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彩色寶石優化和處理之後還有收藏價值嗎

  • 發佈時間:2014-09-28 10:15:24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許悅  責任編輯:畢曉娟

綠松石

  綠松石

碧璽

  碧璽

  翡翠、和田玉價格漲出天價之後,很多消費者轉到了彩色寶石市場。原先一片白晃晃、綠油油的鑽石、翡翠專櫃,這幾年一下子變得五彩斑斕起來。托帕石、碧璽、海藍寶、石榴石、橄欖石、黑曜石、摩根石、坦桑石、青金石、葡萄石、月光石、珊瑚、歐泊、紫水晶、黃水晶等彩色寶石成了消費者的新寵。特別是碧璽,每年的價格都以倍數在增長。

  但談到彩寶,有一個問題無法回避,那就是彩寶的處理和優化,這是一個一直以來都困擾市場的話題。很多消費者認為,只有天然的寶石才是最好的,人工一介入,寶石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但很多商家卻很委屈,有時優化是一個非常必要的加工程式,比如綠松石上蠟,就是一個優化的過程,不會改變其本來的特性和顏色,只是加上一層保護膜而已。對於彩寶的優化和處理,到底應該如何理性對待?

  特邀嘉賓

  王志傑

  (廣東省彩寶首飾商會會長)

  王琦

  (中國檢驗檢疫珠寶實驗室授權簽字人、主檢、培訓部主管)

  嘉賓主持

  趙利平

  (收藏家、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團成員)

  彩色寶石是怎樣劃分的?

  主持人:早5年看珠寶市場,鑽石、翡翠、和田玉佔據著差不多八成的市場份額,但近年彩色寶石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再加上翡翠、和田玉最近幾年價格不斷飆升,價格適中的彩寶市場一下子火了起來。實際上,彩色寶石應該分為“寶石”和“半寶石”兩類,但現在很多消費者都是直接把碧璽、坦桑石、海藍寶等稱為彩寶,實際應該是怎樣劃分的?

  王琦:彩色寶石是寶石大家族中除鑽石外所有有顏色寶石的總稱,是由幾百種寶石共同構成的一類寶石。現在很多人在彩寶裏面分出“半寶石”、“類寶石”,其實我們行業裏是不推崇這麼劃分的,國家標準中也沒有對應的説法。最早的時候,區分“寶石”還是“半寶石”主要是看價格,比如托帕石、碧璽、海藍寶石、石榴石、橄欖石、黑曜石、摩根石、坦桑石、青金石、葡萄石、月光石、珊瑚、歐泊、紫水晶、黃水晶等等,當年它們比較便宜,産量相對較大,就被歸入了“半寶石”。而“類寶石”主要指的是仿製品,類就是相似的意思,指的是和某種寶石相似的東西。

  但現在彩寶價格漲得這麼厲害,繼續用價格來區分“寶石”和“半寶石”就顯得不合時宜了。比如説碧璽,以前都是被劃分為“半寶石”的,但現在它的價格這麼高,品質高的,價格甚至可以跟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貓眼這四大傳統寶石媲美,所以很多人都不贊成再把它列為“半寶石”。

  王志傑:目前在市場上,大家都把碧璽當做寶石看待了。其實判斷一種礦物是不是寶石,我覺得主要還是看其硬度、顏色等等具體的指標。

  王琦:國標上是把珠寶玉石作為“天然珠寶玉石”和“人工珠寶玉石”的統稱,簡稱寶石。其中天然珠寶玉石是指由自然界産出,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具有工藝價值,可加工成飾品的物質;人工寶石就是指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産或製造用作首飾及飾品的材料。

  能不能成為寶石,除了王會長剛才説的外觀上美觀、耐久(硬度)外,還要看其稀有程度,能否加工成為飾品,如果這四個基本條件都具備了,那這種礦物基本上就能稱為寶石了。

  主持人:那“有機寶石”和“無機寶石”的區分呢?

  王琦:這兩者的區分國標裏倒是有的。“有機寶石”是由自然界生物生成,部分全部由有機物組成,可用於首飾及飾品的材料,包括象牙、珍珠、琥珀、珊瑚、煤精、硅化木、玳瑁、貝殼等。“有機寶石”與“無機寶石”的主要區別在於“有機寶石”一定與動物和植物的活動有關,服從於生物物理學、生物結晶礦物學規律。因而,它們不可能進行人工合成,這與無機物寶石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如何看待彩色寶石的優化和處理?

