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異國奇珍高麗青瓷龍紋罐

  • 發佈時間:2014-09-12 10:00:03  來源:人民網  作者:劉東  責任編輯:習人

  

高麗青瓷龍紋罐

  

高麗青瓷龍紋罐

  1960年,安徽省滁縣文教局撥交給安徽省博物館一件青釉龍紋大罐(見圖)。此罐高23釐米,口徑9.5釐米,底徑9釐米,腹圍86.7釐米,器型碩大飽滿,釉色光潔幽雅,紋飾瑰麗大方。後經專業鑒定,此乃異國奇珍——宋元時期朝鮮的高麗國外銷到我國的一件青瓷珍品。

  “高麗青瓷”是指朝鮮高麗王朝(918—1392)統治時期所生産的青瓷。高麗制瓷業有著近五百年的歷史,其制瓷工藝學習了我國越窯、定窯、汝窯、耀州窯等眾多窯口的風格,且燒造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翡色青瓷、鑲嵌青瓷等産品。近年來專業研究分析,翡色青瓷製造年代早于鑲嵌青瓷的製造年代,大概是11-12世紀的産品,因其釉色類翡似翠,故得此名。高麗“翡色青瓷”之名,最早見於北宋末年徐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此書稱讚翡色青瓷説:“陶器色之青者,麗人謂之翡色,近年以來製作工巧,色澤尤佳。”而差不多同一時期成書的《袖中錦》開篇列出了28項“天下第一”,其中瓷器類僅“定磁”與“高麗秘色”入選,並稱:“他處雖效之,終不及。”由此可見,高麗瓷在宋代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高麗青瓷中的鑲嵌青瓷,其製造年代要相對晚一些,有學者認為生産于12世紀中期以後。它的燒造工藝更為複雜,要先在瓷胎上精心刻劃出紋飾輪廓,再以黑白兩色泥料填充花紋圖案,後加以修整施青釉入窯燒制。這種鑲嵌黑白泥料的作法,則來源於高麗制金屬器嵌銀絲的傳統,從而使其瓷器産品具有了不同於中國瓷器的民族風格,進而更受中國市場的歡迎。近年出土情況充分説明瞭這一點,在中國各地出土的高麗鑲嵌青瓷,遠多於早期的高麗翡色青瓷,而安徽博物院收藏的這件高麗青瓷龍紋罐就是高麗鑲嵌青瓷中的絕妙之作。

  這件高麗鑲嵌青瓷龍紋罐,直口、溜肩、鼓腹、圈足,胎體呈灰白色,瓷化程度高,釉色滋潤有光澤,積釉處呈翡翠色。罐體主紋飾為雲龍紋,採用鑲嵌黑、白雙色彩工藝,所繪兩條四爪飛龍形態矯健威猛、靈動有神。罐體肩部飾一組黑、白雙色鑲嵌纏枝花卉紋,腹下則飾一圈嵌白彩仰蓮紋。縱觀這件大罐釉色青翠,有越窯“奪得千峰翠色來”的遺韻,而刻花彩繪工藝,又隱約可見耀州窯的風采,可謂集中國眾窯口風格之大成,然又以鑲嵌黑、白彩工藝,顯現其民族性的一面,更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高明。

  關於這件龍紋罐的年代,最初定為12世紀末,大約相當於我國的南宋時期。但近年來各地高麗青瓷的出土,以及南韓高麗瓷窯址的發掘,推動了對高麗青瓷斷代的研究,如今更多學者認為此龍紋罐的年代為13-14世紀的産品,即中國元代至明初。筆者認為此器造型圓渾、紋飾簡潔,應是受到中國元代瓷器風格的影響,時代應不出14世紀中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