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猛發7萬億 違約風險仍需警惕
- 發佈時間:2016-01-27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2016年以來,債券市場延續了2015年的牛市態勢,但信用債風險的余波並未走遠。此外,央行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7萬億元,同比增長35.8%。
雖然1月25日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已履行對“13青島SMECN1”的信用增進責任,但受山水水泥(00691.HK)債務違約事件“橫年”的持續發酵,以及2015年公募債、國企、央企債券先後出現違約的影響,投資者仍需對債券市場的違約風險保持警惕。
“目前,債券市場出現信用風險的主要原因是去産能導致的經濟下行。”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當時具備發行公司債資格的基本都是以傳統産業為主的大企業,而這些企業在當前去産能的壓力下,經營效益不斷下降,因而信用債的風險有所上升。
信用債“瘋狂”
近日,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債券市場全年發行各類債券規模達22.3萬億元,較去年增長87.5%。其中,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7萬億元,同比增長35.8%,佔市場總體的31.39%。
“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公司債迎來了爆髮式的增長。”林採宜表示,這與“資産配置荒”背景下的市場需求不無相關。隨著市場風險偏好下降,股市與房市的資金流出,投資人向流動性高、安全性好的資産聚攏。而債券符合投資人的需要,所以一度出現信用利差幾乎為零的情況。
縱觀整個債券市場,2015年的發展特徵是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下行明顯,債券收益率曲線大幅下移,以及企業債券融資成本顯著降低。
數據顯示,2015年12月,固定利率企業債券加權平均發行利率為4.06%,較去年同期下降146個基點。截至2015年末,5年期AAA、AA+企業債收益率較2014年末分別下降150和172個基點。同時,不同等級公司信用類債券信用利差均有所收窄,3年期AAA級、AA級、A級中短期票據與同期限政策性銀行債券信用利差較去年末分別收窄37、34、7個基點。
然而,債券收益率曲線下移帶來的企業融資成本降低卻並未顯著改善企業利潤,部分企業償債能力依舊存疑。對此,海通證券宏觀債券研究姜超團隊指出,産能過剩會導致企業缺乏産品定價能力,融資節約的成本也被迫全部轉嫁。因而在産能明顯去化之前,大幅降準降息的作用也有限。
姜超進一步解釋稱,開年以來,債市上漲的原因除避險情緒推動外,還包括在去産能背景下,信用事件頻發,中低等級信用債(特別是過剩産能行業)被投資者規避,資金轉向高等級信用債和利率債等因素。
流動性是關鍵
雖然央行近兩周來通過逆回購、國庫現金定存、SLO、MLF、SLF等工具不斷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但債市流動性的現狀並未完全改善。
姜超表示,目前來看,央行貨幣寬鬆退位的意圖明顯。同時,匯率並沒有完全穩定,債市流動性更加寬鬆的局面難以看到。而春節過後,一級供給可能擴大,信貸投放超增也可能導致債市資金分流,對長債造成調整壓力。由於央行明確表示,穩定匯率是當前首要任務,而降準釋放的寬鬆信號也太強,不利於匯率穩定,因此,降準受到制約,貨幣寬鬆暫時退位。
申萬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總部首席分析師範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流動性是債券市場的關鍵。受目前資本外流影響,我國實體經濟在經歷下行期,企業的償債能力也在經歷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下半年就一直備受討論的公司債過熱、泡沫明顯等現象,在如今債牛的背景下或依然存在。
姜超團隊認為,當貨幣增速大於GDP和CPI增速時,央行投放的大量流動性便進入資本市場,容易催生資産價格泡沫,比如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牛市。而2015年一線城市房價再次出現暴漲,債券利率也降至歷史低位,如果房市、債市進一步泡沫化,那麼一旦泡沫破滅後果更加不堪設想。因而,面對大量資金堆積在資本市場,央行貨幣寬鬆會更加謹慎。
“從價格上來説是有一定的泡沫的,因為信用利差降到幾乎為零,這説明價格已經出現非理性的因素了。”林採宜表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