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教育部連發兩文件規範高考加分 招生改革再出實招

  • 發佈時間:2014-12-19 07:34: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馬海燕  責任編輯:張明江

  正在準備“華約”自主招生考試的北京高三學生李紅(化名)突然解放了:往年這個時候即將開始的自主招生考試突然被取消了。為了拿到夢想中的清華大學的高考加分,李紅已準備了近一年。

  中國教育部17日連發兩個關於招生考試的文件:《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均針對詬病頗多的高考加分進行規範。這是今年9月繼《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後關於高考招生的兩個重要文件,受到各方關注。

  前者規定,2015年起,所有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統一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高考成績公佈前進行。同時規定不得採用高校聯考方式,不組織專門培訓等。

  後者規定,自明年1月1日起,取消重大體育比賽獲獎者、二級運動員統測合格者、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跡者、奧賽獲獎者、科技類競賽獲獎者等6項全國性加分項目。

  取消奧賽、體育、德育等五花八門的獲獎加分獲得一致好評。一個學校幾十名二級運動員、幾十名航模獲獎者的報道近年來不斷見諸媒體,由此帶來的“以權加分”、“以錢買分”等屢受社會批評,學生家長對取消各類加分幾乎持“一邊倒”的支援態度。

  而自主招生涉及的學生群體更大,考試規範程度受到的關注度也更高。每年都有數十萬像李紅這樣的重點中學裏的優秀高三學生為一些重點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提前備戰,爭取10分到60分不等的加分機會。拿到了加分就意味著增加了進名校的砝碼,因此,自主招生考試也被稱為“小高考”。

  本來為推動高招改革而設立的自主招生政策始於2003年,目前共90所高校參與,招生人數約佔試點高校招生總數的5%。但隨之而來的是“掐尖”搶生源問題日益突出,逐漸形成了以北京大學領頭的“北約”、以清華大學為首的“華約”和以多家理工大學結盟的“卓越”等筆試聯盟,同一時間考試,考試難度越來越刁鑽,讓學生不得不在高考前就面臨痛苦的選擇。

  同時,關於自主招生的暗箱操作問題更是受到非議。去年底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涉嫌招生貪腐案發,更是把自主招生推到風口浪尖,到底該賦予學校多大的招生自主權引發社會討論。

  此次規定試點高校不得向中學分配推薦名額,往年部分高校組成的筆試聯盟全部取消,考核由試點高校單獨組織,不得採用聯考方式,不組織專門培訓。如需筆試,考試科目原則上一門、不超過兩門。考核過程須全程錄影,專家名單和面試順序由抽籤隨機確定,防止暗箱操作。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於世潔表示,自主招生是大學辦學自主權的重要體現,但權力的行使必須納入完善的制度牢籠。完善申請報名和審核程式、規範錄取程式和要求、加強資訊公開公示等,均是此次自主招生政策調整的核心要求。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和保障,自主招生的規範和公平公正,必須得到有效保障。

  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王亞章認為,自主招生飽受社會爭議、廣為詬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選拔規則不明晰、決策機制不健全、選拔過程不透明、監督監管不到位。此次一方面強調加強資訊公開,將報名、審核、公示各個環節置於社會監督之下;另一方面強調嚴查違規行為,進一步健全申訴和舉報制度,完善管理辦法,同時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和準入退出機制,這將進一步確保自主招生的平穩有序和高校招生權力在陽光下運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