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北京多數小學課間禁止學生玩耍 只準喝水上廁所

  • 發佈時間:2015-11-06 08:55:09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人民視覺

  下課鈴一響,孩子們都如離弦的箭一樣衝向操場,踢毽子、跳繩、扔沙包,上課鈴響才紅著小臉、依依不捨地回到教室——這光景,曾點亮多少人的童年回憶?然而今天,大部分中小學的課間十分鐘已變味,沒有自由活動,只有嚴加看管。課間十分鐘哪兒去了?如此“圈養”,孩子們快樂嗎?會不會影響他們的成長?

  ——編者

  課間自由活動變“圈養”

  學生多、操場小,學校擔心孩子磕碰

  北京市朝陽區李女士的兒子上小學沒多久就告訴她,課間十分鐘,除了喝水和上廁所,不可以出教室。李女士心疼孩子,讓他多喝水,增加活動量。但是孩子很聽老師的話,課間不敢隨便離開教室。學校還規定,午休時學生也不能到操場玩,只能在教室待著;放學後馬上離校,不能留在學校玩。

  “聽説二年級的孩子膽大點,敢到教室外的走廊玩會兒,但是不能跑、跳,讓老師抓到就要被警告,老師甚至告訴孩子們,抓到3次就可能被開除。”李女士説。

  “跟朋友一打聽,發現別的學校也是這樣。”李女士説,現在北京大部分小學都不允許孩子們課間下樓玩,偌大的操場在課間竟空無一人。外地的表哥告訴李女士,他上小學的兒子也不能到操場玩,“説是只能在本樓層走走看看,跨樓層走動也要被批評。”

  “感覺孩子蔫巴了不少。”李女士説,她的孩子特別好動,在家時跳沙發跳個不停,沒事就要求去跑步,學校課間不讓動確實很為難孩子,她現在很擔心孩子運動太少會生病,也影響長高長壯實。

  學校為啥限制孩子的課間活動?記者諮詢了幾名小學老師,他們都委婉地告訴記者,學校有規定,老師得看著孩子,萬一磕著碰著老師有責任,班級相關考核會扣分,影響各項評比。“你們家長也不希望孩子在學校磕著碰著吧?”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一些有口碑的小學,一個年級有8個班、10個班,每個班三四十人,一個學校有幾千人。“國外有調查指出,小學適度規模為平行班級不超過5個,中學不超過8個,一個學校五六百人比較合適。”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一下課,這幾千人涌出教室,下樓都是巨大的安全挑戰,更不要説去操場活動。加上時間緊張,更需要細緻而完善的組織紀律安排。特別是一些市區學校,場地狹窄,操場容納不了那麼多人同時活動。出於以上考慮,學校不得不讓孩子們在教室原地休息。

  “小胖墩”“小眼鏡”增多

  “宅童”現象日益普遍,孩子們體質下降、體能不足

  在學校不能跑和跳,不能到操場活動,“圈養”的孩子活動量減少,後果是“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

  北京市衛計委發佈的2014年《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顯示,2013—2014學年度北京市中小學生肥胖檢出率為15.6%,與上學年度相比上升2.6%。有研究表明,肥胖是導致兒童及青少年過早患上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徵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2013年北京市對肥胖兒童進行的健康評估結果顯示,肥胖學生高血壓檢出率為30.7%,高血糖檢出率為66.6%,血脂異常檢出率為43.2%,脂肪肝檢出率為16.0%,高尿酸檢出率為39.7%。部分肥胖學生已經表現出嚴重的慢性病體徵,慢性病呈現出低齡化趨勢。2013—2014學年度北京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60.7%,處於較高水準。

  去年,上海市閘北區一名政協委員做過調研,發現上海中小學生肥胖率已超過20%,平均五名學生中就有一個“胖墩”,而每人每週課外一小時以上中等強度體育鍛鍊時間平均僅為2.1次。體育鍛鍊不足導致肥胖率提高。

  北京同仁醫院原副院長、北京眼科研究所原所長徐亮指出,室內空間狹小是導致近視的重要危險因素,看遠處、戶外活動是最好的預防近視的方法,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研究也已經表明,只要在戶外活動足夠的時間,近視發生率會明顯下降。我國雖然全面推廣了眼保健操,但由於戶外活動時間不夠,因此近視率還在不斷上升。

  孩子近視後,醫學干預手段對於降低近視發生率並不明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戶外活動3個半小時。徐亮給中小學生的安排是:上學路上半小時、課間休息1小時、室外課程1小時、戶外玩耍1小時。

  記者採訪了多位家長,大部分人表示,很難保證3個半小時的活動時間,除了課間不讓活動,繁重的課業負擔也佔去了大量的課外時間。初中學生的家長表示,作業太多,根本沒時間在室外玩。

  “宅童”現象在中國各個城市越來越普遍,帶來的後果是青少年體質下降,體能不足,影響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學校出於安全考慮把學生‘圈’起來,雖然解決了眼前的問題,但從長遠來看得不償失,甚至給孩子未來的人生之路埋下很多隱患。”儲朝暉説,有調查表明,同等條件下,農村孩子避險能力明顯比城市孩子強,因為農村孩子經常活動,而城市孩子活動過少。

  不能用一條杠杠捆住天性

  鼓勵學校利用零碎時間,安全有序組織課間活動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孫雲曉,曾在自己的兩個微網志上進行調查,詢問網友對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建議,35萬網友進行了閱讀,幾乎所有網友都在評論中對孩子在學校運動不足表示出憂慮。

  “近年來,一些學校為安全問題所困,不敢組織春遊、秋遊或遠足之類的野外活動,有的還禁止學生在課間奔跑,甚至不能離開教室活動,並拆掉了單槓、雙杠等運動器械。這種做法違反兒童身心成長規律,表面上是為兒童著想,實際上是對所有孩子健康成長權利的剝奪。”孫雲曉説,兒童新陳代謝快,課間十分鐘的安排就是滿足他們的需求,只有進行適當的活動和休息,才能使大腦始終保持在最佳運轉狀態。

  “尤其是中小學男生,他們每天需要4次充分運動才能滿足生長需求,比女生高很多。由於運動不足,大部分男生較難適應目前的學校生活,表現在學習上,就是不如女生專注與高效。”孫雲曉建議依法治教,執行國家每天運動1小時的規定,可以在課間開展不太劇烈的遊戲活動,如踢毽子、做小遊戲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受團中央委託,在13所中學開展中學生校園遊戲實驗,結果發現,遊戲之後,中學生心情更愉悅,上課更加專心。

  “在課間十分鐘的管理問題上,不能用一個標準來解決問題,應該讓各個學校有更大的自主性。”儲朝暉建議學校在課間開展一些小遊戲,把零碎時間利用起來,增強孩子們的活動能力。“必須讓學生有自主選擇權,不能讓課間活動可有可無。”他認為,學校在組織的過程中應該做到安全有序,注意一些細節,比如下樓梯靠右走等等,避免各種安全事故發生。

  “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提高學校分佈的均衡性。”儲朝暉説,現在很多學校規模過大,尤其是那些口碑好的學校,平行班級達到8個甚至10個以上,但是學校又處在城區裏,活動空間非常有限,跑步、跳躍都受到場地限制,很多體育活動無法開展。因此,應該推動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讓生源分佈更加合理,學校管理更加有序,也有條件開展各類活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