每一枚錢幣背後的故事。回想自己收藏路上的經歷,我就會有一種難以抑制的喜悅感和成就感。

  我與第一套人民幣的緣分,始於10多年前。

  1996年,大家都熱衷收藏古錢幣、銅幣等,收藏人民幣在當時還是冷門。

  恰恰在那時,寶島台灣掀起收藏人民幣熱潮,很多台灣收藏家會來大陸淘寶。我有幸從朋友那得到一本關於台灣收藏方面的書籍,裏面介紹了第一套人民幣的價值。

  第一套人民幣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印製發行的唯一法定貨幣。從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共印製發行了12種面額,最小面額只有1元,最大面額則是50000元。

  由於當時各解放區的環境和全國解放初期條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幣的設計思想還不夠統一,圖案既有反映工、農業生産的勞動場面,也有反映交通運輸的情景,還有反映北京等地名勝古跡的……

  從1986年就開始收藏古錢幣的我,頓時對第一套人民幣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我看來,第一套人民幣與古錢幣一樣,從歷史長河中走出,像一個收穫頗豐的旅者,帶著對歷史的崇敬之心。

  5個銀幣換1張紙幣

  所以,相比其他收藏家,我先行一步。

  一有時間,我就往外地跑,常常為了一張紙幣輾轉好幾個地方。有時候只是聽説哪有,我也會不遠萬里地去尋找,凡是自己沒有的,都會想盡辦法把它換來。

  也就在1996年,我收藏了第一套人民幣30多張。

  有一次,在杭州一古玩市場,我看到了一張壹仟圓,上面的圖案是雙馬耕地,佳木斯印刷廠出品的,它的特點是狹長,發行量很少。攤主是一個從外地過來擺攤的,搞收藏走南闖北很多年。我問他多少錢?他説,不收錢,只對古錢幣感興趣。我二話不説,馬上拿出五個清朝龍洋、“袁大頭”,跟他換得了這張壹仟圓。

  其實,我心裏暗暗高興,像撿了個大便宜。因為在台灣市場上,這張壹仟圓已經值台幣5萬元左右,相當於人民幣1萬元。

  第一套人民幣價值“水漲船高”

  如今,第一套人民幣已停止流通近半個世紀,現在市場上極為少見,已成為珍品,其觀賞、紀念、珍藏、投資價值與日俱增,價格也是一路“高歌猛進”。

  人民幣和古錢幣一樣,收藏價值有多大,不完全由其年代決定,也不完全由面值決定,主要和當時發行量的大小有關。其中尤以“十二珍品”價值更高:伍圓的“水牛圖”;伍拾圓的“水車和礦車”;伍佰圓的“瞻德城”;壹仟圓的“牧馬圖”、“帆船圖”;伍仟圓的“牧羊圖”、“蒙古包”、“渭河橋”;壹萬圓的“駱駝隊”、“牧馬圖”;伍萬圓的“新華門”、“收割機”。其中,壹萬圓的“牧馬圖”、伍仟圓的“蒙古包”、伍佰圓的“瞻德城”和壹萬圓的“駱駝隊”更是十二珍品中的“四大天王”,單張價值更是一年一個高價。

  這張伍拾圓的,當時我花了400元買來。2002年,這張紙幣增值到8000元,如今,價值已經超過2萬元了。

  還有一張伍圓的,當時是我在杭州一個古玩市場裏,花1500元買下的。之所以對它印象很深刻,不僅僅它是由延安光華印刷廠印製,發行量很少。當時,還有一個小故事。因為去淘寶時,我身上只揣了1000元,還差500元。怎麼辦?

  那時候的1000元,相當於我當時3個月工資了。好在,老闆人很爽快,他説:“我認識你,你是老面孔了,這樣吧,先賒賬,下次再把錢給我。”

  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我也遇到過壹仟圓的“牧馬圖”,當年價值十多萬,能買一套房子了。由於經濟條件不允許,我沒出手,現在想想,還是有點遺憾。

  從“門外漢”變成了“活字典”

  玩收藏,首先要有平常心,要有認真學習的精神。只有認真了解過收藏現狀後,才能開始收藏。一般紙幣收藏家根據紙幣票面污染、堅挺、票角磨圓、折痕和斷裂以及缺損程度,把紙幣品相劃分為九等,也就是俗稱的九品。

  我的原則是,收藏不在於多而在於精,任何一樣收藏的東西必須具備歷史資訊和藝術的美,否則將會毫無價值。

  為了豐富收藏知識,我常到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還買了許多書回家閱讀。從書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鑒賞錢幣的知識,也知道了更多背後的歷史故事。我還與時俱進,在網路上搜尋、跟一些愛好者進行錢幣交換。

  大量閱讀錢幣書籍,我逐步從一個對人民幣的“門外漢”變成了一個“活字典”。2002年,我的第一本手稿《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在新加坡正式出版。

  最近,我又在撰寫《牧馬券追蹤錄》一書,希望將自己多年來對牧馬券的資料收集和鑒識經驗融入書中,希望可以帶給同樣熱愛收藏的人一些經驗。

  第一套人民幣知多少

  第一套人民幣自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1949年發行的正面萬壽山圖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車圖景50元券各有兩種版別)。1955年5月10日第一套人民幣停止流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