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家長花1.8萬為女“鋪星路” 半年只學會洗澡舞

  • 發佈時間:2015-09-29 09:59:33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何艾琳  責任編輯:張明江

家長花1.8萬為女“鋪星路” 半年只學會洗澡舞

  9月27日,該文化傳媒公司訓練幾名小朋友走T臺。

家長花1.8萬為女“鋪星路” 半年只學會洗澡舞

  9月27日,家長拿著藝員培養協議書討要説法。

  被“星探”説動,成都媽媽白女士準備給女兒鋪一條“星光大道”,可首期投入1萬8培訓費,女兒半年都在走臺步,説好的詩歌朗誦、繞密碼、主持、國學基礎都沒有上過,白女士三個月維權抗戰,終於拿回部分培訓費

  被麻將騷擾,媽媽黃淑珍與樓下麻將館“抗爭”七年……站在小區中庭守夜,曾跟市民服務熱線的接線員長聊23分鐘……在許多人看來,或許有些誇張。然而,也許,只有7年夜不能寐的人才解其中味。

  去年11月初,成都市民白女士為女兒在一文化公司簽了一份《藝員培養協議書》,根據協議該公司不但承諾會把孩子包裝成專業模特兒,還會將孩子送上專業舞臺。

  可交了18600元,大半年時間,孩子就學會了跳一支《洗澡舞》和走T臺步,最初承諾出演微電影《愛在童年》中途也被擱淺。

  “上課老師遲到、合同上課程套餐和實際相差大……簡直太水了。”今年7月初,白女士和其他5位母親,以實際課程效果與合同承諾差距太大為由,要求該公司退還未上課程費。隨後家長們通過短信、電話、找到府等方式要退款,卻被對方多次推脫。

  直到9月27日,白女士才收回3840元退款。

  路遇“星探”

  面試包裝後將拍微電影

  2014年7月,白女士帶著女兒小雨(化名)在成都逛商場。剛走出商場大門,就遇到一個年輕女孩,手持話筒,旁邊跟著一位男子扛著攝影機。話筒上挂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成都少兒欄目組”幾個字。女孩徑直朝自己走來,突然把話筒對準小雨。

  “小朋友,你好可愛啊,你是和誰一起來的呀?”陸續幾個問題,小雨都流暢回答。一旁攝影男子攝影機鏡頭對準小雨,時不時調換方位。

  年輕女孩接著告訴白女士,小雨活潑可愛,很有包裝潛力,可以去公司面試,一旦通過,就會進行“明星包裝”。最讓白女士心動的是,“包裝”方式是拍攝微電影,並在成都電視臺播出。她留下了聯繫方式。

  一週後,白女士接到藝德風尚文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電話,讓小雨參加公司面試。

  抱著讓女兒鍛鍊的心態,白女士帶著小雨到了成都紅牌樓一廣場寫字樓4層,成都藝德風尚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稱“公司”)。

  簽訂協議

  交18600元簽訂《培養協議書》

  一進公司,她和女兒被帶進教室。教室裏搭著T型舞臺,台下坐著兩個評委。

  小雨站上舞臺,唱了一首英文歌。在才藝表演結束後,白女士被請到了總監辦公室。“當時,她問我工作是什麼,孩子在哪讀書,都參加了哪些興趣活動?”白女士説,20分鐘後,工作人員通知小雨通過了面試。

  想要加入“造星”計劃,拍微電影、上電視,首先得交1800元會員費。白女士同意,並現場交了錢。之後的兩周,老師教會了孩子跳《洗澡舞》。

  公司工作人員告訴白女士,想要參加劇場表演,需進行更加專業的培訓,隨後拿出一份叫《藝員培養協議書(兒童)》的合同。“為更好的推廣包裝乙方”,培養項目課程採取“3(主修)+2(輔修)+1(選修)上課模式”。主要包括天性束縛解放、表演基本功入門課、臺詞課、形體課、影視賞析模擬課。培養週期共計60個課時,每課時45至50分鐘,收取費用9600元整。合同上寫明“藝員可享受服務:簽約期內保證乙方有舞臺劇、電視劇或廣告活動的演出實踐機會。”

