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隱現“抽屜協議” 銀行操作欲“一箭三雕”

  • 發佈時間:2014-09-18 00:30: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根據央行的數據,今年1月至8月,我國新增委託貸款將近1.65萬億元,佔社會融資規模達14%,這一數字創下今年2月以來的新高。據介紹,所謂委託貸款,是指由委託人提供合法來源的資金,委託業務銀行根據委託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監督使用並協助收回的貸款業務。委託貸款的期限,由委託人根據借款人的貸款用途、償還能力或根據委託貸款的具體情況來確定,銀行作為仲介不提供資金,也不承擔風險,只是收取一定服務費用。

  江南告訴記者,委託貸款是商業銀行的一項傳統中間業務,在正常情況下,商業銀行辦理委託貸款收取的費用並不高,“正常的委託貸款,銀行僅作為一個平臺,不承擔任何風險。我們銀行也就每個月收個萬分之一的費用,一年也就千分之一點二。”

  而“變形版”委託貸款,一般來説,借款企業通常都是銀行的客戶,這類企業往往由於政策限制、銀行信貸規模等因素無法直接獲得銀行授信,這時銀行就找到委託企業(出資企業)並向其開具擔保函,然後再走流程完成這筆委託貸款。而在整個流程中,委託企業和借款企業甚至有可能“互不相識”,全部都由銀行操作完成。

  “我們銀行管理和審核還是比較嚴格的,要做‘小動作’比較難。但是前段時間我一個做房地産的朋友缺錢卻遲遲貸不到款,我介紹他去一家股份制銀行,通過類似的操作獲得了資金。”江南透露,一般借款企業通過“變形版”委託貸款獲得資金的成本比較高,利率大概在10%-12%左右。

  “所謂的擔保函肯定是見不得光的,是委託企業和銀行之間的‘抽屜協議’,相當於把銀行信用加在這筆貸款之上,未來如果發生風險,銀行就只能認下了。當然,這種‘變形版’的委託貸款銀行收費肯定就比較高了,比如借款企業獲得一筆委託貸款的利息12%,銀行給委託企業可能8%,剩下的4%就都是銀行的了。”江南説,如此操作由來已久,只是今年以來較為明顯和激進。

  江南笑稱,這一切看上去似乎是“一箭三雕”:對於委託企業來説,相當於是買了“企業版”的銀行理財産品;對於借款企業來説,也一解缺錢的“燃眉之急”;對於商業銀行而言,更是“坐享”高額的收益。

  一位江浙地區製造企業的財務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企業的訂單量和開工量都在下降,一年辛辛苦苦下來,利潤能有個4%、5%就很不錯了,這樣一算,還不如把閒錢交給銀行去操作。”另據一位江浙地區國有大行人士透露,“更有甚者,一些大型企業一邊從銀行獲得低息貸款,一邊找銀行做委託貸款,這種吃差價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只要不發生風險,就可以空手套利。”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饕餮盛宴”似乎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央行今年上半年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簡稱《報告》)顯示,2013年,上市公司參與委託理財、委託貸款明顯增加。據統計,全年上市公司涉及委託理財、委託貸款的公告分別為204件、397件,較上年增長168.4%、42.8%。與此同時,證券公司也與銀行合作開展定向資産管理業務,將受託資金投資于未貼現票據資産、應收賬款收益權、股票收益權等資産收益權,進行委託貸款,或者投資于貸款類信託計劃,滿足銀行表外放貸需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