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監會修訂銀行並表監管指引 強調"首要責任"

  • 發佈時間:2014-08-28 07: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為進一步加強銀行的並表管理,適應新形勢下銀行跨業跨境經營出現的新變化和新趨勢,昨日(8月27日),銀監會就《商業銀行並表管理與監管指引 (修訂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引》)公開徵求意見。

  《指引》強調,商業銀行承擔並表管理首要職責,要求商業銀行制定並定期更新完善銀行集團層面的風險恢復計劃,並將其納入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整體框架之中。

  “從監管的角度來看,希望銀行作為集團實體的主要控股股東,把所有符合併表條件的都像分行一樣併入到自己的資産負債表中,對相關的風險進行控制,準備相應的資源去緩衝這些風險,關聯交易也要管理。”某銀行風險政策部總經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該風險政策部總經理看來,並表管理對於諸如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集團涉獵範圍較大的銀行影響較大。“這些銀行混業經營的範圍更大,境內境外都有,並表之後在會計數據上與並表之前差異會相對比較大。”

  進一步厘清並表範圍/

  據了解,原來的《指引》以加強並表監管為主,而修訂後的《指引》以商業銀行並表管理為立足點,強調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為首要責任。

  所謂並表管理,是指商業銀行對銀行集團及其附屬機構的公司治理、資本和財務等進行全面和持續的管控,並有效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銀行集團總體風險狀況。

  《指引》指出,按風險管理實質性原則進一步厘清並表範圍。在原《指引》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確定並表範圍的基礎上,進一步厘清了三種並表範圍:即會計並表、資本並表和風險並表。

  某銀行風險政策部總經理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所謂會計並表,就是要對集團及附屬機構的賬戶一起納入到資産負債表中統計。“並表與非並表數據目前在銀行的業績報告中也有披露,但是對不同銀行來講並表與並表的差異也不同。”

  資本並表則指,一方面把整個集團的風險資産並起來,另外一方面把集團的基本凈額並起來。

  上述銀行人士向記者舉例説,假設某家商業銀行補充了600億元的資本,但同時它又給另外一個附屬機構注資600億元。因此進行資本並表計算時,就只能算增加了600億元資本金,不可再重復計算該附屬機構的注資。

  “與此同時,集團的風險資産也要並表計算,這會對資本充足率産生一些影響,主要看資本金是否足以緩衝整個集團的風險。”上述風險政策部總經理表示,對風險的並表管理就是要對整體的集團風險,有人去負責,有資源來緩衝,有機制去保障。

  《指引》還針對銀行集團實際運作中,商業銀行作為母銀行如何對整個集團的公司治理髮揮作用,母銀行公司治理與附屬機構公司治理之間的關係等問題進行了明確界定。

  “商業銀行應當通過績效考評引導銀行集團內各附屬機構間加強業務協同和資源共用,避免其過度依賴銀行集團和母銀行的資金支援。”《指引》中明確指出。

  混業經營需並表管理/

  自2005年以來,國務院先後批准商業銀行開展投資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信託公司和保險(放心保)公司的試點工作。據統計,截至2013年末,我國共有18家商業銀行投資設立了14家基金管理公司、15家金融租賃公司、4家信託公司、7家保險公司、6家投資銀行和3家消費金融公司。

  隨著綜合化經營試點的推進,商業銀行業務結構、組織架構和風險特徵日趨複雜。

  “從組織架構來看,現代商業銀行不僅是單一傳統銀行,還有其他分支機構,法人附屬機構等,混業經營比較普遍,涉足證券業務、信託、金融租賃甚至於保險等。因此銀行的管理層級、組織架構、業務種類都很複雜。”某銀行業分析師表示。

  在細化風險隔離相關要求方面,《指引》從管理隔離、業務隔離、聲譽隔離、人員隔離、資訊隔離、退出隔離等方面對防火牆制度進行了細化。至於增加的恢復計劃,要求商業銀行制定並定期更新完善銀行集團層面的風險恢復計劃,並將其納入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整體框架之中。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指引》的發佈表現出銀監會對於銀行集團風險更加審慎的監管態度。

  為進一步加強銀行的並表管理,適應新形勢下銀行跨業跨境經營出現的新變化和新趨勢,銀監會決定對2008年頒布的《銀行並表監管指引(試行)》進行全面修訂,並形成《商業銀行並表管理與監管指引(修訂徵求意見稿)》。銀監會將根據各界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並適時發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