  主持人:談到彩寶,有一個問題無法回避,就是彩寶的處理和優化,這是一個一直以來都困擾市場的話題。很多消費者認為,只有天然的寶石才是最好的,人工一介入,寶石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但在《名家話收藏》前幾期關於綠松石、碧璽的採訪中,一些專家、行家卻都表示,有時優化是一個非常必要的加工程式,比如綠松石上蠟,就是一個優化的過程,不會改變其本來的特性和顏色,只是加上一層保護膜而已。對於彩寶的優化和處理這個問題,到底應該如何理性對待?

  王琦:寶石的“優化處理”是指除切磨和拋光以外,用於改善珠寶玉石的顏色、凈度、透明度、光澤或特殊光學效應等外觀及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分為“優化”和“處理”兩類。

  “優化”是指傳統的、被人們廣泛接受的、能使珠寶玉石潛在的美顯現出來的優化處理方法。一方面,“優化”是對人體無害的,另一方面,它的效果非常穩定,不會放一段時間就發生改變。國際標準規定,對經過“優化”的珠寶玉石可直接使用珠寶玉石名稱,不用註明經過了“優化”。比如我們常見的玉髓瑪瑙染色、祖母綠浸無色油、天然珍珠漂白等方法,就都屬於“優化”,經過“優化”的寶石是被默認天然的,在鑒定證書裏面是不會特別註明的。

  “處理”是指非傳統的、尚不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優化處理方法。對經過“處理”的珠寶玉石必須註明處理方法,比如翡翠若經過了漂白或充填,這就必須在鑒定證書裏面標明。祖母綠浸無色油是“優化”,而浸有色油就是“處理”了。

  主持人:處理和優化都是必需的嗎?

  王琦:有一些寶石只有經過某些優化處理才能將寶石最大程度的美體現出來,同時提高了寶石的出成率。比如紅藍寶石,90%都是經過不同程度的熱處理,又比如祖母綠,裂縫比較多,加工成為飾品的祖母綠注入無色油可以掩蓋已有的裂隙,提高祖母綠的透明度和亮度,這種優化手段已得到國際珠寶界和消費者的認可。經過優化的祖母綠等同於天然。但如果是注有色油,也就是染色,為的是讓它的顏色變得更綠,這種手段則被認為是“處理”,必須在鑒定證書裏面標明。

  不同的寶石,什麼手段是“優化”什麼手段是“處理”都是不同的(詳見表格內容)。比如玉髓和石英岩,他們的成分都是SiO2,但因為結構不同,優化和處理的界限就不一樣。玉髓染色是“優化”,而東陵石等石英岩染色就是“處理”。

  但也並不是説寶石一定要優化處理,還是有非常多的寶石,只需要經過人工的切磨、拋光,就能直接呈現它的美了。

  天然寶石與優化處理過的寶石價差大嗎?

  主持人:在《名家話收藏》第117期談綠松石的時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院長楊明星教授也説到了優化和處理的問題。在中國,大家對經過優化處理的綠松石都很抗拒,還衍生出對“原礦”的追求。因為中國有大量的天然綠松石,而在美國西南部,那裏很乾燥,溫度高,而綠松石的水含量很重要,所以當地大部分綠松石開採出來之後品質都不怎麼好,需要優化處理,所以美國人聽説中國的綠松石沒有優化處理反而覺得很奇怪。

  所以楊明星強調,優化和處理只是普通的加工工藝,商家沒必要遮遮掩掩,必須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本來就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遮遮掩掩反而誤導了消費者。

  王琦:沒錯,現在就是因為很多人一知半解,所以對優化處理才會産生這麼大的誤解。但隨著知識的普及,這種情況已經在慢慢改善。比如説碧璽,它流行的時間比較長,大家對它的認識也比較深,很多人現在已經能夠接受碧璽填充這個“處理”手段了。

  王志傑:灌膠填充其實是碧璽一個很必要的加工工藝。因為碧璽很脆,沒有灌膠就進行切割打磨,很容易就碎裂,成品率非常低,有時候一塊碧璽只有1%或者2%有裂,但一加工,這種開裂極可能就會延伸開去,這對資源是一種很大的浪費,灌膠只不過是對碧璽的一種保護。碧璽這個行業,現在其實已經很透明瞭,商家也不太忌諱填充這個問題了。

  王琦:又比如瑪瑙,很多顏色都很鮮艷,其實基本上都是染色的,但瑪瑙是被列為“優化”的。前段時間央視有一個新聞,説瑪瑙染色對身體有危害,但根據科學實驗,大部分正規商家生産的染色瑪瑙是安全的。要真有危害,可能比手機輻射的危害還要小,這在行業內也是公認的優化方法。

