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談成型工藝鑒定之捏塑成型和雕塑工藝

  • 發佈時間:2014-09-25 09:16:23  來源:人民網  作者:毛曉滬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談成型工藝鑒定之捏塑成型和雕塑工藝

  古陶瓷的成型工藝鑒定是古陶瓷鑒定的第二步。人們在傳統的標形學鑒定中關注的是器物的外在形狀,而在現代痕跡學鑒定中強調的是産生器物形狀的製作工藝。相同的形狀可以用不同的工藝製作,而不同的工藝會在器物表面留下不同的痕跡。在鑒定中,痕跡比形狀更值得研究。

  陶瓷成型工藝從方法上講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塑法,一類是注漿法。可塑法是借助泥料的可塑性來製作各種形狀的陶瓷器物,諸如手捏、雕塑、盤築、印坯、拉坯、拓批、旋壓、滾壓等均屬此種方法。注漿法是利用泥漿的流動性和懸浮性,再加上石膏模具的多樣性和吸水性共同造就器物的形狀,它包括空心注漿法和實心注漿法兩種方法。

  從歷史上看,陶瓷成型工藝又可分為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兩類。可塑工藝中的手捏、雕塑、盤築、印坯、拉坯和拓坯均屬傳統工藝,而旋壓、滾壓和注漿均屬現代陶瓷工藝。除此之外,成型工藝還應當包括修坯和粘接兩道輔助工藝。在鑒定時,要根據各種成型工藝的歷史背景和痕跡特徵,特別是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之間的差別做出正確的判斷。目前市面上80%以上的倣品都是採用現代成型工藝製作的,只要熟練掌握區分它們的方法,絕大部分鑒定問題就可以在這一環節中迎刃而解了。

  捏塑是利用泥料的可塑性,借助簡單工具,徒手塑造器物形狀的方法。捏塑工藝屬於最古老的陶瓷成型技法,自陶器誕生之日起它就存在了。上古時期製作的陶器,多為瓶、罐、釜、盆、鬲等實用器,都是靠捏塑工藝製作。古人為了提高器物強度,往往會使用帶有繩紋、方格紋的工具在外壁進行滾壓或拍打並留下印記,今人稱其為印紋陶。原始社會中晚期出現輪制工具以後,一些圓形器物的製作逐步被泥條盤築工藝取代,一些小件異形器或器物上的輔助配件被模印工藝取代。捏塑工藝最大的優點是簡便易行,不需要任何複雜工具,只要有一塊揉好的泥料就可以開始塑型了。

  捏塑工藝看上去很簡單,但有時越簡單的東西,越難於掌握。就像中國人寫字,“一”字的筆畫最少,看起來最容易寫,但寫好看了卻很難。捏塑工藝也是如此。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捏一個圓形小罐,要想捏圓捏好非常困難,不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學習和磨煉是很難做成功的。當代仿製者,往往在遇到困難後就想走捷徑,用其他方法來替代,如模印或拉坯等。方法變了,在器物上留下的製作痕跡也會不同,這就為鑒定帶來了便利。

  用捏塑工藝製作的陶器,其特徵是器壁薄厚不均,特別是器物的內壁平整度較低,看上去高低起伏不平,還常常留有製作者的指紋或指甲印跡。器物的外壁一般經過壓光、搟光修整後,可以做到基本平整,除去那些形狀複雜的異型器和人、動物俑外,經過修整後的器物外表,很少留有指紋,倒是那些現代作偽者,為了突出表現其手工製作特徵,會刻意在修整後的表面胡亂按上一些手指印。

  捏塑成型除了用來製作一些簡單的器物以外,最常見的是用來製作非圓形器物或陶塑之類的物品,亦成為雕塑。雕塑往往要借助塑刀和慢輪等工具進行塑型。雕塑工藝的出現不會晚于原始社會晚期。就雕塑本身而言,它是一門獨立藝術,可以運用各種材料進行創造。在金屬器具沒有發明之前,能夠保留至今的原始雕塑作品,除了石質作品外就是陶質作品了。無論是古代作品還是現代作品,它們都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徵和時代特徵。就個性而言,就像人們寫字一樣,凡讀書者都會寫字,但所寫字體各不相同。就時代特徵而言,那就更加明顯了。每個創作者的作品都會留下時代的文化和社會印記。

  書名:《古陶瓷鑒定學·總論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