  工作人員口中“專業老師的專業培訓”讓白女士很心動,並且承諾要請專業老師,站上專業舞臺,參加專業比賽,在重慶、成都等大型演出活動中,讓孩子有機會參加。

  “一切都是為了娃娃”,2014年11月8日,白女士和藝德公司簽了兩個週期的培養計劃,再交了16800元。

  學習課程

  半年都在學貓步

  簽了協議後,小雨開始每週六去上課。2014年快要結束,小雨只學了T臺秀。

  白女士看著女兒“每週就去扭兩步,而課上完了走得都很差。”她完全不滿意小雨的學習效果。她開始懷疑公司的“專業性”。

  她問小雨後才知道,五個星期的走臺,都學的同一套步伐。她翻開闔同,對照課程一一詢問女兒,上面的3個主修課程“消除膽怯練習”;“無實物表演”;“臺詞功底訓練”所涉及的詩歌、朗誦、繞密碼;運氣發聲;主持、即興表達;國學基礎《弟子規》等,都沒有上過。

  課程已上大半,主修內容很多沒有教。承諾的各大表演機會,也遲遲未通知。

  直到今年6月28日,公司讓小雨參加一個戶外模特走秀。白女士帶著小雨參加,卻看到是在某商業廣場頂樓,搭建起的塑膠棚,“看起來非常簡陋和隨意。”

  集體維權

  微電影擱淺 6位媽媽要求退款

  而白女士一直嚮往著給女兒拍攝的微電影,一直沒有消息。直到今年7月初,白女士才從其他家長那裏得知,微電影被擱淺了。

  袁女士的兒子也參加了這個培養計劃,她説自己和兒子的遭遇,與白女士母女很像。當初他們在動物園門口,同樣被“星探”女孩攔住,面試後交了9600元簽了一年藝員培養協議。“過去半年中,我的兒子參加了三、四次微電影的拍攝,而現在連一個成品也沒有。”

  隨後,白女士和袁女士找到了其他幾位家長了解情況,才發現“課程太水了。”孩子學的東西屈指可數,老師經常遲到,交的會員費和培養費加起來,多則一萬有餘,少則幾千。家長們一開始都是由微電影拍攝吸引,而後就一直沒見成品,更不用説在成都電視臺播出了。而公司對此的回應是,“拍完了,還在剪輯。”

  她們認為自己被騙了。7月中旬,6位媽媽集體向公司提出退款要求。

  在提出退款要求後,成都藝德風尚文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蔡總答應出面協商。約定在7月中旬一天的下午2點,袁女士説,那天6位母親一直等到晚上9點過,才有一位自稱對此負責的公司代表朱雷朋,出面接待6位家長。在答應退款後,朱先生從辦公室拿出學生上課簽到表,意思是按照未上的課程節數退款。

  白女士拿起簽到表,“上面的字跡不是我和女兒的!”她當場與工作人員爭吵起來,認為對方偽造了上課筆記。

  7月26日,公司立書為證,承諾在8月25日退還剩餘課時費。約定時間到了,其他四位家長陸續收到了該公司退款,但袁女士和白女士仍未收到退款。

  公司回應

  因資金狀況不佳 微電影計劃擱淺

  9月27日,記者跟隨兩位家長找到成都藝德風尚文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朱先生。

  華西都市報記者表明身份後,朱先生説,培養協議中涉及的膽怯、勇氣等課程是在活動進行中做的,並未單獨開課。而微電影確實擱淺了,原因是公司資金狀況不佳,後期剪輯製作難以維持,退款也只能從小額度的開始退。

  朱先生否認了偽造簽名,“這是前臺工作人員看小朋友來後,幫忙代簽的。”白女士提出質疑,一個文化有限公司是否有資格做教學類的課程培訓。朱先生解釋並不太清楚。而關於老師資質,他則稱都是大學畢業生,不方便透露具體學歷。

  27日晚,白女士終於收到了公司退款3840元。而袁女士的退款,朱先生承諾將在10月3日前完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