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外媒關注中國農村早婚:對性隨意 適齡女孩稀缺

  • 發佈時間:2016-03-02 07:48: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馬山的一對早婚夫妻

  港媒稱,前段時間,廣西南寧市馬山縣一對16歲新郎新娘的婚禮引起關注。有媒體調查發現,在馬山縣多個鄉鎮都有許多少年早婚,他們多為留守少年、奉子成婚。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3月1日報道,早前媒體稱,這兩人是馬山縣林圩鎮的張家樂和吳明敏,兩人今年正月初八辦理結婚酒宴,但未辦理婚姻登記手續。馬山縣委得知此事後,組織工作組對兩人及父母進行了批評教育。

  《南華早報》網站援引北京《新京報》的報道稱,當地村民表示,早婚早育在當地是正常的事情,在上世紀60年代盛行,但八九十年代因受“晚婚晚育”政策影響,未出現太多早婚,而近幾年村裏光棍增多,早婚現象也越來越多。

  當地人的觀點是,如果男人20歲接不了婚,就是“老夥子”了,“結婚晚了,好姑娘都被別人挑走了”。

  而留守少年對“性”的隨意也進一步促成了早婚。記者採訪到的許多早婚少年少女,無一例外其父母都是常年在外地打工,早戀現象十分普遍。

  接受採訪的早婚女孩都説,班上很多女同學都與男友發生關係了,覺得“性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報道稱,由於沒有作保護措施的意識,當地出現了一批低齡産婦。一位馬山縣教育系統的人士認為,因為這些留守少年在性方面十分隨意,導致早孕,有了孩子後就只能選擇輟學嫁人。

  對於未來,很多早婚少年選擇外出打工,除了打工外,也沒有其他規劃。早婚的失敗案例也有很多。

  據台灣“中央社”2月23日報道,學者研究稱,大陸因過去30年間實施計劃生育,推估目前全大陸農村約有2000萬左右的剩男,農村女性成為稀缺資源,當中,離婚女性更因為要求的聘金較少,求親人絡繹不絕。

  農村媒人鄧孟興稱,在自己的小本上,二婚甚至三婚婦女都很搶手,“帶著‘拖油瓶’也沒關係,因為彩禮(聘金)要得少,越是離婚的,找過來説媒的越多”。

  鄧孟興説:“不幹媒婆的人想像不到女孩稀缺到什麼程度。”春節前後,一個適齡未婚女性的家門口能同時停著四五輛車,“車裏坐著四五位青年,都排著隊,等著和女孩見面。”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曾報道稱,在當今中國,財運俱佳的單身漢不算少,但卻沒有那麼多適婚的婦女,至少在農村地區是這樣的。

  報道稱,農村單身漢人數增多的另一個原因與城鎮化的進程有關。數百萬農村居民涌向中國的城市,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然而,在城市工作往往會産生不同的結果。年輕男性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往往會返回家鄉,而年輕女性經常會有機會找到如意郎君,定居城裏。這導致農村的年輕女性大量外流,而年輕男性人口差不多沒變。雖然城市無疑也存在性別失衡的狀況,但是農村年輕婦女的到來為城裏的男性帶來了一些希望,而農村男性卻沒有這樣的希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