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連環大招不輸“雙降” 一週釋放9550億流動性

  • 發佈時間:2016-01-22 06:42: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閆立良  責任編輯:郭偉瑩

  昨日,央行共計開展4000億元逆回購,其中包括29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1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

  市場預期中的央行“雙降”沒有到來,卻迎來了不亞於“雙降”的大招。就在本週,央行下調了3個月MLF利率75個基點至2.75%,通過SLO、MLF、逆回購等向市場凈投放資金高達9550億元。

  對於央行在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上的變化,1月8日《證券日報》刊發的《穩定市場預期 央行仍需出手》一文就進行了分析。該文認為,央行可降準的幅度在2個百分點左右,但定向降準的幅度卻沒有限制。由於通脹因素的不確定性,降息的空間已經收窄。其他政策工具則大有用武之地。

  事實也確實如此,央行今年加大了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比如SLO、MLF、逆回購等。1月18日,開展550億元3天期SLO。1月19日央行共進行了4次操作,分別是:開展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開展750億元28天期逆回購;開展3280億元3個月期MLF;開展820億元1年期MLF。1月20日,開展1500億元6天期SLO。1月21日,共計開展4000億元逆回購,其中包括29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1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

  剔除已經到期的550億元3天期SLO和昨日到期的16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截至昨日,央行在本週釋放的流動性就達到了9550億元。這個規模已經大大超過了降準0.5個百分點理論上可釋放的6785億元資金。

  央行在日前召開的商業銀行座談會上指出,當前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好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流動性總量合理充裕,市場利率平穩運作,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央行並對短中期流動性需求做出了應對方案。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隨後表示,6000億元以上的中期流動性規模安排,有替代降準作用的含義,也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和利率。他強調,如果過度採用降準的措施,可能導致對短期利率過大的下行壓力,不利於穩定資本流動和匯率。

  “目前對流動性影響比較大的因素主要包括財政存款、節日資金需求、外匯佔款負增長等,其中前兩個為季節性因素,採取適當措施即可應對,而後一個因素則需綜合施策。”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交易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央行已經採取的措施和貨幣政策儲備工具來看,除了降準之外還有很多措施可以釋放外匯佔款負增長帶來的流動性壓力。

  但該交易員強調,如果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國內銀行體系流動性波動加大,需要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降準仍是增加基礎貨幣供應的一個可以立竿見影的工具。畢竟目前17%的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一定的下調空間。

  對於春節前的流動性管理,市場人士認為,應重點關注央行在逆回購品種上的選擇、創新政策工具的使用。而對於降準的時點,則延後至3月底或4月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