  王志傑:我發現很多人其實混淆了處理跟造假這兩個概念。比如説黃水晶,天然的黃水晶比較稀少,現在很多黃水晶其實都是用紫水晶加熱,通過“熱處理”這麼一種“優化”手段來改變其顏色的,這樣加熱成的黃水晶大家還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是人為地添加顏色,那就屬於造假。又比如碧璽,如果是將紅綠兩種顏色的碧璽磨平,再黏合在一起冒充西瓜碧璽,那就屬於造假。

  主持人:現在很多消費者不接受優化處理過的寶石,其實很多都是帶著識別和田玉和翡翠的固有思維,比如翡翠,只要是優化處理過的,全部都被列為B貨。為什麼翡翠等玉石無須經過優化處理,而部分彩寶卻是必需的?

  王琦:首先,兩者的物理結構不一樣。彩寶大部分都是單晶體的寶石,而翡翠等玉石是礦物集合體。玉石的結構非常緻密,韌性非常強,本身很難直接充膠。而寶石不一樣,大部分都比較脆,加工的過程中容易爆裂,所以必須先把它穩定下來,增加出品率,要不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主持人:但不同的寶石,什麼手段是“優化”什麼手段是“處理”都不同,寶石的種類又那麼多,消費者根本不可能都分得清楚、記得住,有沒有一個比較直接的方法,告訴消費者哪些優化處理是可以接受,哪些又是不能接受的?

  王志傑:這件事情我們商會也很想做,我們還專門找了專家一起研討,都希望儘快出臺相應的行業標準,規範行業的同時,也給消費者盡可能清楚的指引。

  主持人:現階段最直接的辦法還是送檢。

  王琦:沒錯,但送檢還要認清有資質的質檢機構,有一些沒有通過認證的實驗室,為了招攬生意,可以給“處理”過的寶石出具天然寶石的證書,嚴格來説這些實驗室出具的鑒定證書是無效的,但很多消費者不懂得鑒別,還是容易上當受騙。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珠寶鑒定實驗室荔灣分站為了響應國家質檢總局“品質月”活動,最近提供了免費現場珠寶鑒定諮詢、標準法規解讀和彩寶行業標準座談會、檢測實驗室開放學習交流等活動,喜歡彩寶的消費者可以多參加這類的活動,增加對彩寶的認識。

  主持人:天然的寶石跟優化處理過的寶石,價格差別大不大?

  王志傑:價格差別還是很大的。填充的碧璽便宜的1克二三十塊錢,沒填充的1克起碼要五百塊錢。但1克五六百塊錢的碧璽也不能保證絕對沒有填充,因為碧璽的開裂問題也是比較普遍的。

  王琦:90%的紅藍寶石都是經過不同程度的熱處理,但有些天然的紅藍寶石,是有充分證據證明其沒有經過任何優化處理的,並經過國際上知名的鑒定機構出示權威報告,註明沒有經過熱處理,那價格就會非常高。大家可以留意看拍賣會上的紅藍寶石,有些會特別註明沒有經過熱處理,它們的價格往往都非常高。

  彩色寶石的收藏價值以什麼衡量?

  主持人:除了常見的托帕石、碧璽、海藍寶、石榴石、橄欖石、黑曜石、摩根石、坦桑石、青金石、葡萄石、月光石、珊瑚、歐泊、紫水晶、黃水晶等,現在還有一些很新鮮的彩寶出現在市場上,比如蘇紀石、紅紋石、木變石等等,這些算不算是彩寶?

  王琦:彩寶是一個非常大的大家庭,包含有幾百種的寶石,蘇紀石、紅紋石、木變石這些都包含在內,只不過不如碧璽、坦桑石等出名。

  主持人:這些彩寶有沒有收藏投資價值?以前碧璽、海藍寶、坦桑石等的價格也很便宜,也就這幾年才突然漲了起來。會不會等到碧璽、海藍寶、坦桑石等這一批彩寶的價格漲得太高了之後,又輪到這些目前名氣還不是很大的彩寶漲價?

  王志傑:不同彩寶價格的高低,最終還是取決於市場的需求。一種寶石如果能夠得到大眾的認可,或是商家認為有價值推廣,那價格自然就會漲起來。但就像王老師剛才所説,彩寶價值的高低,最終還是取決於四個方面:美觀、耐久、稀少性,具有工藝價值。什麼彩寶值得投資收藏,也是以這四個方面來衡量的。就好像之前出現的碳酸鹽玉,它是很漂亮,但做成首飾,戴在身上一受到汗水的侵蝕就會變樣,不耐久,所以慢慢地就沒人去推廣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